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 3 点,做一个不会被孩子屏蔽的妈妈

2020-03-01   兜妈爱叨叨

刷微博看到一条热搜:妈妈神一样的逻辑。

话题下充斥着网友们五花八门的吐槽,看得直让人感慨:“问世间老妈的逻辑为何物,直叫人无可奈何”。

看完,兜妈由衷觉得,这界做子女的也真是不容易啊!

疫情以来,全国人民都宅在家里,对于同处一个屋檐下的母子(女)关系,也实实在在构成了一种考验。

妈妈与子女的冲突普遍存在

前几天,兜妈看了徐峥导演的电影《囧妈》。电影中的情节虽然略显夸张,但处处都有现实生活的影子。

那个不顾儿子在打电话,一个劲地往儿子嘴里塞小番茄的妈妈;那个想要抱孙子,连儿子的隐私也要过问的妈妈;那个为了儿子留守在不幸福的婚姻里,一门心思要为儿子而活的妈妈;怎么看,都会感到似曾相识。

可以说,电影里的妈妈是许多中国妈妈的缩影。

徐峥导演自己也表示,《囧妈》的创作灵感就源自他对自己跟妈妈之间代际矛盾的思考。他说他跟妈妈不能待在一起超过三天,只要超过三天,就会吵个不停。

反观我自己,以前也常常忍不住跟年迈的母亲发生冲突。究其原因,主要是一些观念的差异或是生活方式的不同,即所谓代沟吧。

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养儿方知父母恩,我逐渐体谅到母亲的不易。

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不能常伴她左右,这已是不孝,又何必总是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跟她发生冲突,给她带来精神上的不快呢?

更何况,我也要给小小兜做个好的榜样,要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好家风。

现在,我调整了自己跟母亲的相处方式。首先,我告诫自己对母亲要和颜悦色,态度和蔼。一旦对妈妈的一些做法有不同的想法,就积极动手改善和开展沟通,做一个建设者和正能量的传播者,而不是一个指责者和负能量的传播者。

我和妈妈的关系,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改善了许多。

不想被孩子屏蔽在朋友圈之外

我是一个女儿,又是一个母亲。

现在,小小兜还小,他对我还有着天然的依赖,时刻渴望着我的陪伴。但看着网上关于子女对于母亲的吐槽,回忆起自己曾与母亲发生的那些分歧,我很担心随着小小兜一天天长大,我会与他渐行渐远。

虽然我知道,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就是为了有一天即便孩子离开自己,他依然可以幸福地生活。但我希望,孩子可以始终把我当作朋友,我能够参与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兜妈明白,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为了成为一名将来不被孩子屏蔽在朋友圈之外的妈妈,我会全力以赴!

那么,要做到哪些,才能永远跟孩子做朋友呢?我想,可以在以下方面进行努力:

1. 与孩子保持同理心

孔子说,人与人之间最高的境界是“恕”。所谓恕,就是理解,也就是在与人交往中保持同理心。

这条原则,同样适用于父母与孩子间的关系。每对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可常常发生的情况却是:父母施爱的结果是加深与孩子的隔阂,加重孩子的叛逆。

最近,兜妈在系统了解蒙台梭利教学法,关于孩子在不同年龄段的敏感期的描述中,0-2岁孩子的秩序敏感期给我带来了最大的震撼。

幼儿的一些在成人看起来不可理喻的行为,原来大多与他的秩序敏感期有关。

一个1岁多的幼儿,会因为妈妈把大衣挂在手臂上而没有穿在身上而嚎哭不止。但大多数父母面对孩子的哭闹,只会不解和苦恼,甚至施以一顿恐吓,很少有父母去认真探讨背后的原因。

父母对孩子的不理解,由来已久。

父母天天与孩子朝夕相处,事实上却并没有走进孩子心灵的世界。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属于这个年段特有的心理需求。

