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9号上映,但在7月15日《银河补习班》在全国举办了大量的点映。
这波操作不得不让人想到去年暑期档的奇迹电影——《我不是药神》。
也确实,作为观众也想再次体验药神所给予的感动与慰藉,抱着这样的心情去了《银河补习班》。
真遗憾,《银河补习班》依然是一部平庸之作。
我怂,虽然满心的吐槽,但还是先去豆瓣看看有没有人和我一样get不到这部电影的点。
看了之后,就稍稍放心了,果然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这部电影有多崩塌?
这么说吧,影片中有这么个情节,邓超饰演的父亲马皓文是一名大桥的工程师,在大桥还没有通行使用时,桥就塌了。
这部电影的情况差不多就是这样,作为一部电影的基建——剧本,早就如同这座大桥一样,塌的一塌糊涂。
本来这个暑期档,撤档了4部我很期待的电影,就很sad了,还想着这部能慰藉我心,结果更让人忧伤了.....
以下,本文吐槽分为三点:
1、人物塑造脸谱化
当下最流行,也最适用于普世审美观念的塑造人物的方法,那就是一个人得TM的像人。
而像人的前提是啥子?
不就是好的一面与坏的一面,在这个人身上,都能自然而然的体现出来嘛!
当初药神能成功的一塌糊涂,不就是人物立住了吗,前期卖药为赚钱,中期卖药为朋友,后期卖药为良心。
你能看到这个人物是有弧光的,我们跟着他迷失欲望,痛苦清醒,用力承担,所以在最后看到徐峥这个药神进监狱前被病人围着送,我们会感动,我们会动容,因为我们相信,无论是这件事,还是这个情感,它都是真的。
那反之看《银河补习班》里最重要的人物,马皓文这个父亲,根本没有变化。
单位坑他,让他背大桥崩塌的黑锅;前妻坑他,反正不知道这俩人啥感情,进监狱后就离婚了;处处有人坑他,找工作被欺负,找老师被欺负,要翻案被欺负,甚至连最信任的朋友,也要欺负他.....
所以,这人是个傻子吗?
从头到尾,这个人的心境是没有变化的,连核心主角都是这样,那些边角料角色就更别说了
2、BUG BUG BUG
你可以故事逻辑不对,前提是你有本事让我忽略,让我意识不到。
但还没等到我看到影片结束,我就被这部电影的故事逻辑BUG深深打动,忍不住吐槽了。
接下来,有强烈的剧透!
这个故事,叙述者是谁,是马皓文的儿子马飞,那马飞跟爸爸这段往事的叙事重点是什么,是和学校刻板教育的代表政教处主任的对抗。
主任说,你家孩子是废物,得开除。
爸爸说,我家孩子是天才,我们考到年纪前十名给你看。
行,爸爸这个话说的很燃,从班级倒数第一逆袭到年纪前十名,这让我想起了当初看《垫底辣妹》的热血,那是多么拼命的学习。
但是,影片几乎没有描述儿子刻苦学习的桥段,全是老爸不停的在说鸡汤,不好意思我真的背不下来,在此我就不举例了。
反正,刚开始听我还能听进去,后来发现从头说到尾,我就不知道该怎么想了,这么伟大的父亲,为什么非要塑造成一个传销头子一样的形象?
还有,影片中提到,父亲马皓文进监狱,是因为主动替单位背了大桥事故的锅,那为什么出狱后,却花半辈子去翻案?去申诉?那当初为什么要主动背锅?
儿子被马皓文用这样的“素质教育”法从小教育到大,可等儿子长大,却为了自己的飞天的前程,希望老爸不要再申诉,不然影响自己的前程.....
看来,这样子教育出的人也没多优秀吧......
3、音乐滥用
都知道,区分一部电影是商业片还是文艺片,标准之一,就是音乐,电影对音乐的使用动机是什么,音乐出现的频率是多少。
而在《银河补习班》中,音乐的使用已经到了xxxx的地步!
知道吗,这部电影的音乐班底用的是汉斯季默.......这位作曲家,是给《狮子王》、《盗梦空间》这样的电影做音乐的....
确实,咱们超哥和俞白眉这次拍片,确实很用心了,在此提出表扬。
但是,本片的音乐使用真的太滥用了,就好像观众被不断的提醒——
“诶,你该哭了喔”
“诶,这个桥段你应该感动了喔”
“诶,他真的很拼你要不要难受一下”
一个好电影的音乐应该使用的恰如其分,让你意识不到音乐的响起,但像我这种看电影共情能力极强的观众,有很多次都是被轰鸣的音乐打断了情绪。
因为总是被提示,到时间哭了,而变成了非常冷漠的一个观众,我偏不哭。
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咱能看出来拍这部电影真的挺用心的,但咱也真的觉得,这部和药神比还是差远了。
《银河补习班》豆瓣评分截止今天,14000人打出了6.5分,点映票房截止今日也有6338万。
这个分数大致是中肯的,说这电影烂,不能这样讲,因为国产片比这还烂的太多了,但说这电影好,那也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啦!
8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