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月1日下午召开了主题为“孕产妇和儿童疫情防控”的发布会。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产科主任赵扬玉医生(中间)、北京儿童医院急诊科主任王荃医生(右一)出席。
重点预览:
孕产妇要进行定期产检,需要注意什么?
报道称中成药可以治疗和防治,有无科学依据?
小孩子在家呆不住,能否进行适当户外活动?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佩戴口罩?
如果现在孩子出现咳嗽发烧,怎么区分是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还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妊娠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治疗对胎儿是否会有影响?如果确诊,是否传染胎儿?
对于患有慢性病或需接种疫苗的孩子,应该延期还是正常就诊或接种?
小朋友的防护,还需要注意什么?
孕产妇要进行定期产检,医院能否保障正常诊疗?她们需要注意什么?
孕妇正常的产检基本是可以保证的。对于28周以上妊娠晚期的孕妇、高危的孕妇,比如高龄的,有一些合并症的,要听从医生建议,严格规律产检。对于正常的孕妇、孕周在早孕期、中孕期,如果没有特殊的问题,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适当的延长到医院的间隔时间。
关于防控的问题,孕妇到医院时一定要戴口罩,陪同家属也要戴口罩。如果孕妇有发热的情况,建议直接先到发热门诊就诊。孕妇要听从医院的建议,比如分时段就诊,避免过多孕妇集中在一起,减少在医院等候的时间或者就诊的时间。孕妇在没有洗手的前提下不要去触摸口、眼、鼻等等,如果离开医院时,要尽早清洗双手。
最近有报道称中成药可以有效治疗和防治疫情的蔓延,请问有没有一些科学的依据?
随着疫情的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门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这版方案中对一般治疗、重症治疗所使用的中西药物都进行了比较详细的阐述,大家可以通过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中疫情防控的专题页面进行查询。
幼小的孩子在家呆不住,能否进行适当户外活动?
新型冠状病毒流行期间,要减少外出,对于孩子尤其是如此。如果孩子要外出,建议一定要去空旷、通风、人少的区间活动。家长一定要做到有效的看护,因为孩子的手愿意到处去摸、去碰,一旦碰了之后喜欢在自己的眼睛、嘴或者是脸上去摸,甚至有一些小宝宝还愿意用自己的嘴舔一些东西,碰到这种情况一是要看住,二是要及时制止。
带小宝宝外出时,可以带一些含有酒精类的一次性手消消毒液给宝宝进行消毒,回家以后一定要及时更换衣物,及时注意手卫生。
孩子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儿童佩戴口罩和摘取口罩的方式和成人是一致的,因为儿童的脸形相对比较小,尤其是低龄的儿童,家长一定要买儿童专用的一次性口罩,千万不要用大人的口罩代替,因为这样实现不了好的防控作用。
遇到孩子不愿意戴口罩的情况,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讲故事或者是讲道理的方法,直接告诉孩子,为什么现阶段我们要戴口罩,如果不戴口罩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问题。作为父母来说,一定要以身作则,您自己也要把口罩戴好。
对于一些低龄的孩子,可以采取做游戏,讲故事,角色扮演的方法,让孩子给玩具戴口罩,和孩子一起对着镜子戴口罩,反复多做几次,其实绝大多数孩子都是能够接受的。绝大多数的儿童口罩都会有一些图案,不同的颜色和花纹,会让孩子减少抗拒心理和不喜欢的状态。
当然,的确会有一部分孩子无论怎样做都戴不了口罩,1岁以下的孩子是不太适合戴口罩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家长的防护,间接保护我们的孩子。另外是减少孩子的外出,做好居家的消毒清洁安全等工作。
如果现在孩子出现咳嗽发烧,我们怎么区分是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还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这三者来说,首先致病源是不一样的,因为流行性感冒其实不是一个普通的感冒,是呼吸道传染病,是由于流感病毒所导致的,包括甲型流感病毒和乙型流感病毒,当前咱们国家把流行性感冒定为丙类传染病。对于普通感冒,其实是全年四季都可以发生的疾病,并不是一个传染病,而是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常见的呼吸道病毒感染所造成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传染病,而且是有明确的流行病学史的,目前我们确定为乙类传染病,按照甲类传染病管理。
第二,这三种疾病的发病时间是不一致的,感冒全年均发,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流感虽然也是全年都可以发病,但是高发季节主要是冬春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在2019年底冬季新近发病的疾病。
第三,三者的症状不一样,感冒大家都得过,通常会有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的症状,可能会有发烧,但是这种发烧一般是低中度发烧,时间也就是1-3天,基本3-5天就可以自愈。感冒很少会有全身肌肉疼痛或者乏力的全身症状。流感有非常明显的发烧,而且常常是高热,这种热程相对比较长,一般是3-5天,大概在一周左右才能自愈。流感最主要的是常常伴有全身症状,包括全身肌肉疼痛、乏力、头痛的情况。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因为现在的儿童病例数量有限,目前已经确诊的病例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咳嗽、乏力,可以有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我们的临床诊断,就是疑似病例非常依靠流行病学史,所以我在这儿呼吁一下,各位家长在带孩子去就诊时,请您一定要如实提供病史,因为只有您如实提供病史了,大夫才能更快更准确地为您的孩子进行正确的诊断。
第四,三者的严重程度和易感人群不一样。感冒全年龄段的人群都易感,因为没有并发症,所以严重程度也非常低,很少见到严重的并发症,几乎没有什么致死病例。对于流感来说,虽然是全人群易感,但是有一些危重症流感是有高危人群的,比如小于5岁的儿童,尤其是小于2岁的儿童,大于等于65岁,超过65岁的老年人,肥胖的人,孕妇,有免疫抑制的病人,还有一些有慢性基础病的病人,这些都是属于流感的高危人群,而且流感可以引起全身各个系统的并发症,而且流感可以致死,致死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些严重的并发症。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也是人群普遍易感,目前看,婴幼儿和儿童也是可以发病的,但是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病的病人更为严重,也可以致死。
妊娠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治疗对胎儿是否会有影响?如果确诊,是否可以继续妊娠,会不会传染给胎儿?
