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陕西省铜川市西北郊的山中,有一座唐代初年的玉华宫遗址。此地气候宜人,夏有寒泉,地无大暑,乃当时皇帝避暑和疗养的行宫。2001年6月25日,这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玉华宫与翠微宫、九成宫、华清宫并称为“唐代四大避暑行宫”。其中,玉华宫的地理位置最靠北,乃关中通往陕北、宁夏和甘肃的交通要道,在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武德七年(624),唐高祖李渊在此营建仁智宫。贞观二十一年(647),唐太宗李世民扩建后改名“玉华宫”。永徽二年(651),唐高宗废宫改名“玉华寺”。显庆四年(659)十月,玄奘法师来到玉华寺翻译佛经,麟德元年(664)圆寂于此。随后,玉华宫逐渐衰落,经过宋、金、元、明等朝代,最终毁于明末清初的战乱之中。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先后多次在这里进行考古调查与发掘,基本搞清楚了唐代玉华宫的大体分布范围,发现金刚佛座和石刻佛足印等珍贵的文物。随后,玉华宫景区拔地而起,成为陕西北线旅游的一颗明珠。
1、郭玉沟
进入玉华宫景区,沿着玉华河北岸,自东向西行驶,北侧出现一个叫做“郭玉沟”的山谷。据说,这里是玉华宫的东宫遗址,曾经在谷口发现唐代哨岗“松树台”,以及当时的建筑材料和精美的陶瓷器等。
顺着平坦的公路,向山谷里行驶大约700米,再经过1000多米狭窄的山路,最终到达郭玉沟的尽头,石壁上出现密集的洞窟,气势宏大,地势险要。
这里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动植物种类丰富, 号称“天然动植物基因库”。同时,碧溪清泉,曲径飞瀑,巨石傲立,在保持原生态的基础上,便于开展健康休闲、林海探险、科普教学等旅游活动。
风语林
石窟
2、玉华湖
在玉华宫景区的核心,有一座美丽的玉华湖。它位于玉华河的上游,将自西向东的河流拦截以后,形成一座面积较大的人工湖。湖光山色,一应俱全,成为玉华宫景区最动人的景观。
湖面正中间,有一座小岛,名叫“琼华岛”。岛屿上有一座仿古石亭,四周白色围栏环绕一圈,为玉华湖增添了一份美景。除此之外,玉华湖岸边还有步辇桥、颐和台、茗香馆、七星泉、摩崖石刻和休息广场等,相互辉映,功能齐全。
3、丝路玄奘纪念馆
在玉华宫景区最西端的七叶湖旁边,有一大片仿古建筑群,好像一座唐代的寺院,这里便是丝路玄奘纪念馆。1999年3月22日,这里正式对外开放,包括纪念碑廊、三藏院和文物陈列厅等。
纪念馆的正殿内,供奉着一尊全国最大的玄奘法师石雕坐像,两侧的展厅里陈列着玉华宫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同时,通过图片、文字和一些复制品,讲述了玄奘法师“西天取经”和翻译佛经的故事,展示了唐代玉华宫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这里摆放的两件石刻,虽然它们均是复制品,但是对于玉华宫意义非凡。1956年,在肃成院遗址发现一件佛像的底座,左下侧有“大唐龙朔二年三藏法师玄奘敬造释迦佛像供养”等二十字楷书铭文,应该是玄奘法师亲笔所书,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同时,还发现一件石刻佛足造像,乃玄奘法师“西天取经”之际,在印度摩揭陀国波叱釐城膜拜释迦摩尼“蹈石留迹”时拓印下来,回国以后在玉华寺精心模仿雕刻而成。
金刚佛座
石刻佛足印
自古以来,玉华宫都是关中北部的避暑胜地,从曾经的皇家行宫,到现在的旅游景区。如今,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玉华宫景区逐渐完善,平均气温比西安低10-12℃,成为大家避暑、度假和疗养的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