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红柿妈妈
俗话说,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再富也不能富孩子。这是千古年来,中国老百姓根据亲身经历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可随着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很多家长正好反了个儿。
“假富养”的孩子,自私又不独立
敏敏的家境很一般,可父母虚荣心很强,处处死要面子,倾尽所有给孩子的衣着和用品都要买大品牌的,他们认为把孩子照着有钱人家的养法,孩子今后眼光更高,就能过上有钱人的日子。
果然如他们所愿,敏敏花钱上一点不含糊。刚刚参加工作,拿着不到1000元的实习工资,就给自己买了两双凉鞋,花光了整月工资。后来敏敏结婚生孩子了,因为花钱大手大脚,公婆看不惯,双方关系很是紧张,她只能求父母帮忙带孩子。
每天早晨爸爸给敏敏一家买去早餐,妈妈承担了他们一家的生活开支,敏敏却一点都不知道感恩,妈妈说:“这孩子从小对金钱没概念,”可婶婶却说:“没概念,她怎么没说把钱给你们花啊。她只顾自己,你们这是把孩子惯坏了,她的收入完全支撑不了她的开支。”
其实,婶婶说的是实话,敏敏的父母家境一般,父母倾尽全力给了敏敏很好的物质生活,让敏敏过上了“假富养”的生活。
没钱就别硬“富养”孩子,否则娃长大后不仅没出息,还会拖累父母。
敏敏从小花钱大手大脚,自己走上社会后,收入不高,但是仍然改不了乱花钱的习惯,公婆看不惯这种习惯,自己跟公婆关系紧张。只得请来自己的父母帮忙,可父母出力又出钱,苦不堪言。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被“假富养”的孩子,当自己的能力撑不起自己的开支时,他们仍然无可救药地选择满足自己的欲望,变得自私自利,完全不考虑旁人的感受。
笔者的有个邻居也是“假富养”长大的孩子,平常什么都用名牌,让同事们以为他很有钱,这天他和同事们外出办事,路过自己家附近时,他指着一个新建的豪宅说是自己的家。同事们提出去他家坐坐,他立刻撒谎说没带钥匙,就请同事们在旁边的一家高档餐厅吃饭。可吃完后,看着高价的账单,心疼花去了自己一个星期的工资,偷偷地刷了信用卡。“假富养”的孩子,总给人很有钱的感觉,人都是要面子的,他们生怕自己的真实情况被人看穿。为了要面子,常常打肿脸充胖子,完全是死要面子活受罪。
伟大领袖毛主席说过“由奢入俭难”,孩子天生是白纸,“富养”惯了,他们的消费观也渐渐定型,这让他们再也过不惯简朴的日子。从而导致有些孩子成年后,明显入不敷出,宁愿借债也要维持奢华的生活,这就是现在很多年轻人,每个月工资一到手就急忙还款各种信贷机构,还完之后所剩无几,恶性循环的原因。
这样的孩子,终身都学不会合理利用资源,学不会有计划的理财,这就是“吃不穷,穿不穷,不会计划一生穷”的道理。
孩子来到我们身边本是一张白纸,为人父母要履行自己的职责。一定要认真给孩子的着上生命的色彩,不要让自己错误的教育方法,悔了孩子一生的前途:
1. 给孩子真实的生活。父母应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真实的经济能力,不要给孩子自己家庭很富有的错觉,即使家庭很富有,也需要教孩子合理用度,让孩子从小脚踏实地地生活着。
2. 合理利用资源。父母从小要教孩子合理利用资源,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自己最应该获得的事物上去,真正做到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孩子的心灵富足才是一生幸福的根本。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太过优越安逸的生活,只会养出安逸懒惰的孩子,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不会这么做。
今日话题:读者朋友们,你们身边还有哪些“假富养”的故事呢?欢迎留言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