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制造业称霸几十年,如今要晚节不保,走向衰落?

2020-03-19   俺搜塑讯

日本制造业一直走在世界前列,有300多家百年企业。2018年全球创新100强的企业中,日本有39家,美国31家,中国6家,德国4家。日本再次力压美国,成为创新企业最多的国家。

日本机床可以称作日本最具实力的产业,被称作"工业之母"。日本机床具有精确度高,操作简单、寿命长等特点。日本机床称第二,没有人敢称第一。

精密制造设备,永不松动的螺母、指尖陀螺,精细的工艺很难被复制。

半导体、LED屏材料,从韩国三星、LG的事件中能看出,日本掌握了很多垄断型的材料。

还有成立于1956年的发那科,富士山脚下的黄色巨人,是世界上最大的机器人公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数控系统生产厂家,占据了全球70%的市场份额。

日本制造业如今依然在世界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点无可否认。自从经济危机以后,日本制造业的“地位”却悄无声息地发生着变化。

没有适应世界经济构造变化的日本工厂

上世纪80年代日本半导体事业超过美国,占据了全世界40%的份额,以家电、汽车为主要竞争手段的日本公司在国际上名声大振。但是经济危机过后,日本竞争力下降并且资产价格(特别是固定资产)也极速下滑,带来的就是长时间的经济低迷。很多日本电器厂家比起“进行经济结构改革”,更愿意做的是“维持现状”。

另外一个方面,以中国台湾和韩国为中心的企业,在半导体市场上的份额凸显。进入2000年以后,通过收购和IT技术的开发,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能力也在逐渐提升。这些从日本诸多厂家接连退出电视、电脑事业中可以看出端倪,简单来说:日本厂家并未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环顾日本市场,手机、电脑、电视开始出现较多的外国品牌,这个现象在十几年前可是见不到的。美国的商业改革也是日新月异,以苹果为代表的行业领军企业的革新层出不穷。苹果将组装业务委托给富士康,而日本企业则变成为苹果提供所需零部件的“地位”。比如夏普提供液晶屏幕、索尼提供CMOS芯片等。

下游供应商的“地位”越来越凸显

在悄无声息之中,日本制造厂家从一个面向一线消费者提供完成商品的角色,逐渐转移到面向诸多海外企业提供零部件的背后隐藏的“NPC”。说白一点,就是成为了世界的“零部件供应商”。因此日本企业也更加容易受最终产品销量的影响,有人评价说:日本股票市场最为“敏感”。从这点来看,敏感也是理所当然。

但是换一个看法,如果单单的只是将日本企业作为“供应商”来看待,可能有些小瞧这些企业了,毕竟也有过在世界上“呼风唤雨”历史。日本诸多企业随着世界上新兴国家企业的抬头,不得不寻找一些“新”的出路。如果能够孵化出新的产品,日本制造业的实力还是相当惊人。所以结论就落在了“创新”之上!

日本制造业真的要从此衰落了吗?相比于高速发展时期,现在经济确实没有那么好。所以日本制造业需要转型,为下一步的盈利做准备,总之其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虽然我们国家制造业实力正在不断增强,但是只有不断努力才不会被甩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