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下简称“国保”)核定情况公布。第八批国保共达762处,四川有32处文物保护单位入选,其中自贡有两处文物保护单位入选。截至目前,自贡国保单位共12处5个点。
玉川公祠
玉川公祠是自流井王三畏堂的祠堂,亦为盐商府邸的典型代表,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至同治二年(1862)间,自贡地区盐场首富、王三畏堂发家人、总理王朗云,在祖遗地板仓坝修建宗祠——玉川公祠(为纪念其祖父王玉川而定名)。后来,王朗云的继任者王惠堂,又修建了承德堂。
玉川公祠位于自贡市高新区板仓社区板仓坝,占地面积约1700平方米。整体建筑包括玉川公祠和承德堂两座院落,四合院布局,由门厅、二门、正殿、左右厢房、后院、柴房、花厅、偏房等组成。东西长约110米,南北宽约45米,共有大小房屋60余间,天井48个。由于年久失修,玉川公祠整体建筑局部有所损毁,但基本保持了清代祠堂建筑原有风貌。
荣县军政府旧址
荣县军政府旧址位于自贡市荣县县城荣州广场(现为首义广场)南侧,原为四川省荣县清代县衙驻地,清代晚期风格。辛亥革命成功后,这里成为中华民国的县衙所在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里又成为荣县政府办公地。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由正堂与两侧厢房组成,呈三合院格局。占地面积907.9平方米。
1911年(宣统三年)5月以后,正当民主革命风声激荡,清王朝统治摇摇欲坠的时刻,湖南、湖北、广东、四川发生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其中以四川的运动最为壮阔,它促进了武昌起义的爆发,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在武装斗争中,9月25日,同盟会员吴永珊(玉章)、王天杰宣布荣县独立,建立了同盟会领导的第一个县政权。荣县军政府是全国第一个脱离清政府统治建立的县级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比武昌起义建立湖北军政府早半个月,荣县独立“首义实先天下”,在辛亥革命中具有重要意义,享有重要历史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