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这条最文艺的路,最终也没逃掉被郑州人改成美食街的命运

2019-04-23   有趣郑州



这是有趣郑州第306篇原创文章

全文字数:3030

阅读时间:8分钟

每天10:10,多爱郑州一点点

有趣君写了很多条郑州的路,感觉最好的,还是百花路。

逛了一天百花路,有趣君觉得它真是形态多样:

伊河路到中原路这一段是浪漫的百花里;中原路到建设东路这一段,是市府区域生活的集散地;国棉五厂那段藏着斑驳的历史记忆;过了棉纺西路,再走不到500米就是百花路的尽头,会有飞驰而过的火车,把所有的思绪都带走......

认真地去走一走,白天也好、夜晚也好、晴天也好、雨季也好,你都会被百花路吸引。


闹市中幽静的百花里


百花路的最南段叫百花里,有趣君固执地认为,百花里就是百花路的一部分,只是换了个名字。

而且,在百花路上没有找到“百花路1号”,却在百花里看到了“百花里1号”,所以,探访百花路,怎么能不从百花里开始呢?

丨百花里在百花路的最南段,南到伊河路北到中原路

郑州叫“里”的小巷不多,大概也就20多条,管城区的郑新里、陇海里,二七区连心里,中原区康乐里,以及金水区的东里路、西里路等。

相对于“弄堂”、“巷”、“胡同”之类的叫法,“里”显得又别致又文雅。单一个名字仿佛就赋予了这段小路特殊的含义。

而这个名字文绉绉、道路狭窄的百花里,也确实路如其名,让人感觉温暖、亲切。

丨蔓延到墙外的绿植和红色的墙交相辉映

小巷非常窄,偶有车辆,躲避行人时,车身甚至要压着路沿的台阶才能通过。

左手满藤蔷薇,右手枣红色高墙,想起《雨巷》悠长又寂寥的小巷,可是百花里一点也不长,只有520米(好浪漫的数字哦),有趣君闲庭信步,走完全程也就用了8分钟。

若是下雨,或者夜幕降临路灯亮起,这段路肯定会别有韵味。

从伊河路拐进百花里的小巷,没走多远就看到墙上的门牌号写着“伊河路21号”,让人不禁回头看下路牌,确认是不是百花里,一瞬间,像被一个调皮可爱的姑娘调戏了一把,心中莫名涌动出一种喜悦。

丨百花里的“伊河路21号”

百花里的南段,最有名的是中心食堂——市委的机关食堂,对外开放。里面都是家常菜,凉面、卤面之类的好吃又便宜。

附近的居民接完放学的孩子,不想做饭了,或者家里饭吃烦了,就会过去点几道熟悉的菜,仿佛在自家餐厅一般。

丨家附近有一个食堂,会省很多事儿

走过中心食堂,百花里优雅地拐了一个简短的S弯儿,郑州市第十九中学的大门映入眼帘,小巷中的学校,含蓄、幽静,伴着淡淡的花香,在这里上学的孩子很幸福。

学校里这个带钟表的高楼,有直达的观光电梯,是老师们的办公楼。

丨在茂密大树的遮掩下,不仔细看会忽略掉这所学校


丨小吃部在打扫卫生,准备迎接快要放学的学生

再往前走,是一个干净整齐的小区,鎏金的牌子上赫然写着百花里1号院,没有小区名字。

询问从里面走出来的大爷小区的名字,答曰:“就叫百花里1号院,这是市委家属院。”

