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成龙”一份敬畏!

2019-05-16   广角看影讯

我们敬畏生活。

也敬畏生命。

但,

敬畏过一个人吗?

01

如果说李小龙把中国功夫电影带向了世界。

那么成龙一定是那个发扬光大的人之一!

毫不夸张的说,华语功夫片的半壁江山全靠成龙的电影撑起来。

近几年,慢慢老去的功夫巨星成龙电影产量不减反增。

但是,质量却极具下滑。

偏偏在这个时候,成龙代言的游戏广告却铺天盖地的能见到。

于是全网网友最关注的一个问题有了答案——

成龙为什么要拍烂片?

因为他忙着打传奇呢!

(《神探蒲松龄》短评截取)

诸如此类的调侃,几乎随处可见。

代言游戏真的就“罪无可赦”吗?

显然不是。

古天乐不也代言了游戏了吗?

而古神拍的烂片也不少啊!

所以,“游戏”不是万恶之源。

却成了调侃成龙的“导火索”。

一个身价不菲的国际电影巨星,拍不好电影,代言的游戏广告却随处可见。

所有人都容不下成龙的这样“透支信任”。

这信任是几十年来观众对成龙功夫片的情感与依赖。

这信任也是成龙用几十年硬生生“打”出来的跨越几代人内心的真诚。

这信任更是成龙代表的那份独特的中华文化!

就这几年,这份“信任”却被大哥无情“透支”。

你看《铁道飞虎》《功夫瑜伽》《机器之血》《神探蒲松龄》……,无一例外全被贴上“烂片”标签。

数年诚意之作仅一部《英伦对决》能拿出手。

于是,很多人都开始“分析”成龙为什么拍烂片。

拍游戏广告也成了离不开的调侃话题。

拍这么多“烂片”,这已经不是我们认识的成龙了吗?

02

这真的不是我们认识的成龙了吗?

1978年,龙叔凭借《蛇形刁手》《醉拳》确立自己独特的功夫喜剧风格。

从此名声大噪。

1995年,已经准备近20年的龙叔凭借一部《红番区》打进好莱坞。

伴随着《红番区》打破华语片在北美的票房纪录,成龙这个名字成了好莱坞的“中国功夫”。

诚然,一个成龙代表不了中国功夫。

但那一刻起,中国功夫却少不了“成龙”这个“标签”。

40余年的动作电影生涯,成龙“打”出了一身的伤。

最拼命的时候,没有一家保险公司敢给成龙作保。

就这样,40年的人生,成龙贡献了近百部优质的功夫电影。

但就是这样一位已然是“老人”的巨星。

却在拍了几部“烂片”后,开始“轻蔑”他!

龙叔在忙着“玩传奇”,却从没懈怠自己神圣的职业。

我们一面喊着中国功夫片后继无人,一面却忽视着功夫大咖做出的努力。

《铁道飞虎》《功夫瑜伽》《机器之血》《神探蒲松龄》……每一部“烂片”,除了龙叔自己,都是“新人”,他们或年轻青涩演技欠佳、或满怀一个炙热的电影梦苦于无门,而他们的第一个“翻身”机会确是国际巨星成龙陪伴着!

龙叔拍不出好电影吗?

他只是想给年轻人更多机会。

难道我们忘了《英伦对决》里龙叔是怎样在年过60之后,仍然“打”到震撼人心的吗?

拍有深度的电影还不容易?

国际巨星,娱乐圈大哥大,什么资源没有?

但这资源,龙叔没有留给自己,而是分享给了更多人。

用这个机会,竭力带给更多人欢乐。

即使年过六旬,又何尝不是继续为中国电影乃至中华文化做着贡献!

03

今年已然是65岁的老人,打拼了一辈子的龙叔却没有停下继续“奉献”的脚步。

就在近日,成龙还在亚洲文化嘉年华表演武术节目《墨之韵》。

65岁的老人,浑身是伤,却带着民族文化的自豪感站在舞台上竭力表演。

所有人都在赞叹的时候,却有人在用极其刺眼的字眼展示自己的“小聪明”。

这样一条评论却被顶上了文章的“热评”。

看了几十年的功夫喜剧,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功夫,却被这样一群人如此“否定”了。

65岁的龙叔竭力展现这民族文化,这些人却只看到了老人的“蹒跚”。

如果说评说电影调侃演员成龙是观众的权利,那么如此对待一位老艺人是不是真的过分了?

作为演员,龙叔代表的不仅是香港电影的成就。

同样是中国功夫片的代言人。

在好莱坞的多年打拼,他带出去的也不仅仅是功夫电影,更是给了世界一个认识中国文化的窗口!

作为电影人,一个中国电影人,他也从未停止过对电影新人的扶持和培养。

即使这些新人在观众看来是那么“无能”,但他们需要“机会”,而龙叔给了他们!

成龙,这两个字,早已经不再只是一个银幕英雄的名称。

更多的是中国电影甚至中国文化面向世界的一面旗帜。

面对这面旗帜,我们有什么理由调侃?

面对这面旗帜,难道我们不该有一份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