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克塞两国纪行③——扎达尔省的国王酒庄

2019-12-02     农视网

国王酒庄里的酒文化

国王酒庄座北朝南,面对葡萄园,葡萄园修剪得一丝不苟,整齐规范,看不到一个叶子或者枝杈横冲直闯,偶尔还能看到未采完的黑粒葡萄挂在树枝上。

/葡萄园中望去,湖光山色四个字恰到好处/

葡萄园呈扇形由北向南,高低落差渐渐到了亚德里亚海边,与蓝色的大海紧紧相连,俯瞰起来格外开阔。此时,亚德里亚海看不到一条船,也没有一个人影,酒庄、葡萄园、蓝蓝的大海、安静的海滩,站在酒庄前面向大海,更加感到这个酒庄不凡,甚至还有些神秘。

/俯瞰酒庄/

/零星的黑粒葡萄,还挂在枝条上/

我们车子停在葡萄园与酒庄之间的路边,那个穿着黑色西服、面带微笑、满头白发的老者已经在此等候,他站得笔挺,肚子鼓鼓的,他与我们一一握手,蓝色的深眼睛透出热情,邀请我们到酒庄做客。他就是这个酒庄的主人米连科。

/酒庄主人米连科/

米连科介绍,欧洲是葡萄酒的故乡,能够酿造葡萄酒的葡萄品种有上千种,法国、意大利最多,克罗地亚有126种,大约占9%。这个酒庄很有历史。公元十一世纪就有了,在欧洲不仅有较早的历史,而且颇有知名度。当时的国王皮特在位,国力兴盛,皮特国王大气仁慈,修建了这座葡萄酒庄,并把一座教堂和这个葡萄酒庄送给了他的姐妹们,此后,一直以来都是皇家的后人在此管理经营。直到1936年这个葡萄酒庄荒废了,2006年这个葡萄酒庄又回归教堂,2009年,米连科与他的朋友一起花了260万欧元,从教堂买了99年的经营权,当时,这个酒庄多年荒废,石头遍地,他们下功夫重整酒庄和葡萄园,石头缝里栽葡萄,到了现在这个模样。充足的光照,海水的浸泡,以及各种营养矿物质让这里的葡萄特别适合酿造高档葡萄酒。目前一颗葡萄树只产一公斤葡萄,一亩地生产600公斤葡萄,一公斤葡萄产0·6升葡萄酒。因此他的葡萄酒品质有保证,已销往西欧各国,以及美国、日本和中国的中高端市场,但不进超市,年销售额达300多万欧元。

/这里的每一瓶酒,都是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

有记载,东西方文化传播者马可波罗生于克罗地亚。当年,这个酒庄葡萄园里其中一种红葡萄就是马可波罗带到中国去的。缘分啊,让人感慨,有时世界之大大到天外有天,有时世界之小小到咫尺之间,也许,我们日常吃的那款葡萄的娘家就是这里。

酒庄门口放着一把高大的椅子,桌椅旁立着一把过人高的国王宝剑,椅背上挂着红色的国王衣帽服饰,来此旅游者都可穿上国王服、头戴国王帽、手握宝剑立此存照。米连科笑咪咪地让我们每人拍照,并给我戴上了王冠帽。

/小游客在国王酒庄留下纪念/

门两边,放着桌椅可以提供几十人同时用餐。酒庄内,一边是展示产品的酒柜,品酒用餐的器具,墙上挂满了证书以及中世纪的酒具,还摆着可以供十多人就餐的长条桌。一边是点着柴火的大壁炉,炉火正旺,师傅正在为我们烤金枪鱼。

/米连科为摄制组讲述这里的酒文化及每种酒的特点/

长条餐桌上已经摆好了西式餐位,酒庄生产的几款主要特色葡萄酒。干白,干红,红白相间的粉红色酒是他们酒庄新创品牌。米连科分别打开不同瓶葡萄酒,一一与我们碰杯品尝。餐前的开胃,餐中的解腻,餐后的配甜点。还有与各种肉食鱼类搭配的葡萄酒。更值得一提的是,他的酒庄引进了德国瓶盖专利,这是一款用新型材料制成的全封闭瓶盖,取代了传统的木塞瓶盖,只要轻轻一拧,就隔绝了瓶子里内外空气,让葡萄酒在任何气温下都不会变质。这一改变,是人类葡萄酒历史的一个重大突破。

/国王酒庄独特的定制酒塞/

/小酒架中,摆满了米连科得意的葡萄酒/

米连科对酒庄文化十分钟爱,也有研究。他的职业是保险公司经理,亚德里亚海还有他两条旅游商船。他膝下无儿无女,但家族兄弟姐妹多,他们膝下儿女多,他投资酒庄是钟情于酒庄文化,同时也想为家族子嗣留下点念想。

/谈到葡萄酒文化,米连科说,酒与音乐一样,是有温度和生命的,只有哪一款更适应你,没有高低好坏之分。/

(作者赵泽琨 系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TiSyG4BMH2_cNUg4pI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