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党员张洁芳:17年前战“非典”古稀之年再逆行

2020-02-06   河青爱健康

17年前,“非典”突如其来,她每天穿着厚厚的隔离衣,带着大口罩在发热门诊排查患者,一天下来隔离衣里都“汗流成河”,但她没有半点犹豫和退缩,全身心的投入战斗。


17年后,面对汹涌而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时,已到退休年龄又身患高血压的她义无反顾,全院第一个填写了“请战书”!她就是石家庄市第四医院急诊科(内科)主任张洁芳。这一次,她又冲上了一线……


“非典”时期 她冲锋在前毫不畏惧

2003年,“非典”来袭,石家庄市第四医院急诊科(内科)主任张洁芳第一次接受严峻考验。“那时候,连续一个多月都没回过家,家人再见到我说我都瘦脱相了……”在发热门诊,她深知自己与可能随时出现的“非典”患者的这种“零距离”接触会有怎样的危险,可是她却从未想过退缩。“直到现在,我一直都为自己曾经奋战在‘非典’一线而感到光荣和自豪!”回想起17年前的那场“战疫”,张洁芳主任激动的说。


最终,“非典”疫情过去,由于她直面疫情、毫不畏惧,扎实的业务能力和始终冲锋前的职业精神,被授予石家庄市防治非典优秀医疗卫生工作者称号,并被批准火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疫情当前 她依旧义无反顾“上前线”

2020年春节前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突然爆发。距离“非典”17年过去了,张洁芳已到了该退休的年纪,身患高血压的她,每日都需靠药物维持血压平衡。大“疫”当前,张洁芳主任义无反顾,全院第一个填写了“请战书”!


得知母亲要再次“上前线”,远在国外工作的儿子心急如焚打来电话,“你疯了吗!这么大岁数了,身体又不好,为什么还要往上冲?”“孩子,此时国家有难,妈妈身为医者,冲锋在前是我的使命。同时,妈妈还是一名有着17年党龄的老党员,更应身先士卒,挺上前线!而且,经历过‘非典’的洗礼,以及日复一日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训练,我有应对经验。”张洁芳主任一字一句、笃定有力的回复儿子。


“妈妈,你说得对,我要向您学习!我为有您这样的母亲而骄傲!您一定注意身体,别太累了,千万千万要保护好自己……”儿子反复的叮嘱寄托着无限的牵挂,张洁芳的爱人在一旁听着也为之动容,表示坚决支持“老将”工作,一定照顾好饮食起居,做好“后盾”工作!



忘我工作 老将挂帅严守阵地

急诊科(内科)集体请战,主动放弃休假,挑起医院防控“大梁”。担任中山院区、谈固院区防控救治组长的张洁芳,带领急诊科(内科)承担起120接诊、孕产妇急诊急救、发热病人治疗工作,更是肩负了预检分诊、护理隔离病人突发状况的重任。她抓紧一切时间赶制相关课件,给全院人员培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知识,配合院医务处、感控处建立起预检门诊、隔离病房、为发热病人进行筛查。


1月18日,谈固院区突然出现“警报”!一名咳嗽2个月,加重2天的60岁男子来院就诊。该患者近期从北京乘火车返石,其儿子不久前也从厦门乘飞机返石……接到报告后,张洁芳立即穿起防护服、带上听诊器,进入隔离病房为患者进行检查。看嗓子、听心肺,看胸片,她一丝不苟的仔细检查,顾不得其他。经过一系列检查与判断,最终排除了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可能,按普通呼吸道感染为患者进行了诊治。


每天起早贪黑、废寝忘食的工作,使她的高血压病情不断加重,不得不加量服用降压药物来控制。1月31日18点20分,辛苦工作一天刚回到家吃上一口饭的她,接到医务处电话,要到火车站接一批来自武汉需要隔离的人员。她二话不说放下碗筷,火速赶往医院,带头穿上防护服,做好出发准备。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穿一会儿便是满身大汗,她就这样整装待命了4个小时!归家时已是午夜。



大年初二中午,一名因“子痫抽搐昏迷”的40+4周的孕妇被120紧急送来。孕妇的小叔前几天刚从武汉回来,孕妇与家属均与其有过近距离接触。张洁芳不顾个人安危,主动申请去为患者进行检查,在隔离病房内,为患者量血压、测体温、查心肺、抽血、建立静脉液路、联系绿色通道快速转送患者手术,紧张而又有序地为患者进行救治。最终,母子平安,可张洁芳没有片刻休息,又迅速带领急诊科人员对地面、空气、相关仪器设备进行消毒擦拭,重新进入“战备”状态……


有人问她“有没有后悔过从医”,张洁芳笑着说:“从未有过。若人生重来,我依旧会选择从医。我为自己是一名医者而自豪!苦不怕,累不怕,能保证医院不出现医护人员感染,不漏诊任何疑似患者,我就满足了!”

文/河北青年报记者王海霞 王珊 通讯员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