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6.57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下降6.4%。其中,出口3.33万亿元,下降11.4%;进口3.24万亿元,下降0.7%;贸易顺差983.3亿元,减少80.6%。
一季度进出口呈现以下六个特点:
- (1)3月当月进出口出现回升。
- (2)东盟超过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 (3)民营企业进出口降幅较小、比重提升。
- (4)一般贸易进出口比重达到6成。
- (5)机电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要出口商品。
(6)铁矿砂、原油、煤等大宗商品和肉类等重点民生消费品进口较快增加。
3月当月进出口有所好转
值得注意的是,一季度,进出口虽然下降了6.4%,但降幅较前2个月明显收窄3.1个百分点。
3月进出口实现“翘尾”。3月分外贸进出口2.45万亿元,同比下降0.8%,降幅较1-2月收窄8.7个百分点。
东盟超欧盟成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对东盟进出口9913.4亿元,增长6.1%,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5.1%,东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对欧盟进出口8759.3亿元,下降10.4%;对美国进出口6680.1亿元,下降18.3%;对日本进出口4656.8亿元,下降8.1%。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分析,今年一季度,叠加英国“脱欧”因素,东盟以1154.1亿元的优势取代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主要有4个原因:
一是今年一季度我国与东盟集成电路进出口大幅增长,拉动我国与东盟外贸整体增长了3.3个百分点。
二是我国与东盟的能源合作与贸易提速,拉动我国与东盟外贸整体增长1.7个百分点。
三是对越南、马来西亚进出口发挥“龙头”作用,拉动我对东盟外贸整体增长5.6个百分点。
四是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议定书》全面生效,也促进了对东盟农产品出口的增长。
原油、医药产品等进口较快增加
其中,受疫情影响,我国进口医药材及药品619.1亿元,增长14.8%。
进口原油1.3亿吨,增加5%;进口煤9577.8万吨,增加28.4%;进口天然气2465.6万吨,增加1.8%。
此外,进口大豆1779.2万吨,增加6.2%;进口猪肉95.1万吨,增加1.7倍;进口牛肉51.3万吨,增加64.9%。
全年外贸走势如何?
当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还在加快蔓延,对世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冲击。最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将发生衰退,世界贸易组织也预测今年全球货物贸易下滑较大。
国际市场的需求萎缩必然会对我国外贸出口造成冲击,外贸新订单减少等问题开始逐步显现,我国外贸发展面临的困难不容低估。
商务部:打出政策“组合拳” ,努力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
4月1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稳外贸相关举措举行新闻发布会。
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表示,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外贸发展面临多年未有的严峻挑战。根据海关统计,1至2月份,以人民币计,我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下降9.6%、15.9%和2.4%。
从近期摸底调研情况来看,外贸企业普遍面临在手订单取消或延期、新订单签约困难、物流运输不畅等诸多问题。对此,国务院也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努力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
“网上广交会”将直播带货
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即广交会,自1957年创办以来从未间断,是我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商品最全、客商最多、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
按惯例每年的春季广交会于4月15日开幕。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4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第127届广交会将于6月中下旬在网上举办。
据商务部外贸司司长李兴干介绍,广交会从实体展馆迁移到网上,不是简单的复制,而是一个全新的结构设计和流程再造。在内容上将会呈现三大互动板块,使展示对接、洽谈、交易融为一体。
一是建立线上展示对接平台。
本届广交会将推动2.5万家广交会参展企业全部上线展示,分为出口展和进口展,分别设立相应展区,其中,出口展按照电子家电类、日用消费品类、纺织服装类、医药保健类区分16大类商品,分别设置50个展区;进口展将设置电子家电、建材五金等6大题材,所有展品同时上线。
网上广交会将优化查询系统,完善多种语言的搜索功能,便利采购商寻找展商和展品。通过技术手段,重点宣介中国品牌企业和商品。同时,加强供采对接服务,在线举办专场对接活动,加大线上撮合力度,提升办展成效。
二是设立跨境电商专区。
届时将举办主题为“同步广交会、环球享商机”的活动,通过建立交换链接,按照广交会制定的统一名称和形象,在统一时间开展线上经营活动,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专题,宣传各综试区工作,推介一批跨境电商品牌企业。二是择优遴选一批跨境电商平台,突出“企业对企业”的贸易展特色。
三是提供直播营销服务。
届时将建立网上直播专栏与链接,为每一家参展企业单独设立10×24小时全天候网上直播间。在展前将对企业进行专题培训,提升企业直播销售能力。此外,平台还将提供回看点播、视频上传、互动交流、分享等功能,来丰富展会的表现形式。
今年1至2月份,农产品进口额达到了234.5亿美元,同比增长5.1%。在全球疫情蔓延的情况下,如何继续发挥好农产品进口稳定市场的作用,引发普遍关注。对此,任鸿斌表示,我国三大主粮自给率高,储备、库存充裕,粮食进口只占国内消费量的2%左右,进口农产品和食品主要是为了调剂品种。
跨境电商综试区企业品牌超3000
2015年3月,杭州建立第一个跨境电商综试区。2019年,我国跨境电商零售进出口额达到了1862.1亿元人民币,是2015年的5倍,年均增速49.5%,综试区在外贸发展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
4月7日,国务院决定新设46个综试区,加上已经批准的59个,全国将有105个综试区,覆盖30个省、市、自治区。综试区将继续通过开展先行先试,并适用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税收、零售进口监管等政策措施。
减税降本助加工贸易度过寒冬
当前,国际疫情严重冲击世界经济,加工贸易受疫情的影响更为快速直接。一方面,出口订单在减少。另一方面,全球供应链受阻,进口原材料、零配件存在困难。
李兴干表示,为了支持加工贸易发展,国务院常务会议出台了四项重要举措:
一是暂停征收内销缓税利息,暂免征收至年底。
二是扩大内销选择性征税试点,范围扩大至所有的综合保税区。利用该项政策,企业可以自主合理地降低税赋。目前,这项政策已经在全国40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实施,其中24个是综合保税区,试点扩大至全国113个综合保税区,更多的企业将从中受益。
三是优化加工贸易结构,加快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
四是调减禁止类商品目录,将已不属于“两高一资”的产品从目录中剔除。
李兴干表示,下一步,将着力提升加工贸易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延长产业链,由加工组装向技术、品牌营销转变,推动生产制造与服务贸易融合发展;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梯度转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支持加工贸易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加强产供销对接,促进内外贸协同发展。
来源:江苏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