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儿
朋友圈,有位宝妈发了一条感人的生活片段:她说开玩笑问5岁的儿子要不要娶个老婆,儿子问:“娶老婆干什么?”她说:“陪你玩啊,你不是天天吵着无聊吗?”儿子说:“那好吧,但是娶回来先让她出去上班赚钱,然后你留在家陪我玩。等到她有了小宝宝,我就不让她出去上班了,我要让她在家陪宝宝玩,要不宝宝就像我一样天天想妈妈,在幼儿园想,做梦也想,太可怜了……”
这位宝妈听了回答,瞬间眼眶就湿了,然后找借口躲起来偷偷哭了一场。她没有想到,一向懂事听话的“小暖男”,在她出去上班后,竟然是这么过的。她记得每次回家,儿子都是开开心心迎接她,她离开家,儿子还一脸不耐烦地说:“快走吧,磨磨蹭蹭,小心赶不上车。”但是,这位宝妈忽略了,儿子再乐观,再懂事,也是一个小孩子。
关心孩子的心理,细心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
确实,现在很多孩子都心理上早熟,尤其是当爸妈不在身边,那些由爷爷奶奶或者姥姥姥爷带着的“留守儿童”,会表现得更懂事。其实,他们这种懂事是出于一种无奈,是被动的。因为,不管孩子再哭再闹,爸妈还是要离家工作,而且大人们还总是说:“爸爸妈妈也是为了你好,不出去工作怎么给你挣钱买好吃的、买玩具呢?”所以,孩子与其自己不高兴,让爸妈也不高,倒不如把不开心都憋在心里。
就像上面那位宝妈,她的儿子平时阳光、乐观,还爱跟妈妈说调皮话,有时还会像大人一样安慰爱哭的妈妈。这样一个心大、懂事的“小暖男”,其实在妈妈不在身边的时候也会偷偷想念妈妈。因为,他还是个孩子,他希望妈妈能陪在自己身边。所以,父母们要关心孩子的心理,要细心注意孩子的一举一动,去发现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
父母再忙,也要给孩子应有的陪伴
都说孩子小时候,父母的陪伴很重要。但是,现在的父母总以生活压力大,工作太忙为借口,把孩子甩给老人带。但是,孩子的成长关键期也就那么几年,错过了想补救都难。这不单单是说亲子关系上,更重要的是在孩子的心理健康上。因为,从小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大多缺乏安全感,会有自卑、叛逆的心理,这在孩子长大之后也很难消除。
因此,父母再忙,也要给孩子应有的陪伴。而且,有时候陪伴孩子,跟工作并不冲突。如果要到外地工作,每天下班后可以给孩子打电话和视频,耐心陪孩子说说话,听听孩子这一天都干了什么。如果是孩子在身边,工作回来之后,抽出时间,接替老人来带娃,给孩子洗手洗脸、洗澡等,或者陪孩子玩一会儿,读一读睡前故事,辅导一下孩子的作业等等。这些都是与工作不冲突的陪伴。
家长们,你对孩子做到了有效陪伴吗?记住,孩子的成长关键期就那几年,要调整好工作,注意陪伴孩子哦。
---------------------
关注【小屁孩儿】,你想了解的儿童心理、亲子关系、儿童性格发展、家庭教育、双商开发,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除了原创漫画文章,我们还会定期给您奉上实用教育小贴士,让你和孩子的关系更融洽。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tEUXHEBiuFnsJQV0GB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