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娘娘腔,说话男人婆?当孩子被冠上"性别差异标签",咋自救

2020-05-28   鲸鱼奶妈

原标题:走路娘娘腔,说话男人婆?当孩子被冠上"性别差异标签",咋自救

文章纯属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从古至今,关于两性差异,一直是心理学关注的热门话题,相关研究也有很多很多。

在这个社会中,对于男女性别的后天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早的多。

先且不说社会上存在的男女不平等对待的情况存在,在很多情况下,因为受到有关男女生理差异而衍生出了差别对待心理,让我们在教育领域上也出现了一些"雷坑"

在我们的观念里,男孩就是应该承担起责任,形象就应该是坚强勇敢的,说话要浑厚有力,走路要抬头挺胸,这样才是有男子气概。而如果一个男孩子走路步伐偏小,或者是说话比较轻声细语,就很容易被人笑称为"娘娘腔"

同样的,当一个女孩子行为举止表现的很大大咧咧,嗓门大声音嘹亮,就像我学生时期的体育委员,那是一个很活泼开朗的女孩子,因为自小喜欢体育所以报名成为了一名体育特长生,同时也是我们班级的体育委员,每天课间跑操的时候她都会扯着嗓门来管理秩序,可就是因为如此,班里有人给她起外号叫她"男人婆",可她毕竟是一个女孩子,有一次委屈的直接哭了出来。

对于这些情况,其实都是被刻板效应所伤害,在教育中,我们做家长的也会出现这样的错误,总是以一种刻板的性别差异来对孩子进行要求引导,而一旦孩子作出与我们预期所相反的选择,就会被我们贴上"性别差异"的标签。

今天这篇文章就是想来向大家说一说,当孩子被冠上"性别差异标签"后会产生哪些不良影响,以及如何进行自救。

一:性别差异中常出现的错误认知

"男孩喜欢蓝色,女孩喜欢粉色"我相信在颜色的选择上,家长们肯定多多少少的都有引导孩子进行过选择,也会认为如果男孩子喜欢粉色那就是不正常的,那就是一种心理性别扭曲。

其实事实并非如此,英国心理学教授海恩兹曾做过一个超过100名儿童的实验,实验证实了2岁以下的孩童对颜色的偏好并不受性别影响。

肯塔基大学的副教授Christia Spears Brown也曾表示,"性别偏好是在儿童了解了自己的性别后才体现出来的,而婴儿中没有显示出这样的偏好。"

大部分的成年人,下意识地在以 "孩子应该喜欢的"替孩子做出选择,他们往往以性别定义来决定孩子的生活方式。

但其实,男孩和女孩的先天能力差异并不大。

这就又牵扯到一个问题,那就是"女孩文科好,男孩理科好"这个说法。

一般来说,男孩大脑白质较多、女孩大脑的灰质较多。但这并不能说明,男女思维和行为上有着先天的明显差异。因为已经有实验证实,IQ 分数相同的男女在解决智商测试的问题时使用白质灰质的比例不同。

但也要注意,虽然男女之间确实存在在生理结构上的细微差异,但是人脑的发育更多的还是受到后天影响更多些,占据着主要原因。

二:刻板印象延伸出的"性别差异"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Eleanor Maccoby和同伴研究发现:男孩和女孩只在很少的领域表现出明确的两性行为差异,甚至在青春期前,男孩和女孩的肌肉力量和密度,几乎没有差别。男孩和女孩在行为和想法上的巨大差异,并不是出生就注定的,而是受大环境信息的影响。所以,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性别差异,实际上是观念上的刻板印象,而不是生理上的本质性的差别。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务长克劳德M.斯蒂尔曾任密歇根大学教授、斯坦福大学教授及心理系主任,在几十年的学术研究和教学实践中聚焦刻板印象威胁。

他在所著的《刻板印象:我们为什么那样看别人,这样看自己?》中指出:

刻板印象会让人感到压力,以及实际背负却很难觉察的隐性压力,造成多重恶果:焦虑不安的情绪反应、血压升高等生理反应、胡思乱想等思维反应,并很可能因此引发并积累严重的心理问题。

三:性别差异便签对孩子产生的不利影响

心理学家荣格说:"人格被戴上性别的镣铐,天赋会被埋没,人性也会因灵魂的分裂而产生缺陷。"我认为早期教育可以向孩子普及身体结构上的性别差异,引导孩子爱护自己也尊重他人。不应该过度的对孩子强调,能力和职业方面的男女有别,总是告诉一个人他是谁,他就极有可能日后成为谁,而失去成为其他人的可能性。

孩子随着见识面的增加和能力的提高,他们对兴趣爱好的选择是很多样化的,他们不会去考虑性别方面的约束,但如果这个时候,家长以性别差异来对孩子的选择进行约束,这其实就是对独立人格塑造的打压,不仅会让孩子得不到被尊重感,家长的否定也会让他们陷入自我怀疑中,从而出现自卑和叛逆心理。

而且,孩子也会因为形成刻板印象,这还是一个恶性循环。

四:如何摘除性别差异标签?

孩子也应该是有自主选择的权利的,父母虽然是孩子的监护人和教育引导者,但都不应该对孩子进行过多的选择干涉,我们不应该以性别为约束,而是尊重孩子的选择和发展。

当孩子被冠上"性别差异标签",要想自救,家长应该这么引导。

1.对孩子的行为表现进行适当引导

当孩子的行为举止表现的格格不入的时候,家长在保证良好心态的同时,就要试着和孩子进行交流,不要直接说孩子的行为是错误的,而是要告诉孩子适当的进行调整,男孩子也不必就真的要大跨步的走,因为一步一个脚印总能支持前进。女孩子嗓门大也是一个独特之处,但是不能过于喧哗对他人造成影响。在做出一些行为举止的时候,要多考虑后果,慢慢的孩子会通过自己的观察而做出变化的。

2.不要对孩子的选择进行干涉

男孩子也有在美妆事业打出一片天地的,女拳击手也有代表国家出战争光的,所以在职业的选择上真的没必要以性别来作为一个隐形化的门槛,作为家长的我们在孩子进行兴趣爱好的选择的时候,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进行干涉,毕竟孩子只要有兴趣,那就是好事,在引导和鼓励下孩子就会迸发强大的行动力,这是非常难得可贵的。

3.为孩子做好思想辅导

孩子的选择我们家长应该坚持和鼓励,但是我们应该明确的告诉孩子,在这个社会上受到刻板印象影响的人还是占据大多数的,在外行动的时候势必会有一些人做出负面化的评价,要告诉孩子培养一个坚强的心脏,既然选择独树一帜,就要做好心理准备迎接外界的质疑和否定,但是不要忘记,父母永远都是表示支持和爱护的。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孩子都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我们要做的就是支持孩子,引导孩子,让孩子更具勇气和信心去面对挑战。

我是鲸鱼奶妈,也是3岁宝宝的妈妈,专注育儿知识和分享育儿经验,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让我们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长!

关注我,做一个合格的父母。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