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点故事app作者:欢默
这个假期,因为我爸妈都要出差,就给我送到了乡下奶奶家,常年不在老家的我,自然对老家这些个事儿都不是很了解,这也是为什么我对吴婆子家的事儿那么感兴趣的原因了。
到今天,听吴婆子家那吵闹已经是第三天了,我也大概听明白他们是为了吴婆子的养老问题。按理说这吴婆子有一个女儿,三个儿子,应该不会出现多大问题啊,可是这听下来,似乎每一个愿意养她啊!
丈夫去世,她独自养大三儿一女,年老病倒时却无人赡养。
我吐掉一嘴瓜子皮儿,摇摇头嘟囔出声儿,“怎么就如此费解啊?唉~难道她那几个儿女就没一个有良心的吗?!”
奶奶长叹了一口气,向我说起,“这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啊!毕竟这人心都是肉长的啊…这事儿啊…得从吴婆子还是吴大娘的时候说起…
大家都知道在乡下应该最常见的就是重男轻女的现象,但是我们这边其实还好,这种老思想并没有多深。
说到这吴大娘就奇怪了,因为她却是个典型的重女轻男的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不说一碗水端平了,用咱乡下话来说,“简直是偏心偏到了姥姥家了!”
吴大娘最骄傲的就是她生了个“好”的女儿。这女儿排行老三,前面有两个哥哥,所以虽然是生在这乡下的丫头,但是她一落地呀,就没干多少活儿,而且啊,听说她惯会看眼色拍马屁这一套的,常常哄的吴大娘笑不拢嘴,而吴大娘又最吃她这套呢!
其次啊,吴大娘最疼爱的就是她的小儿子,其余的俩儿子就像是捡来的一样,不搭不理,任其长大,有时候相处起来甚至像对待仇人一样!
怎么说呢?
吴大娘命不好,年纪轻轻的她男人就得了个痨病去了,那时候她小儿子还刚揣在肚子里呢!
没办法,家里顶梁柱去了,得有人上啊!为了挑起家里的重担,老大十几岁的时候就没读书了,跟着乡里的人一起上山砍木头赚钱,每一次的工钱都是如数交给吴大娘的。
这老大性格憨厚,说不出那些漂亮话,嘴也笨,常常在外吃亏,回到家啊,也不受吴大娘的待见,还总被吴大娘骂没出息!但人愣是没反驳过一句嘴…
要说这老大没出息啊,那这老二就不一样了。
老二年轻的时候那叫一个一表人才呀,模样端正,性格开朗,并且读书的时候成绩又好,那奖状是一张一张的往家里拿,连镇上学校的老师都夸他将来肯定有出息!乡里的人都还以为老二会成为村上的第一个大学生的呢!
吴大娘那时候啊,可提有多神气了,每次老二拿一张奖状回家,她准会挂着嘴上炫耀两三天,开始大家都还会真心的夸赞,后来烦了,大家索性就躲开她来。
吴大娘,本以为可以靠老二,但是一次意外,老二为了救一个贪玩的小孩儿,从后山坡掉下去了,成了一个瘸子。
自从这以后啊,吴大娘就天天在老二的耳边唠叨,“你救了别人,自己却落了个残废!”“怎么会有你这么笨的儿子?!”“我看你是读书读傻了吧!”……这样的风凉话没有一天停止过。
渐渐的,老二像变了一样,不再爱笑,性格也开始沉闷了起来。也许是受这个影响,不久之后的高考,老二也落榜了。
出成绩那天,吴大娘得知哪而落榜后,不仅没有安慰,还开始指着老二的脑袋细数着这些年,为了老二读书,花了多少钱,还说了那一句,至今都让人记忆深刻的话,“养条狗都有用,我费了这么多钱养你却是个没用的!”
这老二也是个倔的,当天晚上,老二就灌了一瓶老鼠药!
幸亏这老鼠药是过期了的,加上老大发现了,及时给送到了卫生所。
老二,这才捡回一条命来。但捡回命来的老二,好像不是老二了!他开始变得越发沉闷,眼睛里没了光彩不说,而且看人的眼神儿都是冷冰冰的了,像泛着冷气似的。见谁也是不说句话,整个人都阴森森的!
