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500万入手的航母,如今每年赚两亿,苏联航母竟成聚宝盆

2020-02-03   谷火平

现今,航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海军武器装备的集大成者,航母很厉害,但研发建造的门槛也是相当高的。一般的小国家基本没有建造航母的能力,而且即使有航母也难以让其正常运转。之前有这么一个国家,在上世纪有着和美国相当的国力,但航母发展之路却一直走的不顺利,这个国家就苏联。

​就实力来说,苏联完全可以发展成除了美国之外的另一个航母大国,从而在航母上能够和美国对抗。但那时苏联军方的高层决策者却不这么认为,他们依旧坚持简单粗暴的导弹战略,即只要军舰被堆起来大量的导弹就可以取得海洋优势。实际上,这也符合苏军装备一直以来的一个发展思路,那就是一味追求威力大,所以苏联几乎每一艘军舰都是一个移动的海上武器库。因此在当时导弹万能论的影响下,苏联海军并没有赶上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那会到五六十年代的航母发展浪潮。苏军高层对发展航母这件事到底有多么反对,反正据说当时主张发展的航母的海军将领被撤职了。不能研发大型通用甲板航母,海军就专门以导弹巡洋舰为名头搞了两艘直升机航母,但结果是没有多大作用。很快,苏联人就发现他们的不足了。

​(新罗西斯克号航空母舰)

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爆发的时候,苏联方面除了导弹竟然没有军舰可以和美国海上力量对峙,结果就是美国海军从海上封锁了古巴,最后就是苏联撤走导弹,危机结束。为了弥补航母的不足,苏联军方开始对航母投入一定重视,基辅级航母就诞生于那个时候。现在看来,基辅级是苏联第一种固定翼航空母舰,是真正的航母。实际上,苏联人原本是打算建造像美国小鹰级那样的超级航母,无奈最后由于预算等各方面原因,只能采纳较小型的基辅级。

​基辅级首舰基辅号于1970年7月21日在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工,到1975年1月初就加入苏联海军北方舰队服役。该型航母总共建造了4艘,除了基辅号之外,还有明斯克号、新罗西斯克号以及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值得一提的是,以航母名义建造的基辅级并不是一型现代化意义上的标准航母,依旧保留有大量的武器舰色彩。苏联人的想法也比较简单,就是希望航母既可以搭载固定翼战机,同时自身也具备一定的威力。但后来的实际操作证明,这种不伦不类的混搭设计看似很好,实则什么都不行。随着苏联的解体,这四艘舰也都被退役了。

​(深圳明思克航母世界)

四艘舰中除了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被改装成印度海军维克拉玛蒂亚号之外,其余三艘均被出售给中国和韩国的私人企业。首舰基辅号于1996年被出售给中国一家公司,并存放于中国的天津军事主题公园,据说现在被改成了一个航母酒店。新罗西斯克号于1997年在韩国浦项市的船厂拆解,成了一堆废铁。最要说的就是明斯克号了,它先是被韩国大宇集团买下,然后又出手到深圳一家公司,成为了一个深圳的主题航母世界。据说仅这艘航母每年带来的收益就是2亿人民币,而当年仅仅是花了不到500万从韩国人手中买来的。由此看来,苏联的航母作战水平并不一定有多好,但赚钱倒是不错。(吴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