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金寨汤家汇老宅,旧光影里的繁华

2019-10-02     视觉金寨

一群老宅,隐居在金寨县汤家汇连绵起伏的崇山深处。它们的名字,就是主人的姓氏:晏家老屋,朱家老屋……






晏家老屋






胡氏祠


汤汇,民国时是从中原到武汉三镇的商贸要道,商南富庶之地,人口稠密,更不乏殷实商贾官宦人家。人生得意的事莫过于衣锦还乡,他们在外为宦为商,挣得一份偌大的家业,于是就回乡建房修祠,买田置地,聚族而居,精心构建子孙后代安居的处所。因而无论是选址还是建筑工艺上,其精细程度无不体现当初主人的用心良苦。青山环拥,绿水护田的好风水,还有精密合缝,朴拙却夯实的宅基,历经百年风雨后依然高大雄伟,房屋结构上进退可据,可守可逃的缜密设计,可以看出主人营造家业的踌躇满志,传万世家业的勃勃雄心和人生得意的风发。




笔架山农校





接善寺


这些豪门大宅零落地分散在不同山间田野,形成不同的家族,彼此世代为邻,相安无事。每个日出日落时分,当家户主闲步厅前,眼前是层层叠叠的良田,身后是重重叠叠的画梁高墙,人生可以安心矣。于是耕读传家,修桥补路,安心地过日子。老宅是有故事的。高高的门槛上曾跨过意气风发的英雄豪杰,结满珠丝的画梁下,群贤毕集,指点江山,一时风起云涌四海翻腾。




廖氏庄园



头灵寺


人间正道尽沧桑。无人能预料表面平静的乡村下面已是奔腾汹涌洪流,世事轮回,天翻地覆。而今,田边桑梓树上,叶黄叶落,无声飘落地上。徘徊在这些凋零的残砖碎瓦里,历尽劫难后仅存的精美木雕上,可以找到旧时奢华的星星点点,如镶嵌着泛黄字迹,往事铭刻其中。青砖黛瓦上斑驳的印记,如沧桑皱纹,残存老泪纵横的痕迹,记下兵火战乱的惶恐和辛酸。门前小阁楼上,还有失落于地美丽的少女梦想,她在等可能永远也不能回来的俊俏郎君,门前的场院里石狮子忠诚守护着主人财富,威严,如今也寂寞的仿佛睡着了一般。


易氏祠



银佛山


老宅有味道,烟熏火燎的俗,血雨腥风的凉,老宅一草一木如诗,一字一句,拆开了都是玉碎瓦全的辛酸故事。富贵一场梦,无处话凄凉。国破家亡的剧痛,兵荒马乱的惊恐,改朝换代的惶惑,散落在青石板上,留给后人寻找。再读史时,那字字句句都清晰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周祖培墓


饱经风雨后的老宅老矣,心定神闲,万事无求,静静地卧在青山绿水里,如同一个耗尽所有雄心和斗志的暮年英雄,无谓得失,无语苍天。





朱家老屋


看星移斗转,四季如轮。

一年一年,老宅越来越老,越来越空,越来越静。

一砖一瓦,老宅似乎静静地向来人讲述那些历史和故事。

(图文:方观男)

更多金寨资讯趣事请关注头条号(视觉金寨)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B5CjG0BMH2_cNUgaMD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