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1日,花样年董事局主席潘军在中城联盟与中城产业创新联盟联手打造的“2019社区服务认知颠覆大会”现场,发表了主题为《“温度社区 智美生活”》的演讲,金句不断,干货满满。
以下内容根据潘军现场演讲实录整理,与您分享——
01
社区服务是一个新物种
非常开心看到“社区服务”这一主题。我一直在提,希望物业管理行业把名字改了。为什么?因为物业管理和社区服务是两回事。物业管理行业已经20来年了,一直做的非常传统。但是社区服务不一样,社区服务是一个新物种。
什么是社区?社区这个名词,源自德国。是指一个有明确物理边界、有共同文化价值和共同文化信仰的片区。
它和传统的物业管理有什么区别?
物业管理顾名思义,就是对物的管理、对房子的管理。而社区则是对人的管理。
2012年我开始在行业内推广社区服务,但是过程比较艰辛。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地产黄金时代并没有结束,为什么要去思考离我们还比较远、又是劳动密集型、且附加值比较低的行业呢?因为我认为,社区服务将是房地产的未来和后发时代。
02
未来,开发商将为社区服务行业打工?
随着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成熟期,行业价值链重心将由前端开发逐渐向后端运营转移,产生新的价值增长点。这点和制造业类似。TCL集团的李东升跟我讲,卖一台电视,3500块钱的销售额,只有20块钱的利润。现在做生产的基本上都是在给电商平台打工。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的背后,是600万的制造企业,每年给他们创造巨额的销售额。
现在的房地产行业是什么样呢?建筑成本越来越高,钢筋、混凝土都被限买限卖,房价被限制,利润被压缩到很小。那么未来的开发商,会给谁打工?给渠道打工,也就是给未来社区服务行业打工。
所以我认为,中国大陆的物业公司,未来会成长为一个入口级的企业。什么是入口?在互联网产业里,入口代表着你的核心价值。谁能创造流量,谁就能创造价值。你自身如果没有流量导入,很快就是死亡。
彩生活是社区服务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2002年我创建彩生活的时候,当时几乎所有的物业管理公司都是房地产公司的下属公司,是客户服务部延伸出的一项业务,是做售后服务的。但部门职能是孵化不出行业的。然而随着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成熟期,社区服务将来是跟互联网行业平级的,它本身拥有自己的行业价值。也就是说,脱离房地产开发行业,社区服务行业仍然能生存的价值。
有人问我社区服务行业挣钱吗?我说挣不过来!预计到明年,这个市场就会达到1万2千亿。
如今,社区服务行业的平均市盈率比五大行的市盈率要高一倍。彩生活上市5周年,达到了25倍市盈率。这个行业会越来越有影响力,进而影响电商产业、互联网产业。
近两年,众多房地产企业的物业板块在陆续分拆上市,今后5年内,上市企业可能要达到100家。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公司上市,几乎相当于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的规模?
具体由以下4个原因促成。
1.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进程至少5~10年才能达到70%,物业管理行业规模未来有7~12年快速发展期。
2.竣工面积攀升:近三年每年竣工面积稳超10亿㎡,为物业管理带来稳定的新增面积。
3.可支配收入: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提升,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持续提升。
4.消费体验升级:业主对物业管理的内涵提出更高的要求,业主维权意识提升。
招商运营、二次装修、房屋经纪、顾问咨询、能源管理、社区广告、空间租赁、资产运营、资产退出,我认为都属于传统领域。而社区金融、社区养老、社区教育、餐饮娱乐、社区商业、社区旅游、健康体育等方面却没有被满足。社区服务行业将迎来万亿时代,大有可为。
03
解决互联网行业“最大的问题”
目前,社区服务行业已经走到了2.0时代了,但是谁敢跟我说把行业的后续发展都研究完了?还没有。我们行业内很多公司的社区服务水平,甚至还停留在1.0时代。
《三体》中有一句话,“我消灭你,与你无关。”这就像电商打败了社区商业,是要实现它的行业价值。互联网产业巨头的强大实力,会给很多行业造成压迫。我认为我们社区服务行业的线下也只有2-3年的机会了。
这个行业还没有产生1千亿利润的大企业,但是阿里巴巴、腾讯都是有上千亿利润的巨头。他们在花重金研究如何把你的栅栏揣倒,把你的门禁系统拆掉。我认为在社区服务未来的3.0时代,我们的线下部分至少要和互联网巨头打平,因为只有打平才能谈合作。
我一直想吐槽,我们一些传统的物业服务人员不知道要跟人好好打交道,业主都是直到投诉才知道还有物业公司存在。最好大家都不要来投诉,彼此就不用见面了。但是没有一个不见面的行业能够挣到溢价的。现在互联网行业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在于不见面。
这个世界之所以美妙、之所以痛苦,是因为人是感性动物。现在我们为什么PK不过这批互联网创业的年轻人?60、70年代出生的这些企业家,喜欢谈情怀,非常感性,而年轻人喜欢谈理性数据。但是在社区服务行业,我们要用大数据、用技术,更要讲情怀,怀抱初心。
从这点来讲,社区服务的门槛就在于你有没有关注人的能力,你是打心眼里拥抱客户还是表面上应付客户?哪个员工真热爱这个企业、真热爱这个行业,从他的眼睛里和行为里就可以看到。不是靠嘴上说说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我们未来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好服务,这也是我建议“物业管理”应该改称为“社区服务”的原因——物业管理不能代表这个行业未来真正的价值。
只有我们这个行业不断地整合、并购,产生真正意义上用户超过1亿,活跃度、黏性比较高的企业,这个行业才能真正进入活跃期。
04
社区生态如何改变?
