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2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爽的日子,这一天,百万雄师过大江,以摧枯拉朽之势突破国民党长江防线,并于23日占领南京,结束了蒋家王朝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后,人民解放军愈战愈勇,而国民党败局已定。因为三大战役几乎消灭了国民党所有精锐部队,剩下的残兵败将盘踞在长江以南,根本没有了斗志。
渡江战役之前,国民党还抱有一线希望,打算保住江南半壁河山,与共产党议和,以长江为界,划江而治。
苏联老大哥斯大林也劝说中国共产党划江而治。
如果划江而治,在中华大地上将会出现两个中国,这好似古代的南北朝。这是分裂祖国的痴心妄想,中国共产党坚决不能同意。
国民党在和平谈判的烟幕掩护下,加紧组织长江防御,以图有朝一日,在美国的援助下卷土重来。
蒋介石整整布置了70万人的兵力,分布在上海至宜昌1800公里的长江防线上,妄图借助长江天险,将人民解放军阻隔在长江以北。
其实,打赢渡江战役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因为百万雄师中,有一半以上都是三大战役中刚刚被俘或投诚过来的国民党官兵。
做好这些人的思想工作,让他们真正信任共产党,死心塌地地追随共产党,渡江战役都算是赢了一半。
其实,共产党士兵也好,国民党士兵也好,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都是为幸福而战,为和平而战,谁能给人民带来好日子,就为谁而战。
国民党官兵投诚以后,亲眼看到老百姓热烈欢迎解放军,亲自感受共产党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真心感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军队,是为人民而战的。所以,大家很快拧成一股绳,组成了气势恢宏的百万雄师,秋风扫落叶般摧垮了国民党的统治。
渡江战役胜利的消息传到北平,在双清别墅的毛泽东闻讯后,欣然提笔,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史诗: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遥想当年,西楚霸王项羽就是目光短浅,为了博得“仁慈”的虚名,而让拥有40万大军的刘邦进入咸阳。以至于后来项羽落得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的命运。
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是项羽,不可忘记农夫和蛇的故事,对待穷凶极恶的敌人决不能手软,要将敌人干净、彻底地歼灭,不留后患,才能迅速医治好战争的创伤,建立起崭新的中国。
专心写有参考价值的历史,喜欢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