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人,你还能在施工单位撑多久?

2019-10-09   土木在线

搬砖张我前段时间逛某乎的时候看到一条热搜“你还能在施工单位撑多久?”,每次看到类似的问题我都要看看大家的“抱怨”,毕竟我们这个行业“唱衰”的人相当多。看到题主的用词“撑”,我就能想象得到这是超有画面感与故事的男同学。那我们就通过几个不同的专业职务来看看施工单位的那些事儿。

工地预算员

某中建,刚到工地时还会化化妆,慢慢的打个底,慢慢的清水洗脸,偶尔出去一趟看着穿着好看的小姐姐,不知道是有多羡慕,最近在纠结辞职,原因是不想和社会脱节,想过这个年纪应该有的朝气,什么到工地学习的快,到了才知道基本上全是自学,如果你想过精致的生活就别到工地了,这里面基本全是糙汉子。 作者:橘子

栋号长

看了关于建筑行业的许多抱怨,我很意外,因为和我的看法差别很大。

第一,建筑施工行业灰色收入并不高。我从14年入行,大约14年15年这两年,项目上部分人有灰色收入,但是这种收入比工资性收入少得多。而且这种收入风险很大!至于现在这几年,说实话在我的视野内已经绝迹了。

第二,建筑施工行业入行是很容易,但是入门很难。我入行大约第三年学会全套的放线技术,对各个工艺都有理解,规范和做法较为熟悉。恕我直言,那些只干了一两年的,可能连门都没有入,一栋楼都管不了。我见过不少工作五年,开会还在说卫生间抹灰要掺石灰,不然砂浆不好用;什么这里抹灰太厚,要用抗裂砂浆等等。

建筑这一行入门难的很,管你多高天赋念了多少书,刚来施工方,求求你少说话,把自己该做的做好就行了。刚入行请别张口闭口谈什么规范,你什么水平,没几句话就暴露了。一知半解的谈规范,谈管理,对工程是一种伤害。

所以并不是薪资低,而是很多人连门都没有入。不谈达到什么级别和境界,只要做到能够和工人心平气和的交流,工人说这样做不行,能够听取他的意见做出判断,告诉工人应该怎么做,没有月薪5000可以来找我。如果你说能够管一栋楼,月薪没有8000来找我。如果说你还懂做方案,cad熟练,懂工程资料,基本上干到总工月薪12000妥妥的。

我本人大约工作三年后能管一栋楼,月薪8000管吃住社保。一般来说工作三年自己争气的话,都有主管级或者栋号长级水平,工作六年能到总工和工程经理的水平,月薪12000左右。考到一建,看行情还能继续增加。管吃住社保基本上一年能存80%的工资,这数目比不上知乎平均水平,但是我觉得不低了。建筑施工单位,不问学历,不问出身,人才匮乏,给每个人同等的机会,已经可以了。

第三,建筑施工单位没有那么强的中年危机。各行各业行业发展都有周期的,中国经济腾飞也不过二十多年,你看看哪个行业是经久不衰的?施工单位不能保证你多富贵,管你一生温饱还是可以的。

总之,施工行业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一个行业罢了,看你适不适合。大多数键盘侠,其实连这一行的门都没有入。 作者:冷稀饭

物资部

工地干了快九年了,感觉时时刻刻在崩溃的边缘,前段时间实在压力太大跟人力资源部提了辞职回家冷静了整整十天,没耐得住家里年迈父母的劝说和自己的一些个人原因吧,又回到了工地坚持,目前仍然在职。

物资部相对而言比工程部好一些,也仅仅是相对而言,各种材料各种检查各种资料,检查的时候也是忙到脚不离地。

其实与我而言,在工地干长了,辛不辛苦真的也没什么,可实在受不了这种没有尽头的感觉,你哪怕一个月给我一个早晨睡懒觉的空行不行?答案是不行,你没有一丁点个人时间。最近这段时间谈了个女朋友,真的觉得很对不起她,别的情侣不说每天见面吧,起码隔几天见个面一起去超市买买生活用品,逛逛街散散步,一起去菜场买个菜回来烧饭,洗衣服,正常人的生活,不过分吧?对在工地工作的我来说,这简简单单的一条真的蛮难的。

真心劝说各位学弟学妹,如果可以千万不要来工地,这个单位不适合家庭观念重的人,太他妈熬人了。 作者:安静

路桥

我算是完蛋喽,学的房建,干了四年的路桥。现在发现我除了这行啥也不会做。还背着房贷,已经订婚,准备结婚。加上领导得赏识,发展前景也还好,我竟然一点都不想离开。我......脑子坏了了吧?就这样,挺好!

工程单位(中铁、中建、中交类)发展轨迹有很多种,给大家说一个比较理想的职业发展情况:

第一年,毕业在施工单位是菜鸟也就是学员;第二年,毕业一年学员转为技术员(技术主管)基本工资带补贴,给单位提交报告职称升为助理工程师;第三年,一个工地结束,第二个工地开始升为工程部副部长,担任技术负责工作;第四年,工程部长,工资上浮一级,主要负责工地整体管理,工程部包括测量班、试验室、技术部;第五年担任工程部长兼任副总工,给单位提交论文及助理工程师转工程师论文,主要负责工程部及配合总工程师管理项目技术工作;第六年,总工程师,工资年薪制,主要是工程技术总负责阶段,处理各种变更及对外协调技术解释工作,配合项目经理管理施工;第七年成功由总工程师变身项目经理,主要负责项目总体布控把握对外协调,向甲方要账,与劳务队材料商周旋,与各种政府单位沟通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这是理想状态下的晋升之路,当然了,不同单位、职位和个人都有差别。

职业有时就像园林植物一样,我们在配置园林造景的时候需要了解植物的“本性”,有的喜阴,有的宜阳,有的喜燥,有的乐湿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与人生历程,不能千篇一律地去概括一个职业是否符合哪一类人,园林届有句话叫“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虽说是形容园林造景的,但我觉得也适用于人,我们还是要根据自身的喜好与特点来选择,去创造属于自己的工作价值。别人的经验只可以参考,到底能撑多久还是冷暖自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