围绕社区生态,传统物业公司要主动转变角色,在给业主提供品质服务的基础上,向资产管理及消费需求提供商转变。如果你关注社区健康、社区养老、社区商业等领域,你会发现中国空间巨大,但是传统的物业管理行业是不能完全覆盖这些领域的。在这里我要引入一个名词“泛社区经济”。
“泛社区经济”由基础物业、增值及资产管理、业主衍生业务组成。
打造充满温度的社区生态,企业首先需要保障好的就是服务。具体如何实现呢?请遵循以下“三心”。
1.怀抱初心
谈谈初心。
2002年彩生活创建之时,我说我们要做一个未来能够提升中国社会幸福感的价值平台,我们用科技降低社区运营的成本,让大家用上便宜的社区服务。走到今天,我认为服务质量跟用人多少没有太大关系,而是跟用心程度紧密相关。
服务怎么能够用心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让别人感受到你的尽心,感受到大家都是同路人。
社区是生活方式的承载,生活方式的体现,关系的交织处,资产的承载体,群体的聚集地。我们始终践行着企业愿景,向建立美好社区生态而努力。花样年集团也致力于成为有趣、有味、有料的生活空间及体验的引领者。我们的目标最终是要推动社区服务行业发展,让大家一起来改变社区的生态。
2.产品匠心
我们的用人指标是万科的60%,但因为大量运用科技,我们反而被行业诟病、被同行、被业主投诉,因为用人太少。
但实际上是我们依赖科技,代替用人去管理。
我们现在用科技手段打造智能家居,充分利用AI人脸识别、远程通话等技术。比如跟360合作的智能门铃,具备可视化,智能化,云录像等功能,利用手机APP操控,未来可以利用于5G场景。
社区是生活方式的承载,最近我们开始打造智慧社区,把它作为智慧城市的一个大的组成部分。
3.服务用心
我希望跟阿里或者京东达成新型的战略合作,而不是简单的业务合作。社区服务这个行业,五年后80%的企业会增长乏力。现在我们在峰谷,但是必须后面有支撑,才能有新的发展动力。
——云网端架构社区生态
腾讯系,阿里系帮助我们建立了彩之云平台,平台服务面积11.2亿平方米,注册数2640万人,活跃用户1400万人。
——制定社区服务标准
线上,我们有社区基础服务的北斗七星,这个平台我们可以管到1万个社区。我们引入了平台化战略,搭建社区服务的开放入口,建立社区生态布局,融合社区消费场景,从封闭到开放,从基础物业到多元增值服务。
线下,我们最关键的是要把线下住宅社区服务标准做好。我是开发商、我也是服务商,两手互搏的时候我也发现,我们现在很多社区的规划是有严重缺陷的。因为开发商都是以利润为导向,不是以服务为导向。未来我们在推动住建部和民政部要来改变我们社区建设的标准,更好地服务社区。
——引入社区温度测量体系
怎么反映我们社区好不好?
一看成熟度,居民入住度怎样,场所丰富吗?
二看活力度,公益活动活跃吗?
三看和谐度,业主之间熟识吗?
四看健康度,健身参与度高吗,内部安全吗?
现在的环境是冷社区多,更多的是冰社区。而我们要打造温社区,热社区。
——搭建“123”人文社区主题活动体系
要打造人文社区,有一个的门槛,是社区有没有自己的文化主张。最近我们在做业主公约时,去台北高雄考察,发现台湾的社区由于人群的共同价值观差异,某个社区一定区别于隔壁的那条街里另外的社区。不同的社区,不同的组织,有自己关于人文需求的差异,社区间才能真正意义上达成新的互动,产生新的商业和社交关系。
我们搭建了“123”人文社区主题活动体系,链接有温暖的社区。
京东刚过完“618”,“光棍节”是阿里提出的,我们也过自己的节日:“东方比邻节”。2018首届东方比邻节以“你好,邻居”为主题,重塑了邻里之情。
来源:中城联盟(id:cura1999),本文已获得授权,对原作者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