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思呈老师(原创)
当有人夸你的孩子很优秀时,是不是很骄傲?相信每个家长即使不说,内心也会很开心的。而优秀的孩子天生就很优秀吗?并不一定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想让他成为优秀的人,各方面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孩子的生活环境不一样,孩子接触的事物不一样,所以面对的一切可能都是不同的。但是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总是有很多东西是可以取得共性的。有些道理家长知道的越早孩子可能就会越优秀。
第一,学会走进孩子的内心。
在孩子的世界中,要让他认为爸爸妈妈才是他在这个世界上最信任的人,能够走进一个孩子的内心,父母才能对他起着指引的作用。否则你说的话孩子并不一定会当回事。当然作为家长不要对孩子要求过高。有的时候给了他一个够不着边的台阶,这可能会让孩子更加辛苦,同时也得不到我们教育的目的。给孩子们一个前进的动力,在他稍稍做好的时候学会去称赞他,做不好的时候学会及时的鼓励,遇到了不开心,告诉他一定要和父母说,不想和爸爸说的话,一定要和妈妈说,不可以两个人都不说,慢慢的爸爸妈妈成为他内心最想倾诉的对象,这才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去了解自己的孩子。
第二,把握孩子的好胜心理。
在一个父母强势的家庭,孩子往往没有好胜心。被家长打压的一点也没有了。甚至会有一些自卑心理。而作为家长,我们不妨通过游戏的方式和孩子去训练,并不一定我们处处都要赢了孩子。适当的我们要试一下弱,因为输赢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我们陪伴他成长。游戏的时候开心才最重要。还有很多时候,比如我们不小心踩到孩子脚,很多家长可能就忽略了这件事情,当孩子踩了你的脚,你会说和妈妈说对不起。这是一种不公平的现象。在平等的世界里,要和孩子做着相同的举动。不管谁犯错都应该道歉。有的时候作为父母在孩子面前强势很容易,但是示弱却很难教会他,不要处处都有着好胜心,都为任何事情觉得不公平。知道进退这才是最难得的。
第三,教会孩子规则意识。
我们常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家有家法国有国规,对于孩子来说,一定要让他从小是懂得哪些事情应该做,哪些事情坚决不可以做。这就像我们平时说的法律的事情,国家管法律以外的事情,有道德在。所以在做事情的时候不可以违法乱纪更不可以违背道德的底线。教会孩子在规则以内做事情。这样才能够获得真正的自由。而这样取得的成功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第四,学会让孩子独立成长。
很多家长对孩子都不放手。不仅让孩子产生了厌烦的心理,而且让孩子有了很多不好的习惯,甚至孩子永远没有办法长大。学会适当的去放手,小的时候通过观察去了解孩子,长大以后少对他问问题,少去看管他。不要孩子走了100步,父母走了99步走是差那一步就把孩子抓回来。这样孩子永远都没有办法成长,也随时可能遇到问题都会找你求救。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尊重他自己的选择。有的时候才能够让他更容易成长。
第五,体验失败及不好的结果。
家长总是想让孩子接触到好的东西,比如在下雨天看见了水坑会告诉孩子躲开。孩子认为很好玩,他会去踩水。家长会劈头盖脸一顿骂。孩子不知道自己错了哪里,其实我们不如让他自己去体验。有浅的水又深的水。当他踩了水之后,鞋子会湿,衣服会脏,这些带给他的都是一些不好的后果。当他意识到这些不好的结果时,下次再遇到水一定会躲开走。所以有的时候自己承受着结果,才更容易让他体会到。如何应该去改正错误。并不是所有的东西家长帮他避开,以后就不会遇到了。所以适当的去体验这些结果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成长。
第六,做榜样式的家长。
想让孩子各方面都好,家长就不可能是那个不求上进,平时懒散的人。那些考上清华北大的孩子不见得在补课班儿里一直不出来。很有可能是因为家庭氛围熏陶了他。有一个良好的思维,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所以想让自己的孩子优秀,家长必须要做到。否则父母身上的恶习也会让孩子耳濡目染,慢慢学会的。
教育孩子没有那么简单,当然也不是我们这几个原则就可以说的清的。而且每一个孩子的天性也都是不同的。我们要发现自己孩子可爱之处,也要发现自己孩子那些不足与需要改正的地方。家长不要总是扼杀学会适当的鼓励。慢慢的陪伴孩子成长,这才能够找到正确的人生方向。
我是思呈老师,专注于儿童教育,喜欢我的文章欢迎点赞分享,希望我的文章能够帮到大家。有相关育儿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将为您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