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临退休民警坚守一线 站好最后一班岗

2020-04-23     恩施公安在线

数十年前,他们毅然从警,意气风发,把满腔热血投入到公安事业。在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把智慧和青春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用一颗赤胆忠心守护人民群众的安宁,他们就是恩施公安老民警,一群即将卸下几十年战衣,但却依然坚守岗位的可亲可敬的人。

辛亚峰:风雨兼程35载 不移白首之心

当众多年轻人逐渐成为公安的中坚力量,他却即将迎来人生的“花甲之年”。作为一名参加工作35年的老党员,他从未放松过对自己的要求。他不惧不退,冲锋在前,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在护航企业复工复产的工作过程中,都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他就是建始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秩序中队民警辛亚峰。

从大年初一至今辛亚峰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抗疫之始,他主动请缨到防疫卡点执勤,他说:“虽然我年纪大,但是身体不比年轻同志差,疫情防控任务这么重,老同志不能退缩。”疫情防控检查点的轮岗执勤时间是午夜和凌晨,所以他经常与深夜的浓雾、清晨的朝阳相伴。

“违法就要受到法律应有的处罚。”这是辛亚峰工作的宗旨。随着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人流量增多,交通运输秩序有序恢复,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也有所抬头。4月16日晚,辛亚峰在对一起酒驾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时,嫌疑人担心扣分,欲向辛亚峰求情。辛亚峰当即果断拒绝,表示自己严格按照法律程序办事,并对当事人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我的一言一行都要对得起我所穿的警服。”辛亚峰常说。

为了保证辖区的道路通畅,辛亚峰每天都会在辖区巡逻,指挥车辆有序停放。他在执勤期间严格把关,遇到骑摩托车不戴头盔的人一律不给放行。他平时一丝不苟,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显得不近人情;劝导时又絮絮叨叨,在别人看来这是份“讨人嫌”的差事,但他却甘之如饴。“头盔就像一道‘安全锁’”,我们的劝导也是为了他们的安全着想。”辛亚峰说。

临近退休,辛亚峰却不想退居“二线”,继续在工作岗位上辛勤地耕耘,用坚守书写岗位上的不平凡。

陈建军:36年从警路 忠诚无悔监管情

陈建军,今年58岁,是咸丰县看守所巡控岗位的一名普通民警。从警36年,他先后在治安、交警和刑侦等部门工作,今年是他在看守所工作的第10个年头。他个头不高,但精神矍铄,岁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痕迹,他也慢慢地从同事口中的“小陈”变成了“老陈”,岁月在变,但是他的初心从未改变。

战“疫”打响后,咸丰县看守所于2月7日启动战时机制,对监区实行封闭式管理。老陈接到单位通知后,没有丝毫犹豫,回家收拾好衣物,揣着降压药,匆匆与妻子交待了几句,便一头扎进监区,开始了特殊时期的执勤工作。

“老骥伏枥”的陈建军有着丰富的监所工作经验,尤其在巡控岗位上,他更是时刻紧盯着监控屏幕,仔细观察各个监室内的情况,发现异常状况后及时处理,因此避免了紧急状况的发生。疫情期间,他更是充当了监所“知心大哥”的身份。为消除疫情期间在押人员的疑虑和恐慌,老陈利用监区对讲系统主动给在押人员宣传防疫知识,同时讲政策、分析形势,打消在押人员的焦虑,让在押人员慢慢放下恐惧,为创造稳定良好的监区秩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为确保看守所环境安全,老陈主动承担起监所消毒工作,早晚各一次,对包括供应商送货车辆和人员在内的一切外来车辆、人员进行无差别消毒管理。在看守所的角角落落,都能看到他认真负责的身影。“老陈就像一头勤勤恳恳的‘老黄牛’,每天在所里面看到他我们心里都特别踏实。”看守所教导员李建文说道。

“我们最初考虑到老陈身体不好,血压又高,没有给他安排夜班,老陈知道后非常生气,主动要求值夜班。”看守所所长张权说道。陈建军说:“我是一名老党员,经验比年轻人丰富,这个时候更应该站出来。”作为监所老大哥,他更是把自己积攒多年的经验和窍门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年轻民警,而这正是防“疫”一线最需要的。

陈建军说:“这身警服穿了36年,我还没有穿够,疫情不退我就会一直坚守。今天是在看守所坚守的第71天,现在疫情形势向好,我相信只要我们守好责任田,胜利一定会马上到来!”

谢昌林:戎马半生丹心不改 警徽照亮社区角

“喂,您好!我是谢昌林。请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今年57岁的谢昌林是利川市公安局都亭派出所的一名社区民警,他1981年参警,1985年参军进入消防,2004年脱下戎装换上警服。从外表看来,他几乎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但他的眼神中透出的干练和坚毅,我们能够看到他扎根基层的这股韧劲;从他的言谈举止中,我们能够品出他身上那种“接地气”的独特气质,能看出他对社区警务工作的执著和坚守。

“每天接打的电话多,手机耗电特别快,一天至少在社区走上几万步。”谢昌林管辖的社区是南湖社区,辖区内常流动人口较多,为了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维护安全稳定工作,确保各项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谢昌林每天穿梭在大街小巷,逐家逐户走访,把各种情况牢记在心中。遇到各类紧急情况,矛盾纠纷,他总是第一个出现,及时进行应对和处置。

4月8日的上午,谢昌林在走访中成功化解了一起邻里矛盾纠纷。因为疫情原因,家住南湖社区的周先生的儿子只能在家上网课,但由于楼上的住户李先生家两个小孩子经常打闹,弄出很大的噪声,严重影响楼下小周的学习。为此,两家人多次发生争吵纠纷。

“小李呀,你要理解小周的心情,都是为人父母,对于上网课学习的孩子应该多多理解和支持。”谢昌林来到李先生家进行劝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沟通,李先生及家人表示理解和支持,并要求爱动的小孩到室外玩耍。

随后,谢昌林又到楼下找周先生进行沟通,要求双方互相理解,最后在谢昌林的见证下两家人握手言和。“谢警官责任心强,他就是我们的安心丸。”居民周先生称赞道。

在他工作期间这样的小事不胜枚举,他总是不厌其烦想办法去解决各种“疑难杂症”。“群众事无小事,只要还穿着这身警服,为了父老乡亲的平安,我就要守护好这方热土。”谢昌林说。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像辛亚峰、陈建军和谢昌林这样的老民警还有很多,他们把自己最美好得岁月奉献给了公安事业,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谱写了一曲曲华丽的人生乐章。纵然斗转星移几度秋,他们的初心从未改变,让我们向他们致敬!(文/胡思宇)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KAWkqXEBiuFnsJQViVn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