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带娃7年炼成大嗓门:当妈后都逃不过音量变大?原因很辛酸

2019-12-17   兜妈爱叨叨

当妈后,最显著的变化是什么?

有人说是体重日渐增长,有人说是心态逐渐走向佛系,但要说最明显的,恐怕还是妈妈们的嗓门变大了不少。

之前,孙俪在网上吐槽:“录音师都表扬我,说我嗓门变大了,有穿透力了……”

这是怎么来的?做过妈妈们的肯定深有感触,孙俪也说,“还不是(有了孩子之后的)这7年练出来的。”

当孩子不满、生气、无理取闹时,该怎么办?

从理论上来说,家长们都知道不能说教,要给孩子拥抱,要从孩子的角度考虑,去理解孩子……

然而真正遇上的时候,妈妈吼一嗓子,才是最常见的做法,毕竟立竿见影。

就像邓超在家遇到孩子们闹事,直接就说:“俪,你吼一声!”

就是这样,孙俪练出了极具穿透力的大嗓门。

而这件事,也是很多家长深有所感的;

当妈前,以为自己肯定是个温柔妈妈,对孩子好言相向,一口一个“吃饭饭、睡觉觉”,上演一出“母慈子孝”的好戏;

当妈后,才发现哪个妈妈没有嚷过两声呢?“我数3、2、1,马上给我起床/吃饭/睡觉!”似乎只有展现出妈妈威严的一面,才能镇得住孩子。

生活中,很多人也拿这一点来吓唬孩子:“还不听话,你妈就生气啦!”

为什么在不知不觉中,妈妈的嗓门变大了,形象也变得威严而暴躁呢?

首先,肯定是因为妈妈们太累了!

一天24小时的带娃、家务、足以让妈妈们疲惫不堪,情绪低落,精神不佳,这个时候,怎么能保持一个和蔼可亲的形象,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呢?

一边带娃一边做家务有多辛苦,只有真正体验过的妈妈们才知道:

当你在叠衣服,娃却把衣服翻得到处都是;

当你在扫地,娃却把刚扫好的地方弄得一团糟;

还有喂饭、哄睡等工作,等孩子大了一点,更是有逼疯无数妈妈的辅导孩子作业,分分钟要人命呐!

而爸爸们,大都是保持着隐身状态,拿着“我也要上班挣钱养家”的借口,把自己从琐碎的家务中抽离出去,留给妈妈们一地鸡毛。

这也就难怪,为什么妈妈们会养出一副大嗓门,变得暴躁而易怒了。

大嗓门并不能让孩子听话

虽然妈妈的音量被生活逼得越来越大,但对于孩子来说,妈妈的大嗓门并不能让他学会听话。

有调查显示,孩子最不喜欢的家长中,有一类就是只会用大嗓门吼的家长。

孩子们纷纷表示:当时是被吼愣住了,可家长吼了什么,其实全都被屏蔽掉了。

在《爸爸去哪儿》中,也有类似的情节:林大竣和夏天一起偷吃了冰淇淋糖果,他们的爸爸发现后,对孩子的态度截然不同。

林永健对儿子林大竣很是失望,大声吼孩子:“你为什么要吃啊?……你吃什么吃!”

一顿斥责下来,林大竣产生了抵触心理,就算知道自己不该偷吃东西,也因为对爸爸的不满情绪,而一直赌气。

而夏克立也教育了女儿夏天,但他的态度却很不一样,他让女儿罚站,并平静地对女儿说:

“要记得你为什么要站在这里,因为做错了事……想一下发生了什么,好不好?乖!”

夏天真正意识到了自己的不对,心甘情愿受罚,之后心里也没有什么芥蒂。

所以说,用大嗓门去镇住孩子,其实意义并不大,它只能让孩子一时害怕,却不能真的教好孩子,还会影响亲子之间的感情。

要是用得多了,孩子反而是逐渐习惯,这个时候再去吼他,不但没有效果,还会让孩子觉得厌烦,反感。

用什么代替大嗓门?

如果日常生活中不用大嗓门,该怎么去对待孩子呢?

平时,妈妈们想要用大嗓门的时候,都是孩子情绪不佳,甚至失控、胡闹的情况,遇到这些情况,接纳孩子的情绪是最重要的。

妈妈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告诉孩子你理解他的不开心、愤怒、伤心等。

等孩子冷静下来,再慢慢和孩子讲道理,分辨是非。

其次,妈妈在想要震慑住孩子的时候,也可以使用低沉的声音,这样有利于让父母保持一个冷静的情绪,而严肃又低沉的声音,也能让孩子认识到自己不能再闹了。

最后,而是要爸爸们站出来,帮助妈妈们分担事情,让妈妈们不那么累,否则在疲惫之下,妈妈们怎么能做到温柔而耐心呢?

拿着工作当挡箭牌的爸爸,只能说觉悟不够,8小时和24小时的工作,哪一个更累,不是一目了然吗?

当妈后日渐提升的大嗓门,确实属于无奈,一定要想办法避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