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心向国情牵华夏,80年代曾主持设计当时大陆第一高楼广东国际大厦。
中国建筑从来是让世界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情,黄鹤楼,阿房宫……一座座历史建筑千古留名,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演化中,中国建筑早已不仅仅是人民遮风避雨的场所,更是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有的巍峨耸立,有的因势而造,即使鳞次栉比却仍旧让人沉迷。
而如果说建筑像一首天下无二的音乐,那么建筑设计者就是这场音乐的演唱家;如果说建筑像一幅幅烟雨朦胧的画作,那么建筑设计者就是这幅杰作的画家。恰巧,容柏生便是中国现代化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和“演唱家”。
自强不息,少年时期的容柏生是一部奋斗史。
1930年8月27日容柏生出生在广东珠海的一个富裕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小时候的容柏生在生活上从来都是衣食无忧,即使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容柏生依然度过了一个安详无忧无虑的童年。
1949年,19岁的容柏生参加了高考,并顺利获取了岭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好景不长,在那一年容柏生家境中落,容柏生从一个衣食无忧的小少爷一下子跌入谷底。面对提前工作维持生活和继续读书两种选择,容柏生艰难的选择了后者。
远离家乡去岭南大学土木工程系读书,而且几乎没有生活来源,容柏生一下子陷入了困境,为了维持生计和学业,从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容柏生开始了勤工俭学的生活,当打字员、廉价助教,甚至为了节省住宿费容柏生到当地小学当代课老师以求提供住宿。艰苦的生活一次次的动摇着容柏生继续读书的念头。但容柏生还是在助学金的帮助下咬牙坚持了下来。
四年的艰苦奋斗让容柏生仿佛换了一个人,从娇生惯养再到随遇而安,容柏生以坚毅的意志顺利蜕变。大学的艰苦生活非但没有让容柏生丧失读书学习的信心,反而激发了他对知识强烈的求知欲。
1953年顺利毕业的容柏生成为了华南工学院第一批毕业的学习种子。作为首届毕业生,容柏生被分配到广东省建筑设计公司从事建筑结构设计工作,并从此真正踏上了建筑设计的道路。谁也没有想到,多年后的容柏生在这条道路上竟越走越宽、越走越远,以至于代表中国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他一心向国、情牵华夏,一座座巍峨建筑是他向祖国最真挚的献礼。
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深圳亚洲大酒店,如今叫它香格里拉大酒店更为合适。这座屹立在深圳的高114米多达38层的“Y”型酒店在八十年代那算得上是中国中现代化建筑代表之一,许多国外友人和历史性会晤都曾在这里接待,不仅如此,在当时它可是中国面向世界响当当的一面旗帜,而这座大厦所采用的结构体系正是由容柏生研究出来。
1985年容柏生创造了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他在花岗岩石残积土层上主持设计了一座18层高的建筑——广东国际大厦,这座大厦不但是当时中国当之无愧的第一高楼,同时也是当时世界上采用预应力平板楼盖的最高的建筑。广东国际大厦,是容柏生采用“超级构架”结构体系成功建造的第一座高层建筑。凭借着这一建筑设计成就,在广东国际大厦封顶当天容柏生就被建设部授予了中国工程设计大师的称号,并在后来先后斩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詹天佑大奖和全国优秀设计金奖三座国家级别的奖项。
在创新中谋求发展,上世纪90年代容柏生创造性地提出的“短肢剪力墙”体系,成功运用到了普通高层建筑当中。在那个年代中国大陆当中几乎你所看到所有30层左右的小中高层建筑都是根据容柏生提出的体系建造出来的,容柏生为祖国创造的直接和间接利益无法估量。
新中国大厦、肇庆星湖大厦、省人行大厦等一座座全国著名的大厦都在容柏生的主持设计下建造出来。甚至有人曾说在九十年代中国现代建筑有一半功劳应归功于容柏生,或许有所夸张,但从侧面也看到了容柏生在中国现代建筑史上的不凡之处。 1995年,容柏生实至名归成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不幸的是,2019年5月11日4时50分中国建筑结构设计上的“顶梁柱”容柏生在广州逝世,享年90岁。
他的一生坎坷起伏,曾经历过低谷也曾攀登过顶峰。岁月荏苒,经历过大起大落的容柏生看淡了一切,他自己说道:“我并不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只是愿意老实地做点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I280J3EBrZ4kL1ViWvx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