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不给带孩子,就不给你养老”“我有儿女,不用你”

2019-08-09     大愚不慧

倾诉:乔豆

整理:愚慧


我今年32岁,结婚5年,跟婆家关系一言难尽,闹到今天这样的结果实非我愿,但却又不可逆转。

我与婆婆的矛盾,要从4年前说起,那时候的我刚诞下一名男婴,所有人都替我高兴,而我也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快乐之中。

可凡事都有两面性,孩子的确带给我快乐,但同时也让我无限忧虑。

我有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每个月的收入都可以达到8000以上,我跟老公的生活水平并不算低,但为了能够给孩子更好的未来,我必须守住这份工作。

我打算休完长假之后就去上班,希望婆婆能够帮我带孩子,可没想到,她直接拒绝了我的请求,并声称自己的义务已经尽到,她不再欠我们的。

我当时也有些生气,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如果她不帮我带孩子,那么将来我也绝不会帮她养老。

她倒是挺干脆,直接对我说:“我有儿有女,用不着你!”

自从那件事情之后,我们的梁子就结下了,这些年来,我跟婆婆几乎不怎么见面,除了逢年过节必须去做做样子之外,我很少踏足婆家,这样的生活也让我觉得非常自在。

可就在今年婆婆60大寿的时候她故意打电话给老公,让他带着孩子一起过去吃饭,却唯独没有提及我。

我明白她的意思,母亲过生日,哪需要专门打电话邀请儿子的,她无非就是提醒我不要去参加她的生日宴。

我如她所愿,并没有去参加,可没曾想到,却因此而落下话柄,现在所有亲戚都在背后议论我。

当初是她说她有儿有女不用我的,也是她不让我去参加生日宴的,为什么到头来受非议的却是我?我跟婆婆的关系闹到如今这步田地,以后该怎么办?

愚慧有话说:

当一个人带着情绪描述一件事情的时候,很难保持客观性。

不过通篇下来,你有两个比较明显的错误。

一、认知错误:带孩子从来就不是婆婆的义务

由于文化差异,在国外婆婆如果给儿媳照顾孩子,儿媳多半会感恩戴德,而国内的儿媳却认为婆婆带孙子天经地义,前段时间,有老人问儿子儿媳要带娃费,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舆论的轩然大波。

本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却有不少人批评老人不体谅孩子。

可却未曾想过,婆婆公公含辛茹苦养大自己的孩子,供他上学大学,为他买房买车,还给他老婆本娶媳妇,好不容易有点自己的时间,孙子又出生了。

她只有抚养儿女的义务,对于孙子,更多的是爱恋与关怀,而不是义务。

抚养孩子是父母自己的义务,有的父母压根不是在为自己生孩子,而是给公婆添了一负担。

这就好比一个路人随手在路边播了一粒种子,然后拍拍屁股走了。而路边的老农天天浇水施肥,辛苦了个半死,好不容易到了收获的季节,当初那个丢下种子人突然蹦出来了,并且采走了果实。

老农两手空空,一无所有。

人应该学会感恩,对父母更应该如此。

父母愿意帮你带孩子,那是恩情,不愿帮忙,那也在情理之中,那毕竟不是他们的义务所在。

二、不该拿养老威胁婆婆

只要父母尽到了抚养的义务,儿女就有赡养父母的责任。

作为受过父母养育之恩的儿女,没有任何推脱的借口。

法律虽然没有规定儿媳有赡养公婆的义务,但是同样也没有规定女婿有赡养岳父母的责任,但约定俗成,无论哪边的老人,身为子女都会尽到照顾父母的义务。

老人年纪大了,内心相对比较脆弱,你拿养老去威胁她,就直接伤了她的心,而你们的矛盾也由此展开了。

婆婆不愿意帮你带孩子,你可以好好说,而不是直接用强硬的态度去威胁恐吓。

这样不仅于事无补,还会雪上加霜。

在民间有一句备受老百姓喜欢的话,叫做家和万事兴,要想改变现状,作为儿媳晚辈的你应该首先放低自己的姿态。

向自己的爱人的母亲低头,没有什么好难为情的。没有哪个老人不希望自己晚年能够含饴弄孙,一家和睦。

跟长辈交流,首先要照顾好老人的情绪。中国老话说“老小孩老小孩”,人上了年龄,大脑就会有不同程度的萎缩,对自身的情绪、行为等方面的控制力就会差一些。

所以,有时候老人情绪异常也算正常,没有必要过度解读。

对老人,要多一些包容。

对于父母,他们需要更多的理解和照顾,而不是索取和要求。

文/愚慧,图/网络,图文无关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J00Kd2wBvvf6VcSZp6i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