上帝在每个生命阶段都植入了成长的密码,妈妈所要做的,应该是正确理解孩子的需求,满足孩子的需求,从而唤醒孩子的潜力,而不是凡事都遵从自我的主观意愿,自以为是地为孩子好,而潜意识里是想把孩子变成任自己摆布的玩偶。

我有一个同事,她有一个控制欲特别强的妈妈。

妈妈认为她的工作不够稳定,她明明在上市公司干得很出色,非要让她辞职,要求她回老家进一家妈妈打通了关系的事业单位;她明明与自己的男朋友非常相爱,她妈妈非要以高额彩礼把他们的婚事搅黄,让我的同事去相亲,见妈妈为她物色的人选。

还好,我的同事,是个天生乐天的姑娘,妈妈的干扰虽然给她构成了不少苦恼,但她早就学会了不以为然。

她说她小时候,妈妈经常让她跪搓板,于是她就养成了跪着搓板看漫画的习惯,顺便把妈妈的教训都忘得一干二净。工作,婚姻,她统统听从了自己的安排,她的妈妈只落得无可奈何的下场。

兜妈坚决不要成为这样一位妈妈。我会用心了解孩子每个年龄段的特点和心理需求,在了解的基础上,给予孩子适宜的指导和帮助。

从小,就要把孩子看作是有着独立人格的个体,尊重孩子。从每件小事做起,尊重孩子的选择,让孩子成为他生命的主人,而妈妈则时刻做一个观察者和陪伴者。

2. 保持开放的心态

在一场TED演讲中,演讲者发表了这样的观点:

在现代社会,孩子与父母间之所以会有很多的冲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太快了,导致两代人的生活方式大相径庭。一个妈妈如果总是企图以自己既往的生活经验来指导孩子的生活,得到的结果很可能只是不合时宜。

樊登读书会的创始人樊登老师说,他的父亲会为他担心,因为在他的父亲看来,他虽然有自己的事业,但没有正式工作,没有稳定的退休金,生活没有保障。

如果不想成为一个让自己的孩子贻笑大方的老人家,一定要时刻保持开放的心态,抛弃刻舟求剑的心理,用心去融入社会,积极拥抱时代的变化。

3. 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不难发现,那些跟自己孩子保持了良好关系,自己的生活质量也非常高的妈妈,大多是那种积极接受新鲜事物、乐于终身学习的妈妈。

曾认识一位全职妈妈,她陪伴孩子的过程就是她不断学习新技能的过程。

孩子学钢琴,她也学会了弹钢琴;孩子学画画,她也学会了画画;她还会制作手工皂,并因为自己出众的手艺和产品的好品质,而赢得了许多主顾。她把看似单调的全职妈妈的生活过成了一朵花。

我有一位长辈,已经八十多岁了,在同辈人都在用老人机,不知道支付宝为何物的时候,他已经习惯用支付宝网购了。家里的东西来自各大电商,我去他家看望他,他会兴冲冲地告诉我这个榨汁机是从淘宝买的,那双鞋是从京东买的,那堆水果是从拼多多买的。

出门打车,他会用滴滴;看新闻,他会上今日头条,会浏览门户网站。

有一次,他满脸迷惑地问我,现在总是说“5G”,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他“G”就是“Generation”的首字母,“5G”就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的意思,他瞬间懂了,就像孩子有了一个新发现一样,开心地大笑。

他是老一代名牌大学的高材生,跟他聊天,你会感到海阔天空。他可以从庄子聊到朱元璋,再从军工科技聊到量子计算机。

做一个一辈子优秀的人,真的太精彩了!

如果妈妈能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自然可以时刻追赶上孩子的脚步,成为孩子愿意倾心交谈的妈妈!

总结下来,要想在孩子成长的历程中不缺席,要做到两点:第一,懂得孩子;第二,做好自己。

兜妈会努力,在此与各位妈妈共勉!


我是兜妈,是一位母婴作者,也是一个小宝宝的母亲,每天记录和分享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儿经验与趣谈,为您提供科学靠谱的育儿干货!想获取更多母婴知识,就劳烦各位小手关注一下~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