关于治疗的问题,如果确诊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孕妇的抵抗力相对比较低,首先要考虑孕产妇的救治。在这个前提下考虑到用药对胎儿影响的问题,目前大多数抗病毒药物在妊娠期用药是相对安全的,但是由于妊娠期用药相对比较复杂,药物之间的不良反应还是需要关注。
对胎儿有没有影响,是不是继续妊娠的问题,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数据来证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有没有母胎传播的风险。我们会综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包括孕周、疾病严重程度,必要时我们需要和产科在内的医生,包括传染病的医生,重症ICU的医生,包括新生儿科的医生共同讨论,到底是继续妊娠还是终止妊娠。
另外不管怎么样,只要妊娠早期的发热,持续的高热,或者是持续时间比较长的高热,病毒对早孕期的胚胎组织还是有一定危害的,还是需要关注的。
小朋友防护,还应该注意哪些内容?
和大家分享一个顺口溜:要警惕,莫恐慌,勤洗手,戴口罩,别乱摸,多通风,不扎堆,少闲逛,多锻炼,重营养,不舒服,早发现,若接触,还发热,发热门诊去就诊。对医生,不隐瞒,放轻松,遵医嘱,你我他,齐防护,好心情,才能赢。
真正为难的主要是低龄的孩子,尤其是小的婴幼儿,对于他们,主要是以被动防护为主,所谓的被动防护就是靠父母、家人、看护人的防护来间接保护孩子。看护人第一要戴好口罩,第二不要对着孩子打喷嚏、呼气,如果咳嗽和打喷嚏时,别忘了用纸巾捂住口鼻,如果来不及就用手臂捂住口鼻,然后再去清洗手臂。对于宝宝的衣着应该是适中的,既不要捂热也不能着凉。
再就是用餐的习惯,第一,不跟孩子共用餐具,二是给孩子喂食,不要用嘴吹食物,也不要用嘴尝试食物再喂给孩子,甚至有的人可能会用嘴咀嚼完食物再喂给孩子,这些行为都不可取。
孩子的物品、玩具和餐具一定不要忘了定期消毒。大家经常会把自己的手机和钥匙给孩子玩,别忘了进行清洁消毒,可以用含酒精的消毒剂擦拭一下,或者用酒精棉片擦拭清洁一下这些物品。家里也要做到定期的通风,一般每天要定期通风2-3次,每次大概20-30分钟,通风时一定把孩子移出通风的房间,别让孩子着凉了,可以一间房间、一间房间的做好通风。
对这些马上要分娩的孕妇,什么情况下必须要去医院?平时的时候,她们自己在家里怎么监测?
如果是早期,确定是宫内妊娠,没有特殊情况,可以在家休息。下一次产前检查的时间可以根据医生给她预约的时间,比如11-14周超声做NT检查。
如果马上要分娩待产,通常情况下,在妊娠足月后,孕妇才会有宫缩等先兆待产情况,但也有一些孕妇28周以后孕妇会有早产迹象等等。对于这样的孕妇,如果没有特殊情况,28周以上需要监测的主要是胎动,包括宫缩频率等,另外是体重的增长情况,比如每周体重增长情况,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家测血压,如果出现胎动的异常,包括有一些不规律的宫缩,或者下面有出血、流水,在家里自己测血压时,如果血压大于140/90,或者有自觉的症状,包括头晕、眼花,这些问题都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当孩子发烧时,应该去普通医院就诊还是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定点医院进行就诊?
在当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期间,如果发热前14天内有武汉地区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或者居住史,或者是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或其他有本地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发热,或者是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者是有聚集性发病和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接触的流行病学的关联史时,您的孩子出现发热了,孩子也和我说的这几大类人都接触过,这时候您要去医院的发热门诊就诊,如果确诊,转往定点医院进行专科救治。如果没有明确的上述流行病学史,孩子出现发热以后可以前往儿童医院正常就诊。
要提醒各位家长的是,一定要如实向医生提供病史,千万不要隐瞒,因为这样才能让孩子得到更快更准确的诊治。
对于患有慢性病或需接种疫苗的孩子,应该延期还是正常就诊或接种?
对于疫苗接种,建议和预防接种门诊医生去沟通孩子的具体情况,建议单独预约,分散接种。其实对于疫苗接种延迟,只要及时补种就没有问题。有一些需要连续接种的疫苗,其实短时间的、暂时的中断并不会导致之前接种的疫苗都白种了,只需尽早补种中断的这一剂。但是也要提醒大家,有一些疫苗是不能延迟接种的,比如狂犬病疫苗。
关于慢性病复诊的问题,一定不要擅自决定不去复诊,是否复诊的前提一定是基于主治医生对孩子病情判断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线上和主治医生进行交流沟通,减少去医院复诊的次数。甚至也可以在主治医生的指导下,就近去完成一些必须要做的检查项目,然后通过线上传递给主治医生,让主治医生指导下一步的治疗。但是如果孩子的病情出现变化,甚至出现恶化,一定要及时就诊。
来源:中国网
编辑//孙丽敏
责编//康轩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