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的“六就手”您知道是什么吗?

2019-10-21   老北京故事

在北京一说起“就手”这词儿,您肯定熟悉!

“麻烦您就手给倒杯水呗!”

嗯,这就是顺带、顺便、举手之劳的意思。

“嘿,刚看到门口全是垃圾,我就手就都给打扫了!”

这个呢?其实就是及时的意思。



说到这,讲究的老北京人一看到这个题目定会会心一笑!这“六部手”可是咱老北京人家居过日子不可少的!



家里不能少柴米油盐姜醋茶,也不能缺了鞋拔子,铁镊子,剔牙签儿,耳挖勺儿,苍蝇拍子,痒痒挠儿。

这就是老北京的“六就手”。



您就说吧,谁家没有?

您穿鞋、够个东西、塞了牙,掏个耳朵、打苍蝇、挠痒痒,怎么办?还是得靠他们!

平时有没有到不在意的主儿,一到用的时候就是急茬儿,找不到就抓挠了!



鞋拔子!

讲究的人,家里头放鞋的旁边一定有这个。

要出门儿了,穿不进去,使劲轱蛹,想伸手拽吧,手指头又进不去,嘿,没这鞋拔子就干着急吧!

有了它,一下子,您就省大事了。



邋遢的人啊,提不上来,趿拉着就出门了。

所以啊,别小看这讲究。

生活中听到更多的是“鞋拔子脸”,但这“鞋拔子”本身可不难看,这可是一种实用性的艺术品!



铁镊子!

其实这物件儿,在今天北京人家里可能少了,我只记得小时候家里有。

有的小不留丢的东西掉到了夹缝中,用这个最好使,大了呢,可能有的家里用它夹夹下水道头发丝什么的。其实作用还真挺大。



其实咱北京老话有句“掰不开镊子”

多是形容人,“没经验、没有了办法,解决不了事了”

“嘿,你看你这人怎么就掰不开镊子了?”

“一个大老爷们怎么就在这上面掰不开镊子了?”



《北京人在纽约》里有段儿,王起明对大李说:“我是实在实在的掰不开镊子了。”

“镊子”字幕打作“捏子”,显然是不懂。

“镊子”掰开了才能夹取东西,掰不开的镊子如何使用呢?一看就是镊子“太紧”啦!已经无发将生活的混乱分缕不清了。。。。



剔牙签儿

其实别看这个小剔牙签儿,个儿小,作用大,还能当“词儿”!



咱北京话有句“您跟我逗牙签子呢”“逗咳嗽”、“逗闷子”、“逗哈哈儿” 一个样儿。

递牙签子呢,一个是真给您用,另一个要说您“递牙签子”可就是没话找话的意思啦!



不过啊,真要是遇到不讲究的主儿,嘿!

扎了刺拿手挤、用牙咬,实在没辙还能忍。

牙里塞了东西,掐根笤帚苗找个草棍儿,照样剔。

不过这也太不讲究了。



耳挖勺儿

耳朵眼儿里痒,抠不着,揉又不管用,干着急。

耳挖勺可就管了大用了,好多人我看都直接拴钥匙扣上!


苍蝇拍子

大杂院,屋里飞进一只苍蝇,不打恶心,打又没家伙,飞走了再找还难,看着干着急。

所以咱一般苍蝇拍儿都挂在墙上,容易找!


痒痒挠儿

有人说皇宫里玉如意是它的“近亲”。

后背痒得不行,伸手够不到,不挠痒得钻心,干着急。

一般痒痒挠儿,放在沙发背儿上,或者床边,也就奇怪,看电视时总要用用。



当然了,不讲究的人呢,耳朵痒火柴棍儿也管事。

苍蝇进屋往外轰,轰不出去就值当看不见。

后脊梁痒得不行,往墙角门框上一蹭,也就过去了。



这活人也不能让尿憋死不是?

不过话说回来,生活中这些点滴小物件,真是让人也能怀念那些穷日子。



爷爷用的痒痒挠儿;奶奶用的苍蝇拍儿;自己个儿用的鞋拔子,小物件,大智慧,却也能让人久的回忆。

这些东西,您家还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