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郑州,位居河南省中部偏北,东接开封,西依洛阳,北临黄河与新乡、焦作相望,南部与许昌、平顶山接壤。
5000年前,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出生并建都在郑州这片土地上。上古时代,郑州属九州中的豫州之域。
郑州体育历史悠久,周宣王元年(公元前827年),郑州东郊圃田辟为周宣王猎场,还有中国功夫的发源地少林寺。现在的郑州同样体育人才辈出,比如:邓亚萍、孙甜甜、巫兰英、李雪英、董栋、李昀琦、宁泽涛等。
郑州地方小知识:
A. 市花月季,市树法桐。
B. 郑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郑开片,大致可分为新老两派。老派分尖团,口语中儿化音、u化音较多,新派不分尖团,儿化音向北京音靠拢,u化音明显减少。老派主要分布在管城区,即原城关所在地,新派主要分布在金水、中原、二七等区。
C. 郑州地区的戏剧剧种以豫剧、曲剧、越调影响较大,其中豫剧与京剧、评剧、越剧并称为中国四大剧种。
郑州拥有历史人文景观众多,自然山水资源丰富:
有“天下第一名刹”禅宗祖庭少林寺;有闻名全球的少林功夫;有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中岳嵩山;有海内外华人的精神家园轩辕黄帝故里;有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观星台;有最古老的道教庙宇中岳庙;有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等众多旅游胜地。
作为一枚吃货,在郑州当然要品尝一下当地众多的特色美食。
小酥肉
河南小酥肉色泽黄亮,酥肉条,外嫩滑爽口,内酥香,筋道,有酥嫩筋道的口感。尤其是河南回民做的小酥肉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吃了还想吃!
胡辣汤
胡辣汤几乎是每个河南人都喜爱和知晓的小吃之一,一般大早上街头巷尾很多卖胡辣汤的摊子。油饼包子油条加胡辣汤就是一道美味早餐。
烩面
河南烩面是河南特色美食,是一种荤、素、汤、菜、饭兼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而享誉中原。郑州号称“烩面之城”,烩面馆遍布全市的华街冷巷。下面时,锅内放原汁肉汤,将面拉成薄条入锅,放上羊肉,配以黄花菜、木耳、水粉条。吃的时候在放上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汤好面筋,其味更鲜。
大烩菜
也可以叫做烩什锦菜,也叫杂烩。原料以白菜、豆腐、粉条、海带、五花肉、小酥肉等大众食材为主,可随意添加删减,制作的口味也多以咸鲜为主。
焖子
流行于登封东部的一道特色菜肴。在煮好的骨头汤秫入粉芡,并加入肉末、粉条、五料,遂熬制而成了焖子这种风味小吃。
油馍头
郑州人吃油馍头也有很久的历史了,这是河南郑州的著名小吃,河南人喜欢把它当作早餐吃。油馍头别名,有的叫面托,有的叫老鸹头。 油馍头的制作:晚上睡觉前发面,碗如果小了一夜之间都漫出来了。还会漫到了地上。在炸油馍头之前可以放一点泡打粉。
肉盒
虎豹肉盒是巩义回郭镇虎豹兄弟祖传,也叫回郭镇肉合,烧饼又黄又脆,久放不坏。卤肉夹入烧饼之内食用,这样的烧饼夹肉可是一点都不比陕西的肉夹馍差哦!
鲤鱼焙面
鲤鱼焙面,是豫菜的历史名菜。河南得黄河中下游之利,金色鲤鱼,历代珍品。豫菜以活汁而闻名,所谓活汁,一是熘鱼之汁需达到泛出泡花的程度,糖、醋、油三物,甜、咸、酸三味要在高温下,在搅拌中充分融合,各物、各味俱在但均不出头。鱼食完而汁不尽,上火回汁,下入精细的焙面,热汁酥面,口感极妙。
道口烧鸡
始创于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至今已有近三百五十年的历史,从清宫御膳房的御厨那里求得制作烧鸡秘方,做出的鸡异常香美。1981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特优产品。与北京烤鸭、金华火腿齐名,被誉为“天下第一鸡”。
开花馍
晋代,当时便有“坼作十字”形的蒸饼市售。今之开花馍是在面团充分发酵后加入适量白糖,饧到一定程度后下剂、成形、蒸制。成熟后,馍顶均匀绽放如花朵,故称开花馍,口感暄甜。
郑州被称作“火车拉来的城市”,清末朝廷大臣盛宣怀勘察卢汉铁路时,将郑州站辟为甲等火车站,直接影响了郑州近现代的发展进程。陇海铁路、京广铁路两大干线十字交汇,让郑州一直处于全国铁路交通枢纽地位,素有中国铁路心脏之称。
郑州境内有京广高铁、郑西高铁、郑徐高铁、郑渝高铁、郑合高铁、郑济高铁、郑太高铁等“米”字形高铁干线交汇,另外,郑州还建有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郑州北站和中国最大的零担货物转运站圃田西站。
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郑州,一座美丽的现代化城市。巍巍嵩山,商城遗址,邙山之巅,还有那波澜壮丽的黄河,都能让人们感受到往昔的绿城风采。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