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能够称得上合格书法家的80后女青年少之又少。
既貌美又书法不错的80后女生就简直像沙中找金,可遇而不可求。
咦?下面是赵孟頫作品吗?
真不敢相信,
上面作品出自一位89年小美女之手!
她就是——杨芸熙
1989年生于辽宁鞍山,
斋号荣熙斋,云雀馆。
出身书香世家,父亲是画虎名家
幼年便在父亲的启迪熏陶下对绘画产生了浓厚兴趣,
凭借几可乱真的赵体,
在书法网站帖子创下六位数字的浏览量,
引起轰动,被冠以当代“管道昇”之名。
高中毕业她未接受常规普通教育,
而是选择跟父亲杨恒林学习书画,
十八九岁始学书法、国画,临池学书,
笔耕不辍,临古功深,足可乱真。
2012年赴北京学习,
得到著名国画家程大利推荐,
考入中国国家画院程大利山水研究班进修。
杨芸熙聪颖过人,艺术感觉良好,
真正属于那种心有灵慧,一点即通型的艺术天才,
加之其用功程度又超出同辈。
因此,杨芸熙在涉足书坛仅四年时就登临书艺创作之门,
进入到相对稳定、自如的创作情境中。
书法作品欣赏
杨芸熙 是赵孟頫《心经》
杨芸熙是从书法开始走上艺术之路的。她的博客文章《我在思考》一文中说:
书法不是乱写,书法的法字充分说明了书法之所以叫书法,它循规蹈矩,最后落在一个法字上。它同其它艺术形式一样是遵循一定规律的,是有规律可循的。学书之人都知道,书法由3个要素组成,即笔法、结构和章法。元代书法大家赵孟頫就有'书法以用笔为上’的著名论断,钟繇的挖墓寻笔法,王羲之的笔法不外传,都说明笔法在书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如果把书法当作是一项小区建设工程,好的笔法就相当于工地建设上用的钢筋与混凝土,而结构相当于楼房的基础与筐架,任凭你建筑材料多么优良,没有一个稳定的筐架和基础,你这栋建筑依然会倒塌。一篇书法中独立的字就好比一个建筑群中的一栋栋楼房,那么一栋楼房的好坏并不能用来评断整个建筑群的优劣;只有每一栋房子都稳固,并且布局合理美观,它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工程。由此可见,结构与章法在一幅好的书法作品中至关重要的作用。
杨芸熙 临《兰亭序》
临书她从王羲之《兰亭序》上溯,她临了钟繇《宣示表》;往下,她临王珣《伯远帖》,杨凝式《韭花帖》,苏东坡《黄州寒食帖》,临文征明小楷,临董其昌《神仙起居法帖》,临赵孟頫《千字文》《度人经》《汲黯传》《赤壁赋》《高上大洞玉经》《闲居赋》《道德经》《洛神赋》《出师表》《后赤壁赋》、《灵隐大川济禅师塔铭》等等。大师们的经典之作,她临了不止一遍;宋四家,她都一一临过;被称为“楷书四大家”之一的“元人冠冕”赵孟頫,她临得最多,也最地道。
杨芸熙 临赵孟頫《道德经》
杨芸熙在学习书法的同时便开始了绘画的临习。她是从临摹清初四王山水开始的,王鉴、王原祁、王翚、王时敏的山水,她一个不少,一一临来。接着是董思翁,李营丘,钱维城,文征明,唐寅。显而易见,她临习四王作品最多,得四王风致最富。这奠定了她当下绘画作品的风格基调。然而,杨芸熙的原创作品则多是人物画。在她的作品中,山水都只是小山水,只是一个背景。
杨芸熙 是赵孟頫《赤壁赋》 局部
她至今从未参加过一次全国性书法展览和比赛,也没有入过任何展览。对此,芸熙有她自己的考虑。即在她的心里,也无所谓展览和获奖这些名与利的负累,她现在还没有准备好,可能将来会参加比赛,但即便投了稿也不会太在意得失成败。
我真正在意的是我创作中存在的问题是不是已经解决了,我每天的书写是不是有收获,这才是我最为关注的重点所在。
杨芸熙 是赵孟頫《真草千字文》局部
也正是有着这种平和闲适的心态养成,芸熙活得很真实,她能真切地感受到这种环境给她的生活和创作带来的益处。
杨芸熙工笔作品欣赏
杨芸熙扇面作品欣赏
看到杨芸熙,
你头脑里马上会跳出白居易的诗句
“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
的确,杨芸熙是一个翩翩年少、
风华正茂的靓丽女孩。
只看她的容貌,你会觉得她是一个江南少女;
再看她的书画,
才知她是一个出类拔萃的少女书画家。
怪不得网友叫她“中国临赵孟頫最好的美女书法家”呢。
有人为中国当代最优秀的十位美女书法家排了座次,
杨芸熙名籍其中,并且是最年少的一位。
然而,对于杨芸熙来说,
最可令人赞叹的不仅仅是她靓丽的外表。
杨芸熙有出众的容貌,
又有超群的艺术修为,
她却不事张扬,含蓄内敛,
这更增加了她作为一个美女书画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