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别买3类房子,14年来首次实行“新规”,业内:买卖更难了

2020-02-05   蓝白观楼市

2020年,买房的难度要比以往大的多。

过去20年来,不管是一二线大城市还是三四线小城市,不管是远郊的偏远楼盘还是市内的老破小,只要买的够早,买的房子够多,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但是,现在房地产市场分化越来越严重。

拿过去的一年来说,全国棚改总量仅300万套出头,三四线土地溢价率持续在低位徘徊,根据证券时报的统计,在2019年,99个城市房价回落,大部分以三四线为主,其中清远、肇庆、泸州、资阳房价动辄下跌10%以上。

与此同时,长三角、珠三角区域的新一线城市,却表现的异常强劲。

以土地出让金收入为例,40个典型城市土地出让金收入达28609.1亿元,同比增长18.6%。其中,杭州、上海、广州、北京和南京五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排名位居前五位,这5个城市的土地出让金总额合计超过9400亿元。

也就是说,在2020年买房,如果选错城市,选错城区,选错开发商,就有可能亏钱。

今天我们就重点聊聊这个问题,比如以下3类房子,2020年最好别买,有的房子缺少“接盘者”,5年后有可能贬值20%以上。

1,县城、地级市的“老破小”。

这两个前提缺一不可,一个是“小城市”,一个是“老破小”。反过来说,如果你买了三四线城市的新房、一二线城市的“老破小”,就不属于此列。

原因大家应该能明白,一方面,中小城市的城区扩张、房屋改造迭代非常快。

县城和地市有大片没有开发的土地,包括市区周边的棚户区,城乡结合部,拆迁改造成本并不高,而且小城市的常住人口很固定,市区兜一圈只需要几十分钟,不存在通勤成本的问题,这样的环境下,老房子很难出手。

另一方面,房龄超过20年的“老破小”,几乎没什么优势。

对绝大部分城市来说,除了极个别的优质学区外,大部分城市的新房市场更受欢迎,哪怕是在老城区,房龄十年以内的旧房,品质也一定比房龄超过20年甚至25年的老房子要好,更何况,小城市所谓的“学区”,几乎没什么知名度,也不会受到家长们的追捧,久而久之就会无人问津。

2,远离中心城区的别墅和洋房。

这种类型的房子其实有很多,虽然都打着高端、洋气的旗号,实际上远离市区,周围尽是城郊农房、高速公路、国道,基础设施几乎没有。

拿最近我们正在经历的事来说,城市里的高层住宅居民,可以窝在小区里,足不出户也能买到社区里的新鲜蔬菜,不会影响生活。

农村里有自己的二层小楼,还有舒适宽敞的院子,过年储备了不少年货,最近这段时间在家里过得更是惬意。

但是,远郊的这些别墅、洋房,既无法享受到市区人口集聚带来的购物便利,也无法代替农村大院的居住舒适度,处境就有点尴尬了。

更何况,此类买卖房子契税高,物业费高,持有成本高,市场中的流动性却极低,不管在一二线还是三四线,主流的刚需住宅永远是最抢手、升值最快的产品,相比之下,别墅和洋房很难卖得动,未来5年贬值20%都算是少的了。

3,商住公寓、商铺、写字楼。

这几类房子我们可以归为一类,拿公寓来说,看似单价低,不限购,个别城市还能落户。

实际上连双气都没有,学区也不认可,去年有的城市说买公寓也可以落户,真到小孩去上学的时候,拿着40年产权的房产证,人家学校也不一定认可。

此外,公寓一层动辄就是几十户,大部分都是流动人口和租户,居住环境相对较差,转卖的流动性同样很低,税费甚至高达几十个点,去银行按揭也会跟住宅“区别”对待,这些都是很现实的问题。

商铺与写字楼也是一样,以前很多人抱着“一铺养三代”的旧观念,殊不知现在商铺与写字楼的过度开发下,早就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

据报道,深圳写字楼市场新增供应创历史新高,空置率最高,达到20%;上海空置率仅次于深圳,为19.4%;北京空置率为13.8%,创2011年以来最高水平。

深圳20%的空置率,意味着平均每座写字楼,都要有五分之一的面积闲置,这还没算商铺、公寓这样的房子。连人人挤破头想去的北京,空置率都超过了10%,甚至创出了9年以来的新高。

事实上,在2020年,一个14年来首次实行的“新规定”,更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

不少业内人士也形成了共识:“新规”会使三四线老破小、远郊洋房、商住房这3类房子,比起以往买卖更难了,今年须回避。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宣告:征信中心正式启动二代征信系统切换上线工作,1月19日起面向社会公众和金融机构,提供二代格式信用报告查询服务。

根据央视相关报道,二代征信目前的查询方式有3种:自助查询机查询、柜台查询和网上查询,其中前两种为线下查询。

新版征信实行后,夫妻双方作为共同借款人,征信上都需要体现负债,假离婚买房已经行不通。征信数据的更新速度也会提升到T+1日,利用“时间差”按揭、“拆东墙补西墙”等套路也将宣告终结。

第一代征信系统,是从2006年开始运行的,在2020年上线的第二代系统,是时隔14年以来首次实行的“新规定”,对楼市的影响也更加深远。

新的征信规定下,每个人的信用记录都会变得更加“珍贵”,可能不经意间的消费、贷款行为就会成为买房时的“羁绊”。

尤其对大部分首套房刚需而言,在限购、限贷政策越来越严苛的环境下,更要珍惜自己买房的“资质”。

不要把首套房优惠条件浪费在这些流动性很差的房子上,否则,再过5年时间,亏掉的可能不是20%的房款,而是人生数十年的“机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