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大衣哥做理疗被喷忘本的一篇文章,
那么是什么是本?作为农民来讲,
大衣哥不管现在生活境遇如何改变,
他的身份都是农民——这就是很多人心目中的所谓“本”。
如果忘本,是以这样的标准去衡量的话,
往上数三代,恐怕许多人都忘了本。
一个人选择以什么样方式的去生活是他的基本权利。
朱之文因为星光大道一赛成名后,
固有的生活方式因他的成名多多少少而发生了改变。
但大衣哥并没有离开农村,因为他习惯了鸡鸣犬吠的农家生活。
这本来只是个人的生活态度,但却被媒体拿来大做文章。
赞扬大衣哥红了仍不忘本,大衣哥节俭朴素等等文章经常可以看到。
其实这不过是大衣哥选择的一种生活方式。
而我们,太喜欢将很多名人的事情上纲上线,
以群众强大的舆论力量,去评论并干涉他人的生活。
这是国人的陋习。
1,大衣哥的爆红带来的暴富,让太多人不平衡。
大衣哥作为一个农民,除了唱歌好,他似乎无异于身边的其他农民。
然而正因为唱歌好,他拿下了星光大道月赛冠军,
2011年12月19日,参加《星光大道》年度总决赛,获第五名。
2012年登上中央电视台龙年春节联欢晚会演唱节目《我要回家》。
朱之文参加完春晚后,火遍全国,
人红是非多,任谁也逃不过这条定律。
尤其是像朱之文这样人到中年命运突然发生逆转的农民。
他的红,让很多人看到了希望,但同时,也让很多人产生了仇视。
只不过,这种仇视被贴上了“公知”的标签。
红了不应该忘本,红了就有钱了,
应该支持家乡建设等等言论不绝于耳…………
更爆出大衣哥被乡里乡亲借钱不还的新闻。
凡此种种,究其根源,均是社会丑态而已。
朱之文作为个体来讲,他的爆红是个人奋斗的结果。
与乡里乡亲并无因果关系,
他是凭借自己对音乐的爱好和学习赢得了最终的成功,
他成功之后,如何安排自己的财富更与任何人没有关系。
做个理疗又有什么过错?城市人做得,农民做不得?
那些藏在手机屏幕后面的喷子们,
大有阿Q口中“和尚摸得,凭啥我摸不得”的羡慕嫉妒恨,
在一片吐槽声后,不过是皮袍下的“小”而已。
恨人穷以及贫富心态,扭曲了部分人的是非观,
让他们以公知的身份,兼以键盘侠的便利条件“仗义执言”,
其背后隐藏的不过是内心极不平衡的“凭什么他比我强”的心态而已。
2,阶层划分意识从来都没有消亡。
乔治向来以为,只要贫富差距存在,阶级就会存在。
朱之文虽然成功了、有钱了,但从社会地位上来讲,
他所代表的依然是草根,他无法与上流社会站到一起。
大衣哥朱之文的处境总让我想起《绿皮书》里的故事情节,
如同黑人唐一样,大衣哥成名后既无法融入娱乐圈的上流社会,
但他回到农村却发现已不受原来的乡里乡亲的欢迎,
他的成功,对于他们来说,已成为跟他们不一样的异类,
这是朱之文的尴尬,也是贫富差距所引起的社会矛盾。
朱之文被上纲上线、被道德绑架,不捐款就不对等等言论,
皆因他被划入了”农民“这一阶层里,
纵使你朱之文有钱了你仍然是农民,
作为农民你就应该像农民一样朴实,过俭朴的日子,
像平日里借农具一样借出你自己努力赚来的钱,
这样朱之文才是一个合格的农民。
而其实朱之文是通过歌手这一身份获得了财富,
但社会认可的不是他歌手的身份,他的身份依然是农民。
而朱之文要想罢脱这种由身份带来的约束,他需要取得更大的成就。
但这对朱之文来说几乎不可能。
就如同发哥本来是农民,但因为在电影方面的成就很大,
很多人都忘记他是农民一样。
而俭朴也不过是发哥的一种生活态度。
捐与不捐,本无可厚非。
在宣扬奉献精神时,我们太多的人喜欢双标。
在贫富观念上来讲,太多的人一边期盼自己成为有钱人,
而一边又仇视着成为有钱人的人。
这是长期以来贫富差距所形成的扭曲心态。
大衣哥被喷并不奇怪,生活中有太多的人,
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
大衣哥如果像周润发、王宝强一样成为影帝,
人们便能认可他的行为包括生活方式,
而现在的大衣哥,其成就不足以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歌手,
他依然还是个农民,换而言之,他无法成为强者,
也因此,他无法为自己自由的生活方式代言。
草根的逆袭之路,依旧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