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院士说过:“种子是农业科技的芯片”。从我国农业发展经验看,品种更新换代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龙头,也是果品价值链条升级的起点。
目前我国苹果在生产布局上主要存在的问题是“适地适栽”的原则贯彻不够,在适宜区也有盲目发展不适宜品种的问题,一是主栽品种比较单一,早熟主要以嘎啦系为主,晚熟主要以“长富2号”等较难管理和和着色差的富士系品种为主;二是品种熟期搭配也不合理,目前的现状是早熟充足,中熟短缺,晚熟过剩。特别是红富士面积占70%以上,成熟期过于集中,造成后期市场销售压力较大。三是目前大部分品种还需套袋栽培,套袋成本占到生产成本的30%,选育推广综合性状优良的“四好”品种迫在眉睫。
什么是优良品种?张文和老师说:好吃、好种、好卖的品种就是好品种。但是从市场角度来看,如果再加上“好看”,用“四好”标准去衡量新品种是否优良,就可能比较完美。
要强调的是:新品种不一定是优良品种,老品种也不一定不是优良品种。比如长富2号,这个老品种30年来一直在我国占主导地位,最大的优点就是“好吃”,缺点是“难管、颜值低”。张文和老师说:“好吃”的标准虽然有差异,但是你只要吃一口,大家还是能达成共识的,这是消费者和生产者共同追求的永恒目标;“好种”就是好养、好管,包含:适应性强、抗病抗逆性好,生长结果习性好、容易实现早果稳产和高产优质,管理简单容易、物质投入和智力投入成本少;“好卖”就是受市场欢迎,较稀缺,价格相对高;为什么还要加上“好看”?因为苹果是一种用来交易的商品,好商品始于“颜值”,“终”于品质,“内外兼优”肯定贵于“陋外惠中”。
品种是提升苹果效益的龙头,但一定要遵循“先试后推,选用脱毒壮苗适地适栽”的原则。目前在黄土高原苹果产区可选择发展的新优品种主要有:为供应7-8月市场,早中熟品种以鲁丽、秦阳、美玛嘎啦、米谢啦等易着色品种为主。中秋前上市的中熟品种以秦月、蜜脆、秦脆等为主。
熟品种要进一步引进示范推广响富、元富红、烟富3号、烟富6号、烟富8号、烟富10号、艳红富士、礼泉短富等新优品种,适地适栽瑞阳、瑞雪、维纳斯黄金等特色品种,进一步引进示范鲁丽、美玛嘎啦、秦红、福丽、福布瑞斯等无袋栽培品种试验示范范围。在富平等海拔600-800米的适生区,粉红女士、瑞雪、维纳斯黄金等特色品种发展优势更为明显。(作者:魏立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