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拍照,像素是否越大越好?为何小米都1个亿了,苹果才1200万

2019-12-29     Mi好物君


随着直播和Vlog视频的火热,如今手机拍照性能越来越成为消费者关注的购买因素之一。在有些人眼里,什么骁龙855、麒麟990,远不如一颗4000万像素的摄像头来得重要。


甚至前不久发布的小米CC9 Pro像素竟然直接标榜一个亿,令一等吃瓜群众惊掉了下巴。有趣的是,iPhone作为高端手机的代表,它们的像素一般只有1200万,但并没有用户吐槽它的拍照效果。今天咱们就来探讨下,像素越高的手机拍照效果真的越好吗?



像素概念:像素就像是组成照片的一块块小积木,积木越多代表照片尺寸越大,但并不代表质量越高。


在解答这个问题之前,咱们先来科普下,什么是像素。百科中写道:“可以将像素视为整个图像中不可分割的单位或者是元素。”意思就是,如果把整张照片分为N块小方格,每一个小方格都代表一个感光元件,也就是一个像素。像素越高代表照片尺寸越大,后期裁剪时越不容易失真,但它与照片质量高低并没有决定关系。下面咱们再来看一下手机成像的原理。



手机成像原理:一系列感光元件、芯片以及复杂算法的组合,每一项都与成像质量息息相关。


高中物理咱们都学过成像原理,手机成像原理自然也遵循此道。外界景物反射的光通过镜头投射到图像传感器,然后图像传感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电信号再转换为数字信号,经DSP处理后传入手机处理器(IPS芯片),经过一系列复杂算法,最终在屏幕成像。由此可见,与成像因素相关的因素大体有:镜头、图像传感器、数据算法、IPS芯片等。


影响因素比较:镜头构造、传感器类型和面积、数据算法、IPS芯片区别,都深深影响着成像质量。


镜头:由于镜头构造极其复杂,详细比较的话,一篇论文也写不完。而不同品牌之间的镜头虽略有差异,但技术应用几乎都相差无几,所以在此不展开讨论。



图像传感器:分为CCD和CMOS两类,前者制造成本高,工艺复杂,但是成像效果好;后者制作工艺简单,耗电少,成像效果比不上CCD,但应用范围要远远高于前者。而且传感器的面积直接影响了手机成像效果,传感器面积越大,能感知的光亮越多,照片色彩自然越丰富。这是手机厂商彼此都心照不宣,不会放在明面去对比宣传的一个数据,但它对成像质量影响特别大。



数据算法:数据处理也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主要包括测光、白平衡、曝光度、色彩饱和度等,在这方面苹果手机要做的好一些,所以这也是1200万像素不比安卓动辄四五千万像素差的原因。


IPS芯片:分为独立和集成两种。独立IPS芯片为IPS厂商单独开发定制,成像效果好,成本高;而集成IDS芯片本身就镶嵌在处理器中,成本低,但是处理器厂商并不是专业的IPS制造者,所以其应用效果自然不如前者。



经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所谓像素,只是手机厂商为了消费者便于直观估测拍照质量而挂出的卖点,它的数值高低并不能决定手机成像质量的高低。所以大家在选择手机时,不要被安卓手机动辄几千万上亿的像素蒙蔽双眼,还要从其他参数方面详细对比,才不会进坑。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SDiUm8BMH2_cNUg8F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