这三女儿和四幺儿啊,那可是吴大娘的心尖肉。吴大娘家里什么好吃的都紧着他俩,过年常常是这俩人一人一身新衣服,却没老大和老二的份!
有人看不过,问了两句,可这吴大娘还说的是什么来着?
哦哦…说,“他俩人都大了,不长个儿了,新旧穿着都一样!新衣服穿着怎么干活儿啊?!”
瞧瞧,这是正常当妈的说的话吗?
后来这老大,也到了该说亲的时候了。可吴大娘啊,怕老大娶了媳妇儿就不养弟妹了,硬是拒绝了乡里媒人几次。
乡里几个媒人都知道了,这老大也是可怜,一个老实人摊上个这老娘!
吴大娘啊,硬生生将老大拖到了三十五岁那年才答应让媒人给他找门亲事。可是,这也难办了。年龄小点的姑娘,都嫌弃老大年纪大了;年纪大点的,都知道老大家拖油瓶一大堆,而且吴大娘也是个厉害的婆婆,村子里里外外的姑娘就没一个人愿意嫁的!
后来到老大三十七那年,好不容易媒人才给找了个外村的一个寡妇给答应了,这寡妇风风火火的脾气,不怕这吴大娘这事儿,这才让老大给娶着了媳妇。
可这老大媳妇也不是个好相处的,常常和吴大娘村头吵到村子另一头,老大虽是说不出什么话来,但心也是向着他老娘一边的。
而老二,自从那场变故后,整日阴沉沉的,后来也是随便说了一个女子就成婚了,但是老二依旧是沉默寡言的…
也许是这事儿,让吴大娘怕她的心尖儿肉没着落,吴大娘早早的就托人给三女儿和四儿说了亲,嫁的嫁、娶的娶,一年不到就给解决了!
都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但是啊,吴大娘可不认为,她觉着她姑娘永远是她最贴心的棉袄!但是她肯定不会想到这棉袄竟是纸糊的呢!
她的三女儿出嫁后,在镇上开了个小吃店,每逢镇上赶集时候,你准可以再那儿看见她笑呵呵地帮忙包饺子、切菜的身影,逢人就夸她的女儿孝顺能干。
可是结果呢?还不是个白眼狼,老来女儿也指望不上呦!
小四儿娶媳妇的时候,吴大娘背着老大偷偷塞了她大半积蓄给四儿子。
这事儿被老大媳妇撞见了,当时就闹的是一个天翻地覆啊,为什么呢?
因为这给的钱基本全是老大挣得啊!老大心实,娶了老婆也没忘老娘的话,挣了钱交给老娘保管。
但是人心都是肉长的,这事儿一捅出来了,老大想了想他老娘是怎么对他的,自己为了弟妹为了老娘,三十七才成亲,结婚时候,老娘就给了他一百个鸡蛋,他都还感动出了热泪!
这次他算是明白了,原来老娘并不是不会心疼人,只是拿他当挣钱的工具了啊!老大这次也是被寒了心,前所未有的和他老娘站到了对面!
老大媳妇也是说,吴大娘这样做得出来,那以后老了就别想让他们养!吴大娘当着全村人的面也是硬气回道,“就你们那出息!你们养的起我吗?”
老大两口子寒了心,一起外出打工。听说在外老大是拼了命地挣钱,两口子又借了点钱,两年后在镇上买了房,然后连夜就搬走了。自此,老大一家算是和吴大娘基本上没了往来。
凭良心说,吴大娘对她的小儿子真不!小儿子媳妇儿结婚不久就怀孕了,生了个大胖小子。吴大娘那是个高兴啊,天天孙子长孙子短的,抱着这孙子就像是宝贝一样!
与此同时,老二媳妇儿也生了个儿子。咿呀呀的孩子对着老二笑,这才让老二的眼神里有了些温柔,许是受儿子的感化下,老二人也慢慢的没有那么阴沉了。老二家的气氛也在慢慢变好…
老二想着,虽然自己腿有点瘸,但是干活只要不需要跑,影响也不大。孩子还小,以后花钱的地方还多,就想着和媳妇儿商量把孩子托他奶奶带着,他俩去城里找事儿做,攒钱让孩子念书考大学,让儿子完成自己当初未成的梦想!
