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这个村庄太有趣了!用古井命名,建筑更别具特色

2019-08-13     带着喵旅行2019

你知道吗?

翔安有个沈井村

是一个以一口井来命名的村庄


这背后有什么趣味故事?

一起来看看吧!


01

这里的古厝独具特色


沈井村有着翔安少见的大六路古厝


其为三进五开间,两天井,东西有双护厝;三大厅堂,主房二十间,堂房八间,东西厢房十二间,后界厢房十间,共五十三间;内有四横两纵六条通道,有五个通往外面的通道。


大六路建筑

在闽南农村

“大六路”是最大的民居建筑

一般是官员或富商才建此大厝

走进“大六路”的门厅,两边各有两个厢房(护厝不计),因此门厅有六根柱子,故称“六路”。

“六路”有大小之分,如房间面积大,则为“大六路”,面积小则是“小六路”。




据村里老人讲,沈井六路大厝历史悠久,“先有六路,后有陈氏宗祠”,这六路大厝被视为沈井陈氏的发祥之地,陈氏祖先最早应是居住于此。历经数代人的发展,至清末明初,仅四房一部分人居住在六路,随着三进后落的倒塌,人员也逐渐搬离六路,现已无人居住。


02

这里古迹众多


据《同安县志》记载,沈井村是同安县通往泉州府、漳州府古通道的必经之路,古有官衢大道经村中而过。官衢大道上的“便安桥”,可容五匹马车通过,因此旧名为“五马桥”,五马桥因桥面较低,历经多次溪水冲击,明嘉靖年间,知县叶允昌移桥于下游百米处,并更名为“便安桥”,后三次复修;1969年,沈井大队在原址、原桥地基、原始桥面的基础上,加高复修,保存至今。


沈井历史文物众多,除了便安桥,还有不少庙宇、牌坊、古井、古树等。龙山古地宫便是其中之一,始建于明朝天启壬戌年,于今年翻修完成,宫内主要供奉保生大帝、观音佛祖等神明,是沈井人最重视的文物之一。



03

村名来源于一口古井


说起沈井村的名字由来

不得不提这口历史悠久的古井

大井


村民安装的水管从大井里抽水


据记载,时逢久旱未雨,有沈姓居民便挖土砌石,建造大井,该井井水甘甜、富足,大旱不竭,源源不断地滋养着广大居民,还能兼顾灌溉之用,故大井亦名沈井。村里陈氏一族为感谢沈姓居民的开发及礼让,感谢“沈让陈兴”,以沈井村命名至今。现大井也依然供养着村民,供养着沈井村,虽古老,却生生不息。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GATkmwBvvf6VcSZiNG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