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逐鹿之下,稳定币之争的新格局?

2019-11-15   区块链钢铁侠

以下行情解读只代表个人判断,信息获取于公开资料,本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币圈漫谈


纵观历史,大国的科技之争、技术之争、文化之争,无疑引导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领导者对区块链技术的明确表态都将引领下一个时代浪潮的开启,如今西有Libra东有DCEP,可以说稳定币之争正式开启。

现阶段USDT在Bitfinex的支持下独占鳌头。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PAX、GUSD、TUSD 等项目集中推出,并针对USDT存在的监管不力等问题进行了改进,也抢占了一些市场份额。而数字资产抵押类稳定币(如 MakerDAO、BitCNY 等)虽然开辟了新市场,也受限于区块链行业发展还处于早期,新市场空间相对较小。所以从整个稳定币市场来看,短期内 USDT 依然会占据着龙头地位。

目前,作为计价货币为交易所服务依然是稳定币最大的应用场景。但稳定币在其他应用场景的流通量非常有限。其中两点主要的原因是:

1. 对于抵押法币型稳定币,如 USDT 等。实际抵押物并不在区块链上,很难做到透明监管,可信任程度有限。

2. 目前主流的数字资产抵押的稳定币(如 DAI),发行在 POW 共识机制的公链上,这使得稳定币的流通效率有限,无法在更多高频场景中流通。



可以说市场上缺乏一种机制透明的、去中心化资产抵押的、价值稳定的并且可高效流通的稳定币,来支撑更加丰富的应用场景。银河在这段时间对市面上稳定币的研究中注意到维基链也在近期推出了稳定币WUSD,仔细研究之后,发现WUSD在创新性,安全性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可以很好的填补市场上的空白。

WUSD


WUSD是由加密货币资产WICC抵押来作为价值支撑的稳定币,其计价采用与美元锚定。任何持有WICC的用户可以向质押债仓——CDP发送WICC,进而获得一定比例的WUSD。

WUSD具有如下特点:

一、创新的治理制度

WUSD采用超额抵押并引入了治理币WGRT,持有WGRT的用户分享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稳定费收益以及罚金,同时承担治理责任与抵抗金融风险的义务。

WGRT在整个系统中可以理解为一个调节器,当稳定币系统运行良好时,抵押生成WUSD所产生的利息,和清算CDP产生的罚金,系统会在市场中购买WGRT进行回购销毁。可以说在常规状态下WGRT会处于一个长期通缩的状态。

而当系统中抵押资产大幅下跌,导致CDP未来得及清算就进入资不抵债时,系统会动用风险备用金将缺口填充然后关闭CDP,并且增发WGRT去市场上购买WUSD将风险备用金偿还。

通过研读维基链稳定币WUSD白皮书相关资讯,得知其三通证模型相较单通证模型具有如下优势:

1.治理人的收益被放大,同时也承担错误决策风险;

2.资产和支付所需通证不同,匹配各种场景所需;

3.除Gas消耗外,投资、理财、借贷、风险备用金、利息、手续费、质押激励等用途,保证足够的应用场景提供流动性;

4.稳定币可以通过Dapp、OTC、DEX、CEX等多种方式出入金;

5.稳定币可直接支付手续费,在更多的应用场景下,账户无需购买主网币;

6.区分不同通证使用场景,价值波动资产和价值稳定资产做隔离并且互相促进,可以做到共同繁荣;



二、稳定机制的四道防线

为保证每一个WUSD背后都有足够的资产为其背书,WUSD采用了超额抵押的方式作为风险防御机制的第一道防线。

常规情况下清算与风险备用金机制足以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其中清算指的是抵押率低于150%CDP会被及时的清算以防止风险的发生,这便是风险防御机制的第二道防线。

而风险备用金是由发行WGRT时募集的资产以及系统清算时的部分罚金所组成。当抵押资产剧烈波动导致CDP资不抵债时,风险备用金会成为风险防御机制的第三道防线。

当市场遭遇黑天鹅事件导致系统资产小于债务价值的80%时,风险防御机制的第四道防线就会发挥作用!系统会开启自动保护机制,暂停所有与CDP相关的操作。待行情企稳或反弹后,社区可以发起重启提案。

