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港出海口的妈屿岛旧称“放鸡山”。
按清代《南澳志》《澄海县志》所载,从明朝起妈屿被称为“放鸡山”,清末才称为“妈屿”,这两个名字都与岛上妈祖庙蜚声中外有关。面积仅0.2平方公里的妈屿岛上,有新老两座妈宫,一座创于元代(1206--1368),是清嘉庆元年(1796)香火传到台湾省新竹县芎林乡五和宫之祖庙;另一座创于清咸丰年间(1851--1861),1988年皆被汕头市人民政府列为首批文物保护单位。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古代沙汕(今汕头)尚未开埠,停泊、寄砣妈屿(妈屿早称,其形似马)海面商船不少。福建渔民来粤捕鱼时,船主为求航行一帆风顺,从湄洲(妈祖故乡)妈庙青睐香灰而创建妈宫,虽属草创仅数橼,但系潮汕最早的妈宫之一(迟于“宋时番舶建”之南澳岛深澳妈宫)。船员、渔夫及其家属,常来祭拜祈祷,因路程较远和潮汛关系,携带的熟鸡祭品常变质,便改为以活鸡祭拜后放生,任其生殖繁衍,使屿上鸡群满山,该屿地名遂被称为“放鸡山”。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老妈宫历代有修建,1620年、1783年、1861年、1928年修(重)建,最后由著名古建筑设计师纪传英设计,1992年中秋奠基,越岁农历三月廿三日妈祖诞辰举行重建落成大典。面积扩为335平方米,全座二进,依山傍海,凉亭作伴,恢宏典雅,富丽堂皇。官门口两根3米高的大石龙柱,门额石匾系清代所存,刻“咸丰十一年岁次辛酉天后古庙阴月谷旦重建”,门联“天恩浩荡风调雨顺,后威显圣国泰民安”,宫内奉祀妈祖、地母娘、注生娘等女神。全座雕梁画栋,屋顶又有雄伟壮观、各长4米的双龙夺宝,惟妙惟肖的八仙八骑,形神逼真的鲜花飞禽,象征放鸡山标志的“雄鸡报晓”等嵌瓷,都出自潮汕嵌瓷世家许梅三及其儿子许志许志坚的杰作。
(作者:林广宇,只做学习分享,宣传家乡,不出于任何商业目的,特此鸣谢原作者辛勤付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我们立即删除)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evxcHABgx9BqZZIr0n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