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些年农村青壮年外出务工的不断增多,许多土地由于无人耕种而造成荒芜的现象十分普遍。紫云县四大寨乡的任顺全多年来跨省务工,有着丰富的种菜经验,并且在与菜商打交道中也学会了一些经营之道,还结识了许多来自广东、深圳等省内外的客商。去年年底,长期在外务工的任顺全回乡看到家门口一片片良田好土白白浪费掉,心情十分沉痛,他决定放弃外出挣钱的念头,利用国家出台和鼓励农村土地流转的政策,回到家乡带着乡亲一起干,誓要带领乡亲在自家的土地上刨出一个“金娃娃来”。
这段时间在紫云县四大寨乡出了有名的“菜老板,眼前这个男子叫任顺全,今年1月份,原本在外务工的他选择返乡和当地2个村级合作社合作种起了菜。
贵州府恒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董事长 任顺全:
当时在广东打工认识了很多朋友,他们中途转行去做了市场,后来在广州、深圳、香港等地都有档口,我自己单干以后就和他们一起合作,我负责种植蔬菜,他们负责销售,大家分成。
在2000年的时候,任顺全和村里的200多个年轻人一起去到广东惠州的蔬菜基地打工。靠着吃苦耐劳和爱学习的态度,5年时间,任顺全就从普通员工、做到组长、片长,最后到总经理助理, 2010年任顺全,开始到宁夏去种植蔬菜,由于有技术、有市场,几年下来任顺全在宁夏的4000多亩蔬菜基地年产值就达到了400多万元。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紫云人。今年,任顺全带着多年种菜总结出来的技术回到家乡,准备带着村里的老百姓大干一场。
今年紫云县,为了吸引大批有技术的人员回乡加强了基础设施建设,在15个500亩以上坝区完善了基坑道40公里,新增喷灌设施8000亩,新建了600多个大棚,新建的基础设施将会以成本价租赁给返乡人员使用,降低运营成本。
贵州府恒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董事长 任顺全:
我之所以选择回来,除了想帮助老乡致富外,还有这边的政策很吸引人。像我现在用的这个冷库是1000平方米,在广东或者宁夏建设一个冷库要花200多万元,但是在家乡,冷库加上喷灌等设施,1000亩土地一年的使用费是10万元左右,大大节约了我们的创业成本,让我们手头上的资金可以拿来做更多事情。
紫云农业农村局局长 刘明昌:
紫云提出“三提升,两壮大”战略,其中一个就是壮大蔬菜产业,菜老板回来以后,带来了技术、资金和市场,改变当地种不出精品蔬菜的现状,而且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为了让贵州种植的广东菜能够满足大湾区市场的需求,任顺泉的公司除了负责销售,还负责指导农户种植。
贵州府恒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董事长 任顺全:
销往广州的菜有比较精细的要求,像菜台一定要12公分以上,够长以后花才开得够好,味道也最好。贵州的温差没有宁夏那么大,同类品种很难有优势,所以我们要在蔬菜品种上面实行差异化竞争,再过一段时间,贵州的雨水就多了,种叶菜是打不过宁夏的,所以我种的就是销往香港的红头葱,人无我有,你才在市场上打得赢。
近年来紫云县在很多像任顺全这样蔬菜大老板的带动下,许多在外的紫云籍务工人员都在陆续选择返回家乡,自己当个蔬菜小老板。在马寨村村民韦朝忠,今年就流转了300亩梯田种植蔬菜,借助任顺泉等大老板的销售渠道销往广东。
安顺市紫云县猴场镇马寨村村民 韦朝忠:
平均一天可以收获3000斤左右,蔬菜采收后就卖给任顺泉这样的返乡大老板,我和他们签订了销售合同,常年保供,一点也不担心销路。
据了解,目前,紫云县仅仅在宁夏从事蔬菜产业的人就有2.2万人,其中,总管及负责人有91人、总管师傅600多人。在好政策的鼓励下已经有10来个菜老板,200多个技术型工人和2000多个一般候鸟型务工人员选择了回乡创业及务工。
安顺市紫云县猴场镇马寨村村民 吴顺慧:
以前我们在银川种菜心,等到9月天冷了就回到紫云,在宁夏种菜一个月3000多,现在在家门口种菜,一个月也是3000多,可以照顾家里,肯定愿意回来。
今年对于在500亩以上坝区创业的新型经营主体,全省开始兑现基础设施奖补和产值奖补两项政策,不用等到蔬菜收获,坝区的“菜老板”们就可以提前拿到一笔奖补资金。在坝区连片种植500亩以上,每亩产值在8000元到12000元的,每亩奖励1000元,产值在12000到15000元的,每一亩奖励1200元,如超过了15000元产值,奖励1400元。
记 者:涂文俊 刘庆m
来源:直播安顺as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