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联辉院士到三明考察,他曾在沙县的福建农学院执教12年

2019-08-09   三明日报

“果树的大多数问题,不是病毒性的,是生理性的。也就是说,不是肥害就是药害,是我们人为因素造成的。”85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谢联辉在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副院长刘国坤教授陪同下,8月2~5日到我市考察果树病虫害防治工作,探寻福建农学院在三明的旧址。

1935年出生的谢联辉院士,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任中科院院士。现任福建农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谢院士1958年从福建农学院毕业后就留校任教,1969~1972年下放宁化县泉上镇,1972~1984年在沙县的福建农学院植保专业执教12年──当时福建农学院的植保、农学、园艺3个系在沙县办学。

谢联辉院士毕生从事水稻病虫害防治,近几年又从事果树病虫害防治研究。去年,他曾到尤溪、大田两个县实地指导果农进行病虫害的防治。这次重回三明,他除了到沙县寻找当年工作生活的地方,还到永安黄历村考察抗日战争时期福建农学院内迁到永安办学时的办公楼、学生宿舍、校长严家显旧居修复工程。8月3~4日两天,谢联辉院士深入到梅列、三元、永安的果园实地指导果树病虫害防治,并向陪同的市、县农技人员传授生态调控的理念。

(三明日报记者 陈光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