三、公链底层技术支持

相较于基于合约开发的稳定币,基于公链底层开发的WUSD有更好的安全性、可治理性及拓展性。并且WUSD的流通量越大,则意味着抵押资产的价值越大,这对公链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应用场景,可以正向促进抵押资产的价值。

稳定币之争


如今的稳定币领域,已经是一条集满了各路选手的赛道。各类稳定币陆续登场,我们可以看到在稳定币这个细分的领域上一场混战即将展开。其中的明星选手USDT与DAI是各有千秋,而后期之秀WUSD更是摩拳擦掌。

一、相比USDT

其中USDT虽是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但其背后的发行方却只是一家名叫Tether的私营企业,并且Tether从未发布过第三方的账户审计报告,其一直存在缺乏透明度、审计程序不够充分、涉嫌超发和操纵市场等一系列争议。Tether公司虽然一度承诺发布审计报告,但由于Tether方面在审计过程中始终遮遮掩掩,一些核心的信息不愿对外披露,这使得相关的审计工作始终无法顺利完成,直到现在,都没有人真正的知道USDT的背后,是否真正的有同等数量的美金在支撑着它的价值,这也成为了悬挂在USDT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相比之下每一个WUSD的背后都有超额的资产作为抵押,抵押的资产将被锁定在质押债仓——CDP中,链上数据清晰可见,所以WUSD在安全性以及透明度上都比USDT更加的优秀。

二、相比DAI

而DAI作为与WUSD类型相同的稳定币(资产抵押型稳定币)都采用了超额抵押的方式与异常CDP的清算机制。但在其他方面WUSD相比DAI具有如下优势:

1)稳定性更强

在安全性上,WUSD增加了风险备用金机制,系统提前储备了清算所需的资金,即使在抵押资产大幅下跌导致资不抵债时也可以对CDP进行平仓。更有预防黑天鹅风险下的熔断机制,可以在极端情况下灵活处理突发事件。

2)转账迅速,效率更高

相比于在以太坊上开发的ERC-20 Token DAI,维基链现有的处理速度高达3200TPS,使得WUSD的转账非常快速,出块时间在3秒左右。相比以太坊的25TPS,WUSD在流通效率上以及高频次的应用场景中能发挥更大的优势。在交易速度上DAI受到了公链本身的制约。

在稳定币的搬砖套利上,WUSD的高转账速度也更具有优势。不会出现在以太坊漫长的区块确认后,使得套利的空间不复存在的情况。

3)自付手续费,易用性更好

由于WUSD开发在公链底层,转账时WUSD本身就可以作为交易手续费,不需要像其他稳定币如USDT、DAI等转账需要付BTC或者ETH作为手续费。使得操作更加的简便,免去了不必要的操作步骤。目前WUSD是市面上唯一一个能做到这点的稳定币。

4)底层开发,安全性更高

维基链的稳定币系统是基于公链底层开发,并且使用了去中心化的预言机喂价系统。而DAI则是建立在以太坊上智能合约系统中,相比合约层稳定币,公链底层开发的稳定币更难以被攻击。攻击一条公链的难度系数要远远高于攻击一个DAPP。

不仅如此,拥有开发在公链底层的稳定币可以使公链的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对开发者更友好,基于维基链的各Dapp则可以无缝连接使用WUSD,构建更多的商业应用。而开发者在对接合约层开发的稳定币时则需要面临更多的技术难题。

5)可发行市值更大,支撑更广泛商业应用

目前维基链在跨链技术上已有突破,后期可以纳入BTC、ETH等市值更大的资产作为抵押物,以此可以进一步保障WUSD的稳定性。而DAI目前只支持ERC-20的抵押物。而更为关键的一点是,维基链在跨链技术实现后,可抵押出的流动性资金最高理论上可达千亿美金,远超DAI的几十亿规模。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到相比其他稳定币WUSD在结构的合理性、公链性能优越性,以及可拓展性上都有明显的优势,我们有理由相信WUSD将在稳定币之争中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