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近年来假苗子事件多,不少菜农害了怕,为防止买到假苗子,他们专门从知名的大种子公司购买种子,自己育苗,不仅苗子不会假,而且节约成本。当前正是辣椒的育苗期,然而,不少菜农的育苗技术不过关,育苗过程中存在不少误区,严重影响了辣椒苗的质量和成活率。
育苗前做好土壤处理,降低染病几率
多数菜农育苗时并不使用穴盘,而是在棚中清理出一块空地,采用平畦育苗,后期再进行分苗。经过一季蔬菜的生长,土壤中的病原菌及有毒物质不断积累,再加上苗期根系弱,抗性差,苗子黄叶、染病的几率大大增加。而且,很多菜农棚内的辣椒死棵严重,在不用药剂处理土壤的情况下直接播种,很容易使苗子感染根部病害。
有条件的菜农可改平畦育苗为穴盘育苗,不仅能避免因重茬造成的危害,降低染病几率,而且方便定植前药剂蘸根防病。如果仍然采用平畦育苗,建议选用棚外大田地里的土壤做育苗土,同时使用药剂如乙磷铝、多菌灵等进行土壤消毒,预防土传病害危害。
及时通风排湿
冬季育苗,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苗子容易受冻害。为此,菜农多在大棚内加盖小拱棚保温,也有的采用双层膜覆盖。虽然保温很重要,但是如果不通风排湿,苗床湿度过大,会诱发一些高湿病害的发生。因此,天气晴好时一定要将小拱棚上的薄膜及时撤掉,并放风降湿。一般,在每天下午2点左右,适当放风换气,可降低大棚内苗床的湿度。当发现幼苗的叶尖挂露时,说明苗床湿度过大,除坚持每天放风外,也可在苗床上适当撒施草木灰吸湿,能有效降低湿度。
适时补充微量元素
不少菜农反映,他们自己育的辣椒苗经常出现新叶发黄、小叶等现象,而根系生长正常。该问题的出现与缺素有很大关系,特别是缺乏铁、硼、锌等微量元素。由于采用平畦育苗,育苗畦是上茬蔬菜收获后整理出来的一块空地,菜农没有在育苗畦内底施铁、硼、锌等微量元素的习惯,因此,很容易导致幼苗中微量元素缺乏,进而表现新叶发黄、卷曲、小叶等现象。如果发现幼苗出现新叶发黄的现象,可叶面喷施含铁、硼、锌等微量元素的叶面肥,促使幼苗尽快恢复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