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天,很多宝宝吃什么都没胃口,甚至免疫力低下,经常感冒......小病虽小,但重复起来没完,也成了大烦恼。这归结起来还是与宝宝脾胃受损有关,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
儿童脏腑娇嫩,饥饱无度,比成人更易造成脾胃的损伤,因此养护宝宝脾胃就显得尤为重要。
1、不长个,特别能吃,但容易饿;
2、食欲不振;
3、常积食,舌苔厚腻;
4、口唇无血色、干燥;
5、睡觉流口水;
6、经常功能性便秘;
7、脸色焦黄、暗淡、无光泽;
8、精神状态不佳;
9、睡觉不踏实、睡着时眼睛会露条小缝儿、夜里爱哭闹,还会有咬牙、磨牙的情况;
10、免疫力低下:经常容易感冒、生病,迟迟不见好。
让孩子多运动
适当地运动不仅可以促进体内血液的循环,还能加快肠道的吸收,加强胃肠道蠕动,从而促进体内的消化运动,改善运化不顺,减轻脾脏负担。
多给孩子捏脊
家长可以每天花10分钟左右的时间为孩子进行背部按摩,首先让孩子平躺在床上,保持背部的脊椎平缓,然后用自己的拇指和食指从尾骨的末端一直向上捏起直达顶部,可以有效地疏通孩子背部的经络,长期坚持也可以调理肠胃。
注重食疗
养胃护胃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贵在坚持。另外,还需要家长们多监督孩子的日常饮食,养成一个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吃饭尽量守时,每顿饭的用餐时间在25分钟以上,不宜吃得过饱,多吃具有养胃护胃的食物,例如南瓜粥,鱼肉,山药等。
脾胃虚寒
症状表现:宝宝常出现肚子胀、肚子疼、不爱吃饭、手脚发凉、大便稀溏或者大便干、舌苔白。
调理方法:让宝宝喝姜糖水。生姜性温,能刺激胃肠黏膜,而红糖有和中助脾,温阳散寒的作用。
胃强脾弱
症状表现:个子低、身体瘦、声音不响亮、大便发干或发稀、身上的肉松松的不瓷实、头发黄或稀少、面色黄等。
调理方法:熬山药大枣粥。这道粥气血双补,既可以调补五脏还有行气的功效。
脾胃积热
症状表现:经常口臭、大便也酸臭酸臭的,睡觉不踏实、睡着时眼睛会露条小缝儿、夜里爱哭闹,还会有咬牙、磨牙的情况。
调理方法:烤个鸡内金饼。可到药店买鸡内金1个,研成粉,加到100克面粉里,给孩子烤个焦黄焦黄的小饼让孩子吃,效果特别好。也可用薏米熬粥喝,健脾、利湿、清热。
脾胃不和
症状表现:宝宝常积食、消化不良等。
调理方法:煮些薏仁水,喝薏仁水既能补充水分,又能起到调理脾胃的辅助作用。对于因吃肉类食物过多引起的积食,可以给宝宝吃糖炒山楂。对消化不良伴有腹胀的宝宝,可吃点白萝卜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