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动态】激光冲击表面/高超声速/浮动核电站

2020-12-03   国防科技要闻

原标题:【每日动态】激光冲击表面/高超声速/浮动核电站

1

美海军开发激光冲击

表面强化技术以强化F-35战机隐身性能

美海军正在研发激光冲击表面强化技术以强化F-35战机的隐身性能,并在未来几十年中帮助战机实现有效维护。该技术可帮助强化和保护飞机表面光滑的隐身复合金属材料。海军研究报告中将激光冲击强化技术描述为一种独特的工艺,其可在处理过的表面产生均匀效果,保证光滑度,并可在不额外增加金属或重量的前提下加强隐身设计,取代传统方法。

F-35战机通过采用一种特殊复合材料混合物以最小化重量和阻力,保持其隐身性能,并保持良好的流线形外观。无任何类型的压痕对F-35战机的隐形性能非常重要,涂层本身的光滑度至关重要,其能吸收敌方的雷达信号。随着技术验证和工业准备工作的启动,具体工作将于明年在某F-35基地的设施内正式开展。

作者 | 禹化龙 (中国电科27所)

编辑 | 刘伟雪

2

美澳两国公布SCIFiRE高超声速合作项目

美国防部11月30日披露了与澳大利亚合作的“南十字星集成飞行研究实验”(SCIFiRE)新高超声速研究项目,旨在将新技术引入DARPA的“吸气式高超声速武器概念”(HAWC)。两国将合作研发并测试空射型高超声速巡航导弹,该导弹最高速度为5马赫,由吸气式超燃冲压发动机提供动力;可部署至F/A-18F“超级大黄蜂”战斗机、EA-18G“咆哮者”电子战机、F-35A“闪电II”战斗机,以及P-8A“海神”海上巡逻机;将在南澳大利亚内陆地区的乌梅拉武器试验场进行测试,预计未来5~10年内投入使用。

SCIFiRE是国防部计划2020财年在其“快速样机项目”下实施的新高超声速研究项目中的一部分。此外还包括国防部4月宣布与挪威合作的“用于远程的战术高速进攻性冲压发动机”(THOR-ER) 研究项目,用于研发高超声速巡航导弹所需的先进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技术,并将技术成果集成至全尺寸发动机样机。

作者 | 张铃金(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张晓(北京航天情报与信息研究所)

唐睿

编辑 | 刘伟雪

3

俄罗斯计划升级浮动核电站项目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负责研发和国际业务的经理科马罗夫11月26日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开展一个对浮动核电站进行优化升级的新项目,并考虑在北极和热带地区实施这个项目,使浮动核电站能够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不仅可以生产电力,还可以进行海水淡化,该能力对热带地区国家很重要。

当前,俄罗斯北海航线周边对核电站的需求很大。从经济角度来看,升级后的浮动核电站将更具经济效益。此前,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在一份报道中称,冰山中央设计局已完成一份浮动核电站升级的设计初稿,该浮动核电站有2个RITM 200M反应堆,电功率为100兆瓦。

作者 | 王兴春 (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

编辑 | 刘伟雪

4

加拿大政府投资1.11亿美元

建设新的国防研究设施

加拿大政府宣布授予EBC公司一份价值1.11亿美元的建筑合同,用于建设位于魁北克省瓦尔卡蒂尔的新研究设施。该合同为加拿大国防研究与发展中心现代化升级项目的第一个阶段,将建设一个占地3.1万平方米研究中心,包含80个新的多学科实验室、办公室以及存储空间等,建成后可容纳近500名国防科学家从事信息系统、战术监视和侦察、武器系统以及车辆和人员保护系统等领域的创新工作。

国防研究与发展中心升级项目包括三个阶段,总耗资2.72亿美元。加拿大财政委员会主席伊夫·杜克洛斯表示,这项投资符合依靠科学研究确保未来繁荣发展的逻辑,将在支持军队的同时为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加拿大国防部长哈吉特·萨吉安指出,为科技人员配备现代化的多功能基础设施,将使加拿大在未来国防研发中处于领先地位。

作者 | 张怡鑫(中国船舶信息中心)

编辑 | 刘伟雪

注:原文来源网络,文中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相关建议仅供参考。

人工智能

陆军

海军

空军

航天

网络空间

电子信息

核武器

制造

基础科学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