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刷朋友圈,看到一个同学晒出了三岁儿子的体检单,写着:21世纪的今天,居然还有营养不良的儿童。儿子啊,好好吃个饭,有那么困难吗?
身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从屏幕里都能感受到这位妈妈的焦虑,烦恼。在经济发达的今天,食物对大部分家庭来说,都已不成问题,反而是“喂食困难”成为父母的焦虑、烦恼。
经常听到一些父母跟我说,我家孩子总是不爱吃饭怎么办?我家孩子太挑食了怎么办?我家孩饭量太少了怎么办?
为此,我也查阅了相关的资料,据统计数据显示,约有40%~ 60%的家庭的孩子有挑食、吃太少或各式各样的喂食困难。
面对孩子的喂食困难,一些年轻父母常以强迫喂食的方式试图改善问题,从而造成紧张与对立。很多老人们则采放任态度,让孩子自己挑选食物,导致营养不均衡或生长迟滞。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喂食困难呢?
一般来说,孩子喂食困难是有三大因素造成的。
- 孩子自己的原因
- 家长的态度
- 吃饭的环境
这三个因素相互影响,如何解决孩子喂食困难问题?我认为必须三者同时去深究,找出问题根源,从而解决问题。
一般喂食困难分为五种情况,针对每种情况,又是如何去解决改善的呢?不用担心,小书虫妈妈针对每种情况都详细列出照顾方法。下面带大家来看看每种情况和解决方法。
一.父母过度担心
家中有"慢熟型”孩子,这类孩子虽然体型较瘦小,但经校正父母身高的平均值后,整体成长是符合标准的,所有的疑虑都来自父母亲过度的期待与要求。如果继续强迫孩子进食,不但会破坏亲子关系,还会让孩子转变为第三种“畏惧进食”的行为。
父母可以比对儿童生长曲线,了解孩子的生长趋势。也可以向问家里的老人,爸爸妈妈本身是否小时候也属于“慢熟型”的儿童。如果也是,就可以缓和对孩子慢熟的焦虑。
父母要知道的是,一岁以下的宝宝可以长得很快,但是到了一岁以上, 有时候一年只会增加两公斤左右,甚至三四个月体重都没有增加,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 不需要担心。
孩子已经吃饱的情况下,家长若强迫喂食,只会让孩子产生进食恐惧症。他们会以哭闹、可背、嘴巴紧闭等行为来抗拒进食,让亲子喂食关系更为恶化。这种情况,就是属于我们常说的:有一种饿,叫妈妈觉得你饿。
我们楼下邻居琳琳的女儿出生后时跟大多数孩子的体重差不多,但一岁后生长便慢下来了,眼看着别人家的宝宝是越长越胖,越长越壮,而自己的女儿却不见怎么长,心急啊!
琳琳为了孩子能长得快一些,一天变换着各种辅食让孩子吃,但孩子吃几口后各种抗拒。有人提议琳琳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一下是不是缺什幺元素,导致孩子生长缓慢。后来她带了孩子去做检查,结果是:在正常的儿童生长曲线内,不缺任何元素,只是孩子随爸爸,也是慢熟型。
二:孩子胃口小,却活泼好动
这是1~5岁孩子喂食困难最常见的状况。这类孩子的特征是:吃东西不专心,容易被其他事物吸引,吃一两口饭就跑走,家长每次喂食都要连哄带骗,到处追着跑。家长处理的方法不管是放任的态度,或者是强迫孩子进食,结果都不好。
对这类孩子,家长怎么应对呢?儿科医生建议这样处理:增加饥饿感和吃东西后的饱足感来促进孩子的食欲。
