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球半场19投1中,全场30投3中,如果没有看过比赛,你很难相信,这会是一支国家队级别的职业球队,在比赛中打出的表现。
24日晚间结束的斯杯决赛,中国男篮负于克罗地亚,遗憾屈居亚军。这支克罗地亚,即便刨去那几位在NBA效力的球星,也并非最强最强阵容。月初他们曾经征战NBA夏季联赛,此次来到中国的球队,不见了几名老将的身影,取而代之的则是几位球队重点培养的年轻球员。
可饶是如此,全场比赛克罗地亚都一直牢牢压制着中国队,无论快攻反击还是流畅的突破分球,从场面上看都完全高出中国男篮一个档次。比赛的大部分时间里,分差都在20分上下浮动。可是如果你真的看了这场比赛完整的过程,你还是会为中国队的输球而惋惜,因为两队的实力差距,并没有比分显示的那么悬殊,中国队输球的原因再明显不过——谁都扔了!可谁都扔不进!
全场比赛,中国队进了19个两分球,比对手还多两个,两分球命中率也比对手高出了十多个百分点。但克罗地亚以33%的命中率投进了7个三分,中国队只进了3个,命中率只有10%。单单三分球一项,中国队就输了12分,而最终两队的分差是13分。
如果中国队的三分球投得能再准一些,不一定准保能改变最终的结果,但至少在场面上不会像这个夜晚这么尴尬而难堪。
有朋友会纳闷,克罗地亚之前打NBA夏季联赛,一场没赢,来华的这支球队实力还不如那支打夏联的克罗地亚;而中国队在夏季联赛赢了一场比赛,回国打斯杯的阵容也和夏联阵容基本一致,为什么还会被对手压制成这样?
球队和球队之间,不仅有实力的差异,风格也全然不同。拿克罗地亚来说,他们的天赋、个人能力和绝对实力,肯定不如NBA夏季联赛球队。但他们的优势在于整体的技战术素养,以及团队的执行力。他们的单打独斗没那么强,但调整能力要更出色。这支克罗地亚,是中国男篮这个夏天第一次碰到的欧洲球队,面对对手极富针对性的策略调整,中国队很快落入被动。李楠赛后说:“其实我们的防守还可以,真正的问题一直是在进攻。”
一开始克罗地亚还是用常规的防守策略,对王哲林这个内线强点也只是一对一盯防,该支出去的防守都支出去了。可当王哲林开局连得五分之后,对手迅速调整,坚决夹击大王,放中国队外线投。可偏偏在这个夜晚,投篮不准像传染病一样在中国队中蔓延开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在深圳宝安体育馆的上方此起彼伏地回荡。
一场球下来,除了王哲林和沈梓捷两个内线,其他所有球员都出手了三分,但只进了三个。大家心里都着急,都知道对手就是放你投,可越是着急越投不进。眼看着中国队手感不好,克罗地亚的防守越缩越紧,越收越小,让你内线打不进去,后卫也突不进去。一旦中国队投篮不中,接连不断的快攻反击,很快就把比分拉开到了一个令人失望的数字。第四节虽然中国队利用对手命中率下降,依靠郭艾伦主导了一些转换进攻,但无奈之前挖下的坑太大,已经于事无补。
机会都出来了,可就是投不进,眼睁睁地输球,这可能是篮球场上最让人绝望的事情了。可是外线投篮不准,已经是中国男篮常年以来的通病了。赛后谈及全队三分低迷的原因,主教练李楠说:“一个是我们整个夏天远投都不是太稳,另外就是对方的这种防守让我们节奏有点乱。”
言下之意,主客观因素兼有,本来就稳定性不够,加上对手的强度和变化,让中国男篮无法适应。可是很多人又要问了,既然知道自己投篮不准,为什么就不能加倍努力地去练啊?
可以很负责的告诉大家,这支国家队当中的每一名球员,平时都没少花时间练投篮。即便是今年夏天备战任务、训练强度这么大的情况下,利用休息时间主动加练的人也不在少数。如果他们疏于训练,是不可能在CBA联赛里脱颖而出,达到国手级别的实力层面。
可是,投篮这东西从来都不是十天半个月,甚至两三个月就能练出显著效果的。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平时训练投篮都能保持相当不错的命中率。但比赛当中的投篮,和你训练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第一你身体要面对的强度不一样,你的肌肉需要在对抗的紧绷状态和投篮的放松状态实现切换,你的核心力量需要足够出色,才能保持重心的稳定,才能让投篮有谱。另外,你还需要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早高压状态下保持平稳的心态,这是技术得以正常发挥的基础。
上面这些,都不是单单靠平时多投篮就能马上强化起来的。投篮训练固然重要,但平时投得准,和比赛时投得准,并不能完全画等号。
提起中国篮球历史上的神投手,你第一反应就会想起朱芳雨、王仕鹏、李楠这些名字,而现在的这支国家队的主要侧翼阵容里,没有任何一个人,是传统意义上的“纯投手”。周鹏是依靠防守起家,翟晓川更擅长空切和篮板,阿不都沙拉木一开始是打内线的四号位;后卫线上赵继伟、郭艾伦、赵睿和方硕,都有投篮能力,但都不是爆炸型的投手。
中国队也有纯投手,吴前和陈林坚都能归在这个行列。但相比常规轮换的球员,他们相对身体单薄,防守较为吃亏,这也是为何李楠对于他们的使用,总是更加慎重。姚明时期的中国男篮之所以屡创佳绩,姚明自然居功至伟,但他身边的一干投手同样作用很大。是他们稳定的外线火力,让姚明在内线的牵制力能够真正兑现。现如今的中国男篮,运动能力和天赋不输前辈,但并没有朱八王七、小李飞刀这种级别的投手。
那怎么办?李楠指导说了,世界杯上要和咱们交手的波兰,比这支克罗地亚只强不弱,到时候该怎么打?世界杯眼看离开始只剩一个月了,这一个月我们的队员就能把投篮练出来么?
说实话,根本性的提升可能性并不大。但跟克罗地亚这种高水平的球队多交手,一定会有重要的作用和帮助。就像之前的夏季联赛,一开始我们面对紧逼也是阵脚大乱,但渐渐适应之后,我们也一样有机会和对手掰一掰手腕。
尽管我们的投篮能力不是那么稳定,但30投3中肯定是有偶然因素的小概率事件。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原因,还是不适应场上局势带来的心态失衡。如果能够多打这样艰难的比赛,多打这样风格鲜明的强队,学会如何面对这样的局面,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多在热身阶段交足学费,真到了大赛的赛场,就不会这么手足无措。
我们需要正视这支中国男篮的优势和不足,不必因为一场输球而把球队说得一无是处。今晚中国男篮将迎战喀麦隆,赢球甚至大胜都很有可能,届时也不必把两天前还骂声一片的球队吹捧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