一切本来都计划的好好的,但是老二两口子,是万万没有想到,吴大娘想都不想就拒绝了,说自己已经答应帮小四家带孩子了,没时间再带一个!
吴大娘还说,“老子都是个瘸子靠不上,我还能靠他儿子?!”
后来实在是没有办法,孩子太小了,离不开人。眼看着孩子快到了上学的年纪,老二只好让媳妇在家带孩子,自己向吴大娘借了五十块钱,就跟着村里人进城打工了。
老二媳妇也是个要强的人,在家边带孩子边干活儿,养猪、劈材、上山、下地一样儿都没落下。去哪儿都把孩子背在背上,一个暑假过来,这孩子的脸上都给晒出了红印,见过的人都觉得可怜!
一年后老二回家,这天刚回到家,就瞧见吴大娘坐在他家门口。老二连自家门都还没进,吴大娘就伸手,要他还钱,那架势是生怕他不还了似的!
而且吴大娘一张口就是要一百!老二说,“明明当初借的是五十块”
但是吴大娘死活咬着说是一百块,老二媳妇儿闻声儿走出来,俩个女人为了五十块就吵了起来。谁也不退步,最后连村里人都惊动了,老二丢不起这脸,最后给了吴大娘一百块了事。
后来吴大娘摸清楚,老二基本上是每一年回来一次,每一次老二刚到家门,吴大娘乐呵呵就上赶着来。然后就堆起满脸笑容,拉着老二聊天,不是说起村里老王家的儿子打工回来是多么的孝顺,背着媳妇都要偷偷的塞钱给他老娘,就是说老李家儿子多好的…
刚开始老二还会给她钱,后来时间一久,也就习惯了,就假装听不懂的样子,然后慢慢的吴大娘也感觉没意思了,也就不再来了。母子在路上碰着,吴大娘也是一声冷哼就走了。
后来有一次,连续下了几天雨,眼见着播种最佳时期快过了,好不容易放晴,孩子却有点低烧。外面太阳实在是太烈了,不可能再背着孩子去干活儿啊!
老二媳妇实在是没办法,只好厚着脸皮去求了吴大娘帮着看一下午孩子,她回来就立马接走。
这吴大娘,冷眼鼻哼的,最后还是老二媳妇答应来年给她二十斤大米她才给接过了孩子的。
谁知就这一下午的时间,就发生了一件大事。原来这吴大娘啊,说是看着孩子,结果就是把这孩子给关在院子里,自己就跑到一边去了。
这四五岁的孩子,最是好动的,不知是吴大娘忘了关门还是怎么回事儿,这孩子跑出了院子,到旁边的小河边玩,一不小心就掉了进去!最后还是村里面一个十几岁的男孩,发现给救了起来!
老二媳妇,下午一回家接孩子,发现孩子全身湿漉漉的,问这吴大娘,我大娘说是他自己玩水搞湿的。后来才听人说自家的儿子掉河里,差点命都没了!老二,得知这个消息后,对吴大娘那是更怨恨了!
从这以后,他们再也不敢求吴大娘帮他们带孩子了。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老二两口子隔壁的小四家农忙时,吴大娘又是帮着带孩子,帮着做饭,又是帮着下地干活儿的。真真是幸福的的模样啊!
人总会老,吴大娘也不例外,慢慢的就成了吴婆子。
变成了吴婆子后的吴大娘,干活儿开始跟不上了,身体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毛病。三女儿开始嫌弃她不讲卫生,不让她去店里帮忙了,四儿子也怕她赖上他,也带着一家人,急匆匆搬去了镇上。
这下好了,吴婆子以前的两坨心尖儿肉把她当成了皮球,给一脚踢了,而两个曾经真心对她的儿子却被她给作跑了…
后来吴婆子病倒了,需要人养啊,但是没人愿意啊!
那怎么办?所以现在吴婆子几个儿女就在吵啊…人呐,同是对自己的儿女,手心手背都是肉啊,心可不能太偏了”奶奶说完这句,摇着头叹了口气。
我听着,吐了一嘴瓜子皮,心里想,“啧啧啧,百因必有果呀,果然是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啊!也不知道今天他们能不能吵出个结果了……”(作品名:《偏心的秤》,作者:欢默。来自:每天读点故事APP,禁止转载)
点击右上角【关注】按钮,第一时间看更多精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