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医学期刊论文的编辑初审

2019-10-11   达晋医学

对医学期刊论文的初审是科技学术期刊出版工作“三审制”中的第一步,主要是指编辑人员对来稿进行的初步审查和评价,初审是保证医学学术期刊的守门人,这不仅仅能够有效的筛选优秀论文从而保障论文期刊质量,也决定着期刊工作效率的高低,也同时决定着下阶段编辑工作的能否顺利提供的有力保障。

一、初审的主要内容

1.期刊论文是否符合本期刊要求:初审是编辑工作的守门人,编辑应该熟悉编辑部所有期刊的内容要求,而在众多的来稿中,论文形式与内容纷杂凌乱,就这要求编辑做好守门人的工作,对论文的文体以及内容进行筛查,这也是初审工作的审查重点。在现阶段,边缘学科,交叉学科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了创新的一种途径,而各期刊都有自身的办刊宗旨,编辑在初审中应用熟练掌握本期刊的办刊宗旨,认真筛选符合本期刊内容的论文,如果不切合本期刊的内容,应及时终止审稿,立即退稿。于此同时应该和作者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提出相应修改意见,建议作者转投与之论文相符的杂志,提高整体服务质量。

2.论文的基本格式:在不同医学期刊之中,会有不同的基本格式要求,例如是否有数据支持,在材料方法中的相关内容,实验设计的要求,结果的阐述方式等等,因此论文的文本都有哪些形式,是否符合本期刊的要求就成为了另一个重要的内容,这也是为了执行国家标准,有利于体现国家科技期刊的规范性重要保障。对待不符合基本格式的论文,编辑应该妥善处理,建议作者修改或者直接退稿并给出相应意见。

3.论文的创新性:编辑在初审中应该严格审查学术不端,严格控制抄袭、剽窃等行为,在此基础上,编辑应该从选题、方法与实验设计是否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判断,准确评价潜在的社会价值,控制期刊论文的创新性从而提高论文质量。

4.论文数据正确性及科学性:医学期刊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验方法运用是否正确,统计方法是否符合实验设计,以及统计方法的正确使用与数据的准确性都是论文质量的重要体现,只有在严密的实验设计与正确的统计结果和可靠的数据来源才能体现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这就要求编辑在初审过程中,熟悉基本的实验方法与统计计算方式,能够发现实验设计的缺陷或者错误,能够发现计算方式,在必要时应在初审中,要求作者提供必要的原始数据以确保论文的真实性。

5.论文语言表达是否准确:编辑应具有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初审中应该考虑语言叙述是否准确,语言结构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用词是否准确等相应内容,这也为后期的编辑工作做好了铺垫,有利于下阶段的评审工作的顺利进行。

6.论文格式的规范性:编辑在初审中,应该对论文格式进行初步审阅,主要应包括图标是否合格要求,数据表达,参考文献的格式、标点、符号是否符合本期刊的要求,如有不符合应及时汇总修改意见,及时沟通作者修改完善。

7.论文的法律性问题:在医学期刊中,不能仅仅靠创新性和优秀的实验设计完成,还有伦理学以及政治,法律的约束。初审应该对此有充分的认识,包括国家荣誉方面,医学期刊是否符合伦理道德,是否违背国家方针政策等论文进行筛查。

二、初审应注意的问题

1.正确认识初审的作用与性质:初审不能仅仅靠是否是国内知名专家或者有无基金研究的支持而判断论文质量和信息的可靠性,编辑应该充分认识到初审的作用与性质,应该严格按照初审内容进行评审,有无基金资助只能说明是保障论文质量的重要因素,不能是通过初审的决定性条件,在初审过程中应严格正确评价论文质量,以确保期刊的质量要求。

2.编辑应该在初审中保持宽容的态度:医学期刊由于专业受限,不能面面俱到的掌握所有知识,可能会在语言表达方面,统计表达方面,数据表达方面,图形、表格使用方面出现错误,编辑在初审中应该准确判断常规错误与重大错误,汇总修改意见,不能仅仅因为常规错误扼杀了作者的劳动成果。并且在编辑过程中对于深层次的问题,一般编辑人员很难做到医学专业领域的深度问题,需要借助相关专家完善,所以在某些编辑不能确定的方面,编辑不应决断轻易退稿,应与作者和审稿专家多方沟通在做判断。

3.与作者之间的沟通:编辑在初稿审阅中,和作者之间应有有效的沟通方式,不能冷漠退稿,即使退稿也应有合适的理由,由于医学期刊在审稿过程中需要不断的修改和完善,编辑应该采用合理的沟通方式,能够准确的提出期刊论文的修改的建设性意见,使论文质量不断提高,对作者反馈的异议进行合理的讨论并做相应的解释说明,这样不仅仅有助于提高论文质量也有助于提高期刊服务质量。

编辑的初审工作是是有效把握期刊论文整体质量的有效途径,严谨的初审不仅仅能使期刊整体论文质量提高,也有利于专家评审的顺利进行以及合理的利用资源。对整个编辑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