研究表明:每个孩子脑部都有一个饥饿中枢,饥饿中枢会告诉孩子”饥饿的程度“,进而决定他应该吃多少东西。但是家长们皆倾向替孩子决定食物的多少,让饥饿中枢的功能被忽视。
长期下来,孩子就以不肯吃饭作为无言的抗议。这类孩子最基本的解决方法就是:将“吃多少”的主权还给孩子,家长只需要主导“食物的营养与热量",这样约二到四周,孩子的食欲就会有所改善。
很多家长可能会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啊!那么,我们家长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下面给大家提供五个方法供参考:
01:训练孩子的饥饿感
如果孩子在家里随时可以吃水果、牛奶、 磨牙饼、 点心、果汁,这样他根本不知道什么是饥饿感。所以,我们首先应该让孩子了解什么是饥饿。
父母可以这样定下规矩,一天除了三顿正餐与下午点心时刻以外,两餐之间不准吃其他东西,只能喝白开水。正餐时间让孩子坐在餐桌,将食物准备好。如果孩子选择不吃,20分钟内就把食物收起来,这餐就让他饿肚子没关系。
父母必须尊重孩子的选择,事实上,一天少吃一两餐,对孩子也不会有什么伤害。让孩子感受饥饿,是训练孩子饥饿中枢最好的方法。当孩子了解饥饿感之后,他就会好好把握能够吃饭的时间。
02.让孩子自己吃饭
当孩子一岁三个月到岁半左右,已经会拿汤匙了,就让他学着自己吃饭。如果父母还在替他拿着汤匙,百般讨好、面带微笑,说“啊”声,试图骗取孩子的同情,勉张开口吃下那一点点食物,最好不要这样做。
建议父母们这样做,吃饭时,将食物放在餐盘上,让他自己抓食物吃,吃多吃少,由他自己决定。孩子常常反复,一下希望独立自主, 一下又期盼依赖感, 有时想自己吃,有时又希望妈妈喂食。当孩子要你喂食时,喂一下没关系, 而当孩子不想要你喂时,就让他自己吃。
03.弄一盘切丁的熟食或水果,让孩子自己决定想吃什么,想吃多少,也可以训练孩子手指的小肌肉。
孩子挑食,试一下弄一盘切丁食物,让他自行抓来吃。切丁的小食物有两个条件:第一就是要软硬适中,太软抓不起来,太硬又可能会呛到。第二个是大小适中,最好是孩子抓起来可以直接放到嘴巴里的大小。
例如:煮熟的苹果丁、红萝卜丁、花椰菜丁、马铃薯丁等等,都很好。一般来说,八到十个月以上就可以开始让他吃这种切丁餐,孩子有一边游戏边吃饭的愉快感。最重要的是,他认为自己主导着这一餐。
温馨提示:吃切丁食物不但会让宝宝觉得很有乐趣,又可以促进手眼协调。不一定要用汤匙只要让孩子吃饭没有压力,弄得满地也无所谓,孩子喜欢玩就让他玩。这个阶段的孩子有时候吃饭会不专心,对周围的兴趣远大于食物,这时父母应该扮演引导的角色,让宝宝找回吃饭的乐趣。
04.每次只装少许食物
太多的食物让孩子倒胃口,因为他无法吃完这么多东西,会有挫折感。最好弄个大盘子,里面只有少许的食物,让孩子全部吃完,满足他的成就感。
如果孩子还饿,还会问你要食物的,就再分给他多一 些。需要提醒各位爸妈的是:不要跟孩子赌气,故意每餐都放他最讨厌的食物(比如人家不喜欢吃胡萝卜,你每餐必放),这样好像在挑衅样,孩子会放弃吃那一餐,反而更糟。
前段时间,我家女儿也出现喂食困难的情况,每次一看到餐桌上,奶奶给她装得满满的一碗饭菜,她就没有兴趣转身走开了。后来,我把饭碗,换成了漂亮餐盘,然后每次只放少许食物,她就变得很开心地吃起来了。吃完后,还会说:”妈妈,你看我多厉害,一下子吃完了,你再给我一点吧!“我就再给一些,她又吃完了,反复两三次,女儿就很开心地吃饱了。其实这样分开来给,孩子吃下去的食物总量是跟平时一样的。
