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3件事不易让宝宝过早接触,影响太大了,多数父母却不知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家长们都想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什么事情都要“快人一步”,尤其在外面听到谁家小孩已经会走路、会说话等等,心里就着急,因此也会迫不及待的“训练”自己孩子。

但事实上,每个宝宝的发育情况不同,什么阶段做什么事,“拔苗助长”的方式很可能会影响小孩的身体健康。尤其是下面这3件事,最好不要让宝宝过早接触,多数父母还傻傻不知!

第一件事,过早“脱掉”纸尿裤

刚出生的小宝宝没有自主如厕的意识,纸尿裤可以说是每个家庭的必须品。然而纸尿裤消耗太快,开销又很大,有些父母还担心孩子日后产生依赖心理,不会自己上厕所,因此早早就给他们脱掉纸尿裤,宁愿自己抱着小孩如厕。

然而这种做法对小孩的伤害很大,因为此时的他们骨骼非常脆弱,如果经常抱着上厕所,很可能会损伤到孩子的身体。另外,就算不给宝宝穿纸尿裤,但没有合理进行如厕训练的话,他们还是不会提前学会自己上厕所的。

因此,建议父母最好在宝宝2-3岁的时候再试着不穿纸尿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和自主能力,正是训练他们自己上厕所的好时机。建议家长可以给小孩准备一个儿童专用坐便器,让他们尽早学会自主如厕。

第二件事,过早断奶

现在很多年轻宝妈事业心重,等到孩子6个月,能吃辅食时就给他们断了母乳甚至奶粉。但宝宝的成长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单方面喂辅食还远远不够。另外,母乳中的营养元素非常珍贵,对小孩的身体也有很大好处,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最好让宝贝吃到2岁。

如果宝妈后期实在没有奶水,那也要选择合适的奶粉继续喂养,而辅食米粉最好选择含铁量高的,这样才能及时为身体补充所需养分,提高抵抗力,减少生病几率。

第三件事,过早走路

通常情况下,孩子在一岁左右才开始学走路。不过还得因人而异,有些宝宝8个月时就有了扶墙站立的意识,有时候甚至还会试着迈腿走两步,对于这种情况,家长就可以适当训练他们学步了。

但还有些小孩身体平衡力差,学走路可能会晚一点,父母不要刻意强迫他们,而是要尊重宝宝自身的发育规律,不然很可能给身体和心理都带来影响。

如果孩子到了年龄还是不敢走路,那家长可以准备一些辅助工具,例如手推车,牵引背带等等,耐心教导宝宝,要不了多久小孩就会有很大突破啦!

最后要提醒各位家长,还是那句话,每个宝宝的发育情况不同,以上这三件事只是针对大多数孩子,如果你家小孩发育的比别人慢,希望父母不要过于心急,遵循宝贝自己的规律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