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汉中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陕西省

公务员集体

近日,第五届陕西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西安召开,全省48名公务员、23个单位被授予陕西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汉中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技术大队大队长周莉,洋县龙亭镇党委书记周峰,汉台区教育体育局科员、驻汉台区徐望镇余桥村第一书记何立昕3人荣获“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留坝县留候镇人民政府、汉中市扶贫办荣获“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

自今日起,“天汉先锋”微信公众平台陆续刊发我市此次获得殊荣的5个集体和个人的先进事迹。

坚守扶贫初心答好时代考卷

记陕西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市扶贫开发办公室

走进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墙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14个大字格外醒目;“脱贫攻坚作战框架图”、“脱贫攻坚分布示意图”、“脱贫攻坚倒计时牌”尽收眼底,忙碌的科室工作人员俨然进入“战时”状态;会议室里正在召开“九三学社”中央调研分析研判会,市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康虎生如数家珍——“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的系列重要论述,不打折扣地贯彻落实中省市部署,坚持‘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统筹谋划、综合协调、督查督办、精准指导’作用,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胜利”,“全市贫困人口由2015年底的52.03万人,降到2018年底的15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12.4个百分点。佛坪、留坝两县顺利摘帽,剩余的8个县、518个村、11.8万贫困人口今年有望脱贫摘帽”。

“3年来,我们以良好的作风实现作风硬、脱贫赢。汉中市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2017年度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优秀单位,2018年成效考核位居全省第一。市扶贫办荣获第五届陕西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24项单项工作、13名干部受到省市表彰奖励。”康虎生自豪地说。

一张张奖牌、一项项荣誉,背后都饱含着扶贫人的汗水和智慧。他们像“蚯蚓”,钻在土里,默默耕耘,用自己的努力“松开贫困的土,啃断贫困的根”。他们像黄牛,扛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背着沉甸甸的责任,一步一个脚印,攻克扶贫路上一个又一个堡垒。这里不光有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纪律、铁一般的担当,还有一支风清气正、团结进取、积极向上、善于协作、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扶贫干部队伍,他们勤思善谋、统筹协调,先后实施3轮综合研判,出台《2018年——2020年脱贫退出滚动计划》《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等18个规划指导意见,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他们精通业务、善于指导,3年来编印《工作导引》26期、《政策汇编》5万余册,开展业务培训43期5.8万人次,印发各类简报快报1087期,有效提升了全市扶贫干部政策水平;他们敢于担当、较真碰硬,先后开展44轮明察暗访,印发《问题清单》385份、《督查通报》38期,聘请20名作风监督员,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落实;他们勇于进取,无私奉献,用生命诠释初心,余剑、王坤等12名牺牲的扶贫干部体现了忠诚与担当;他们开拓创新,屡获殊荣——汉中AI扶贫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推广,“互联网+精准扶贫”、创新互助资金管理模式、建立永不走的工作队等一批经验模式得到各级肯定。 四大平台助脱贫、四大机制强保障——汉中着力构建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等6篇调研文章在《扶贫开发》《中国扶贫》刊发,一大批汉中扶贫经验走向全省、全国。康虎生同志也被授予陕西省脱贫攻坚奖贡献奖。

这些成绩的背后,有着许许多多催人泪下的辛酸画面和动人故事。

康虎生受命于市扶贫办主任3年来,没有休过一个完整的周末,坚持着“712梦”(即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做梦也是脱贫攻坚),办公室的灯亮得最早、熄得最晚,白天下乡研判,晚上伏案制定方案、审批文件、研究工作,他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疾病,但他坚持背着“药罐”工作,同志们劝他休息,家人劝他治疗,但他总是说:“工作正吃紧,等忙完这阵子再说。”今年9月,他母亲因病住院,急需儿子陪伴守护,而他却因工作忙抽不开身,只得委托亲戚轮流看护。当接到母亲病危通知后,康虎生匆忙赶到医院,却连母亲最后一面都未能见上。在殡仪馆简单料理完母亲的后事,第3天他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了。就这样,康虎生年均工作时间达340天,常常下乡早出晚归到凌晨,连夜还在研究工作,多少个日子通宵达旦,同志们称他是“铁人”。机关同志对他这种以身作则、勤勉敬业的作风十分佩服,90%的同志全年放假休假不超过30天。

分管贫困退出的市脱贫办副主任陈宝善,虽年过半百,仍老骥伏枥,带领督导组深入10个贫困县区开展明察暗访,白天察实情找症结,晚上听汇报捋思路,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工作。即使冰雪封路、塌方滚石,他和其他同志依然奔波在镇村的沟沟岔岔里。

督导考核科年轻干部王茜,连续熬夜加班两周,晕倒在办公室,在医院接受简单治疗后,就赶回工作岗位。大家劝她多休息几天,她回答道:“最近问题整改任务重,我休息也不能安心,还是跟大家一起工作才踏实。”

宣传信息科汪涛,结婚6年,妻子3次到上海同济医院看病,而他仅仅只护送过一次,一次刚送入住医院,就被单位电话催了回去,加班赶写汇报材料。老岳母见他把女儿撇在医院不管,生气地下了最后“通牒”:“你对我女儿这样的态度,我考虑你们的日子不要过了……”前不久,妻子顺利产下一女婴,本应照顾妻女,但他因工作忙,已经两周没见到女儿了,汪涛愧疚地流下两行热泪。

在市扶贫办,这样的典型人物、催人泪下的故事还有很多……

总编:黄学锋

审核|责编:苏蔚斌

编辑|校对:张羽伦

来源:汉中日报

“天汉先锋”微信公众平台投稿邮箱

5348966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