05.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进餐
吃饭别开电视、别吵架、别讨论严肃的话题,更不要在孩子面前讨论他不肯吃饭的问题。这一点非重重要,家长要记在心中。
孩子吃完不需要称赞他,吃不完也不要责怪他,让他知道吃饭是为自己而吃,而不是为了取悦父母而吃。如果家人都吃完了,剩下孩子还没吃完,若他不想再吃,就把桌子收拾干净,吃饭时间就结束了,千万别把孩子一个人留在餐桌上,然后说出狠话“没吃完不准给我下来”这样只会把情形弄得更糟糕。
三:孩子畏惧进食
这些孩子可能曾经被强迫喂食,出现过被呛到、噎到或呕吐等等非常不舒服的情况,所以可能对吃东西表现出明显的畏惧。
这时候父母必须停止强迫喂食,并且利用孩子在放松或爱睡的时候喂食,减少孩子畏惧的敏感度。另外也可以改变喂食的器具,比如说孩子很怕奶瓶,可以改用杯子或汤匙等等。
四:孩子选择性挑食
挑食的孩子吃的食物量可能很够,热量也足,只是不肯吃某一类型的食物,例如:蔬菜或者是肉。每次吃饭的时候,他们就把讨厌的那一道菜推到盘子边缘,不肯吃。如果家长强迫他们把东西吃下去,孩子可能会有作呕的状况,甚至真的吐出来。
有时候挑食的原因,是因为扁桃腺肿大,呕吐反射过度敏感,因此碰到大块的食物,或者太硬的食物,就会想吐。既然孩子不是故意的,知道这个状况之后,以后可以烹煮较软的食物。或者将食物切成小块。
那么,对于选择性挑食的孩子,家长正确应对方法是什么?
01.遇到挑食的孩子,不要跟他硬碰硬
很少食物是不能被取代的, 例如:孩子不爱吃肉,那么有鱼、蛋、豆类,都可以提供足够的蛋白质。例如孩子不爱吃蔬菜,那么水果当中纤维含量较高的柑橘类,葡萄猕炭桃,各色各样的水果都可以提供几乎足够的营养。顺着他喜欢的食物,寻找营养均衡的组合。
02.要慢慢训练孩子吃他讨厌的食物
可以不定时提供点让孩子再度尝试,不一定要强迫他食用,等孩子心情好的时候或哪天玩得很开心时,也许突然间就觉得食物没那么讨厌。
爸妈们一定不要心急,一般孩子从不喜欢到喜欢,大概要试30次以上。如果孩子肯尝试, 此尝试可能还要重复10~15次, 他才可能真正接受它,千万不要性急。就算孩子吃了那小口, 爸妈也不要表现得特别高兴,保持中立态度,才不会给孩子太大的压力。
03.不要跟挑食的孩子谈条件
面对挑食的孩子,有些妈妈喜欢这样做,例如:宝宝你吃完这个肉,妈妈就给你买雪糕。或者有些妈妈心里焦急,时不时地就警告孩子挑食的坏处,尤其在用餐时啰哩叭嗦,让吃饭的气氛变得非常不愉快。
还有一种上文提过的不好的状况,就是家人都吃完饭,留下一个孩子在饭桌暗自垂泪,面对一小碟不爱吃的青菜,孩子不肯吃,父母不肯让步,就僵持在那里。 这些做法都不适合的,不要让吃与不吃这件事成为你与孩子之间的隔阂。
儿科医生提醒父母:面对挑食的孩子,就是“诱导但不强迫,尊重孩子的喜好, 寻找替代食物,情绪保持中立”这四个重点。
五:孩子因患有慢性疾病影响食欲
有的孩子因为慢性肠胃疾病、皮肤病、自闭症或其他身体疾病而影响食欲。这样的孩子要治疗其根本的疾病才能解决,需要带孩子到医院做详细的检查,做出正确的治疗。
小书虫妈妈寄语:古语:“要想小儿安,三分饥和寒。”父母做到: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饥不可太饥,饱不可太饱,就好了。这样孩子健康,父母轻松,两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