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及天猫升级了组织架构。淘宝天猫双料总裁蒋凡在内部邮件宣布:淘宝及天猫事业群成立C2M事业部。此次C2M事业部的成立,也是给未来的中国制造业,准备弯道超车提供了强劲动力。
C2M全称Customer-to-Manufacturer,是消费者直连工厂制造的一种生产模式,说白了就是缩短中间渠道,让制造业更贴近消费者。
这看似不经意的一步棋,实际上释放了一颗重磅炸弹。
大家可能不知道,互联网公司非常喜欢用这个事业部,因为它在总公司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基本上相当于一个子公司。
编制事业部,意味着阿里巴巴将C2M业务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而中国制造业也将就此翻开新的篇章。
在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针对五新中的“新制造”发表演讲。
针对未来的新制造,马云表示,今天的环境下,依靠传统资源消耗企业一定会越来越难,挑战也会越来越大:“不围绕新制造,就如同盲人开车,你都不知道谁是你的客户。一些制造业利用互联网做一些营销,但这不代表你就拥抱了未来。
马云进一步表示,新制造将会重新定义制造业,新制造业将会重新定义客户市场,重新定义供应链,重新定义服务:“新制造是思想和技术的革命,不是说制造和互联网结合就是新制造。定义新制造的标准是按需定制,是智能化,是知道你的用户是谁。”
最后,马云表示,过去制造业和互联网企业互相看不上,但未来不管是看得上还是看不上,都要结合起来过日子,因为谁也离不开谁;新制造是服务类制造业,未来没有纯制造业也没有纯服务类;阿里巴巴不是要进入制造业,而是要帮助制造业进行改革。
不管你承不承认,中国民营制造产业都在一个“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困局中来回打转,走不出来。
说它成功,是因为改革开放后一批批先行者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壮举。说它进入困局,则是因为老板们总是对自己取得成功的经验深信不疑,而忽视了底层逻辑的改变,导致陷入一个进退维谷的局面。
这就是经济学上的路径依赖,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家宁愿去投资买房,也不愿意继续在制造业深耕,这不得不说是一个悲哀。
那么困扰中国制造业的几个大麻烦究竟是什么?
其实,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制造业早就突破了以前效率低、质量差、成本高的瓶颈。现在谁要再说中国制造的东西很烂,原因只有一个:自己没有找对货。
当下,中国制造业普遍面临的大麻烦主要是下面3个:
1、到底生产什么?
2、该生产多少?
3、什么时间生产?
这3个看似简单的麻烦给中国制造业带来的痛苦远超我们想象。
举个例子,广东中山有一家专门做小电器的工厂叫安家乐,经常出现畅销的产品没货了,滞销的产品库存一大堆的问题,既折损了营收又浪费了成本,这就是不知道该生产什么的表现。
再举个例子,市场只需要100万双A款鞋,而你却盲目生产了500万双。在福建晋江,一年生产的鞋子十年都卖不完,喜得龙和德尔惠等传统鞋企的破产就是血淋淋的教训。这就是不知道生产多少的表现。
现在,这3个大麻烦终于找到解决办法了,办法正是阿里巴巴的新战略C2M。
解决了这些难题后,制造业一直积压的资金,就可以最大的释放出来。有了这一部分资金的支持,还可以去研发新产品,从而提高制造业的战斗力。自主研发能力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提升制造业内动力的关键,内动力强劲的国内制造业才可以快速到达全球产业链的最顶端。
一年前,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对外发布《2018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将美国列为第一方阵,德、日列为第二方阵,中国列为第三方阵。这说明在国家眼中,中国制造业和强国相比还有很长的距离。
在传统制造业阶段,这个距离很遥远,但现在有了互联网,有了阿里巴巴等电商巨头加持,一切都不同了。
在物流方面,针对制造企业仓库不够用、发货速度慢、物流成本高等问题,阿里引入菜鸟网络的能力,在制造业集中的地区建立产业带仓,为工厂提供更便宜、更可靠的仓储物流服务。
在金融方面,阿里系的蚂蚁金服专门给工厂提供贷款,利率还比较低,工厂一年省下的利息就不是一个小数目。
在科技方面,阿里云打通生产数据和销售数据,能够预测到未来两个月的产品销售量,从而提醒商家提前备货,精准安排产能。
比如深圳有一家星磁科技公司,它专门生产手机数码的配件,经过云端产销数据的打通协同,库存资金从几百万降到了几十万,产品周转率也提升近一倍,节约出来的弹药又能去研发新品提升战斗力了。
就这样,C2M模式将无数制造工厂汇聚到阿里巴巴这个平台上,成为了利益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迸发出巨大的威力。仅仅是今年618,阿里C2M为中国产业带上的工厂带来了4.66亿笔订单,中国制造业沸腾了!
时代在进步,制造业不能再固守传统思维,必须紧跟变革的步伐。以前制造业靠电,未来靠的是数据,对中国制造业来说,未来已来,就等着大家弯道超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