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行走在广饶的大街小巷,处处如画风景交融着现代化的城市建筑,是那么和谐,那么生机勃勃:高大成群的住宅楼拔地而起,游园、公园、广场点缀其间,城东水系曲折而行,现代商圈便捷繁华,“四横五纵”的道路骨架组成了完善的城区路网,车来车往穿行于城区之间……我县紧紧抓住全省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全省I型小城市试点重要机遇,高水平完善规划,大力度推进建设,全方位加强管理,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集聚辐射能力全面提升。随着城区面积的扩大,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广饶县城正在向着“大、美、好”的现代化小城华丽转身。
算好“民生账”
城市建设品质化
图源网络
走进金隅花苑建设项目施工现场,吊塔林立,机器轰鸣,项目工作人员、施工人员正在有条不紊地工作,呈现出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该项目是我县重点建设的棚户区改造项目之一,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项目建成后可容纳总户数为1440户,可容纳居民人数5040人。截至目前,共有19栋18层楼主体封顶,正在进行内装施工。项目总投资约10.3亿元,目前完成投资约5.1亿元,计划年底前内外墙装饰工程完成50%。
围绕“宜居城市”建设目标,精心打造县域核心区,实现新老城区深度融合、一体发展,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棚户区改造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发展。我县按照“两年拆完、三年回迁、五年全面建成”的总体目标,举全县之力启动西关片区改造,现已搬迁城中村11个、棚户区7个、居民3108户,拆除房屋101.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0万平方米的3个回迁小区项目快速推进,金隅花苑、乐安居等有序落地。坚持新区建设与老城改造同步推进,近三年来,总投资647.37亿元,实施重点城建项目134个,乐安城市广场、全福元广场、宇通尊悦大厦等7个公建项目竣工投用,渤海经典、中南世纪城等15个住宅小区建成入住,新增街头游园20个、绿道45.6公里、绿地115万平方米,建成区面积达到32平方公里,绿地率、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分别达到40.65%、83.48%,城市规模、功能、品位同步提升。同时,统筹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生态园林城市创建,清理违法建设1763处,取缔人流密集区域流动商摊1053处,新建公厕15处,城市容貌焕然一新。随着智慧广饶管理服务中心的竣工投用,城市逐步迈向运行智慧化、管理精细化、景观园林化。
服务“下基层”
乡村管理精细化
走进大王镇鞠家村,街巷道路全部硬化、高标准绿化,各条街巷上有序种植着山楂树、樱花、紫叶李等乔木,与小龙柏、红叶小檗灌木相间;文化广场上,夏天有法桐遮荫,村内有小公园,周围垂柳、小径、石凳随处可见,可谓是:人在树下,村在林中。去年该村被评为省级森林村居。
将村镇建设作为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抓手,着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速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向村镇延伸。支持镇街立足禀赋发展园区经济,发挥优势,提升实力,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推进产城融合。大王镇省级新生小城市试点成效显著,跃居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第58位,被评为省级森林乡镇;大码头镇被评为省级美丽宜居小镇;全县镇街全部达到市级无违建创建标准。同时,按照整合资源、连片治理、逐年推进的思路,统筹实施农村民生项目建设。完成旱厕改造91844户,覆盖率达到92%;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城乡环卫保洁水平不断提升。190个村创建为美丽乡村,覆盖率达到43%,我县被评为全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县、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先进县。
打好“保障牌”
基础设施民生化
日前,广饶县西外环——S227河辛线广饶绕城段改建工程正式通车。工程全长14.894公里,路基宽度33米,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标准,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路线自河辛线与石大路交叉路口,向西于范李村南折跨预备河,于申盟亭村西跨潍高路顺接S316寿高线。通车后改善了城区内交通环境,优化完善了区域路网布局。此后,广饶市民北上东营,南下淄博又多了一条既方便又快捷的交通道路。
图源网络
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载体,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狠抓工程推进实施,一大批交通、水利、民生类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相继落地。改善群众的出行和发展条件,S316寿高线改线二期、S227河辛线广饶绕城段竣工通车,庐山路南延、长深高速高广段、S309田高线拓宽项目快速推进,“四横五纵”的县域交通主框架日趋完善;牢牢把握全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有利契机,建设改造县乡公路53条、122公里,三级以上公路比例达到44.2%,农村路网结构持续优化。加快水利发展步伐,高店水库增容工程达到蓄水条件,工业供水大码头支线建成送水,工业水源转换、城乡供水一体化、淄河分段治理工程有序实施,以地表水为主的“工业水网”逐步形成,河湖互通的“生态水网”不断完善。增加对民生领域的投入,投资13.5亿元启动东营科技职业学院迁建工程,促进职业教育与城市经济深度融合、协同发展;新改扩建中小学校4所、幼儿园12所,办学条件实现标准化提升。分别投资13亿元、2.16亿元实施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迁建项目,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提升群众健康保障能力,推动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供稿:谭芳 徐伟)
转自:广饶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