丨仿佛整个百花里就只有1号

百花里的北段,零星的开着一些蔷薇花,旁边的裕达国贸傲然耸立。

现在的蔷薇花还没有开成满心欢喜的样子,空气也还没有被花香浸染,再过几天,这里的蔷薇花,将以燎原之势,霸占所有郑州人的手机。

百花里,不需用百花征服郑州,只一个蔷薇就能抒写年轻人的花样年华。



丨最能让人驻足的,还是大自然的馈赠


碧沙岗商圈里的热闹

如果说百花里是百花路的清高淡雅,那么中原路建设路这段则是百花路的市井繁忙。

不管友爱路和互助路上的树多么遮天蔽日,百花路上的树就是长不大。艳阳高照的百花路,白花花的道儿,金闪闪的招牌,什么时候从这儿过,都感觉像是夏天。


丨树荫对比:上图是互助路,下图是百花路

这段百花路最大的特点是遍布着美食,中原商贸城附近还有一个小吃街。

中午是这里最热闹的时间,逛完公园的人、放学的孩子们、商圈里的年轻人都纷纷涌到这条路上,开始寻觅各种填饱肚子的美食。

丨11点多,放学的孩子叫醒百花路

在碧沙岗里遛个娃,中午去百花路上的老蔡记吃个蒸饺、姚记丸子汤里喝个汤。

下午带着孩子继续逛,青少年宫里上课、科技馆里感受知识带来的神奇,直到4、5点孩子终于疲乏了,家长满意地带着孩子回到家中。

这是西区孩子们成长的记忆点。

丨阿康小吃里的麻辣烫想起来就流口水


丨每次去都爆满的老蔡记改名了,服务员都是退休阿姨


丨很博爱的丸子汤,汤超级鲜美


丨一说百花路必须被提起的抖鸡

曾经的碧沙岗商圈现在已经凋零,商业大厦已经推倒,只有中原商贸城还坚持着,现在这里的小巷子集结了美食摊儿的团队。

但是,华隆风味小吃、老地方饭店,这些主打家常菜的餐馆,永远都是周边居民的最爱。


丨人们最爱的口味,还是家常菜里的新鲜与健康

有趣君第一次吃姐弟俩土豆粉,就是中原商贸城西北角的那家,刚开始好像才4块5一碗,每次去都要等很久。

必点“土豆粉刀削面两掺”,点完拿着号码,直到店员在满满当当的店里,一边游刃有余地端着汤汁依旧翻滚着的砂锅穿梭,一边大喊:“58号,谁的58号?”

然后有趣君噌得一下站起:“这里,这里。”

现在这里的姐弟俩土豆粉已经消失,代替它的是魏家凉皮。

丨试图让百花路盛开的墙绘


丨草莓、丑橘、耙耙柑......耙耙柑是个什么鬼?

这段走下来,眼里光剩吃了。

还有,不那么茂盛的法桐,竟然也飘了非常非常多的毛絮,有趣君的眼睛10分钟被扎三次,而且脖子里也落得都是,奇痒无比。


百花深处的国棉五厂

百花路最有历史气息的,当然要数五厂这一段。

国棉五厂里白天安静得像晚上,晚上热闹得像白天。这段路是百花路安详的暮年,百花的深处,住着面容安详的老人,每日围着象棋摊儿,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丨把地铁口放在了国棉五厂里,这是谁的主意?点赞

一提到郑州的国棉厂,懂行的人开始掰扯:一厂夜市、三厂烩羊肉、四厂烩面、五厂梅记烩面。

大众对梅记烩面的口味褒贬不一,做法来历也众说纷纭,有的说是复制四厂烩面,有的说是独门独创。不管别人怎么说,都需要自己去体验一下,有趣君试了,咖喱味的烩面,怪怪的。

丨有故事的梅记烩面这些年成了五厂的代表


丨开了没几年的鸡蛋爆腰子晚上比梅记还火

白天看到最多的就是门洞口打牌、晒太阳的老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各家的琐碎事儿。

偶有年轻人在这里寻找房源,老房子里50-60平的小户型,价格合适,是租房人的首选。


丨悠闲的老人在自家门口聊天、下棋,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丨年轻人一边想逃离老破小,一边又不得不选择这里

拐进一个门洞,爬上一层楼梯,树影斑驳下的红墙,让人浮想联翩。

一位老人经过,有趣君和他闲聊起来。他是国棉厂子弟学校的语文老师,他说这些房子大概建于1980年,套内面积比较小,虽然是两室的,但是都没有客厅,当时已经觉得很好了。这一晃,都快40年了。

“我在这里待了一辈子。”


丨国棉五厂里的生活是很多人一辈子的样子


百花路,是一条完整的人生地图

百花路的第四段是一条新修的路,到陇海线火车道戛然而止。

路的一侧有一所新建的小学,还没有标名称,新的小区也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


丨新开通的一截百花路

2.2公里的百花路不长,但逛下来,仿佛经历了整个人生。

从百花里怒放的青春、碧沙岗商圈热闹的中年、再到到国棉厂祥和的暮年,这绝对是一条有故事的路。

丨高楼林立中的百花路

“中国人在品尝生活的甘甜之时,似乎也很善于欣赏苦。”

所以,我们赞美年轻时,也会讴歌暮年;憧憬新区时,也会流连老巷。这不是强加的情怀,而是实实在在的人生。

有空的时候,再去逛一逛百花路吧,拍拍粉色的蔷薇,吃吃曾经最爱的小吃,站在国棉五厂的大门前回忆一下过往。

再完满的人生,不也是五味杂陈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