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之计在于晨
早餐对于老百姓来说是极为重要的
早饭绝不能凑合
老东台人吃饭讲究味道大于一切
吃饭不仅仅吃吃饭
而是一个享受生活的过成
可供东台人选择的早餐不在少数
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早起的人儿有饭吃
想吃的一定要赶早
妖哥只能帮你到这了...
在东台,很多人的早晨都是从一碗鱼汤面开始。精道细滑的面条静卧在浓香雪白的鱼汤里,宛如一体。轻轻捞起一缕面条,滋溜一声,连汤带面进入嘴中,筋道十足,爽口怡人,唇齿之间鱼香环绕,心头间满是浓浓的东台味道。
东台鱼汤面不只在东台,东台人已经将鱼汤面开到了全世界,前不久亮相香港!东台的大街小巷,特别在富安、安丰等乡镇,鱼汤面都各有讲究。东台鱼汤面在汤料上,选择了野生鲫鱼、鳝鱼骨、猪骨等原料,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且富含活性钙和各种氨基酸的特点。
作为鱼汤面的延续,东台鱼汤馄饨也是格外的好吃。新鲜浓厚的鱼汤,薄皮鲜肉小馄饨。许多在外的东台人,都念着这一口鲜香的味道。
喝豆浆是甜还是咸口,网上一片争论。一般东台人还是喝甜豆浆的多,当然不加糖是最健康的,你们呢?
油条,油炸食品,口感松脆有韧劲,中国传统的早点之一,现在讲究健康的人,要吃不添加矾的。
东台人最多的是白米粥、杂粮粥和八宝粥,现在很多家庭懂得养生,还有小米、高粱米、加上各种食材的粥。
东台本地人除了鱼汤面,更多人喜欢早饭来一碗虾油面。
先把阔条子面下锅,在碗里加入虾油、虾籽、胡椒粉、蒜瓣、葱段,会吃的人,面都是七八分熟边拌边吃才更有嚼头。虾油的鲜香和蒜瓣的辛辣混和着虾籽的质感会在口腔里形成令人愉悦的口感,有嚼头的面条会持续这种口感扩散的时间而不会因为面条太烂就直接囫囵下肚不知其味。
虾油是东台特产,只有在东台才能吃到正宗的有点发臭的虾油,其他地方真没有,和虾油最搭的,还有东台的油炸臭干。
从刚开始的红枣粽到现在的咸肉蛋黄粽,都深得东台人喜爱。即使是白粽,蘸上点白糖,也是分外的好吃。
汤圆算是早饭中的一股清流了,我说的是颜值。洁白圆润、晶莹剔透,一口要下去,芝麻香瞬间就在嘴里化开来。即使它很糯,但是从来不粘牙。
路边的小摊永远少不了菊花祺儿,散发着萝卜与生姜香,零用钱买上一两个,借着刚出锅的热乎劲儿咬上一口~香!
这种鸡蛋煎饼是外地引进的,一个鸡蛋一根火腿肠是标配,陪很多孩子度过了美好的时光,老板要问你过要海带?香菜?过要辣酱?
均匀的打好蛋液然后飞快的倒入面饼洞中,在刷过油的铁板上反复煎,小孩子都喜欢。
烧饼是东台一大特色,草炉烧饼最有名。如今的桶炉烧饼或电炉烧饼分有甜、咸口味,油渣烧饼、龙虎斗等。龙虎斗烧饼最有名,它是甜咸混搭的口味。和粽子和豆腐脑不同,这种混搭能够很好的解决吵的不可开交的咸甜之争。
米饼,是以籼米粉为原料制作,底香脆,面松软,味微甜,老少咸宜。米饭饼夹油条(最好是刚出锅的米饼、油条),佐以豆浆或牛奶,是早餐的绝配。小时候,就好这一口,每天跟父母拿一角钱,买4个米饼,到中午放学都不饿。印象中做米饼的摊主也很有讲究,一口大锅,哒出来的米饼个个如样,也有甜中带点酸的,巴子要硬。
麻团是用糯米粉做的,里面放糖,外面粘上芝麻,油锅里炸,一个个金黄色的,一口下去,慢点,烫嘴哦。
没有到过东台的不知道这个是什么,其实和油饼差不多,可能以前中间放个虾一起炸,所以叫“虾池”,现在不多见了!
东台小笼包,其实还是学的扬州特色,要现做现吃,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肉皮汤鲜美,就是烫嘴。
包子品种很多,在东台吃来吃去还是肉包子最特色,一个就饱,过去在三元、码头、新民、新东都很正宗,现在迎春、红灯笼也很有名。
说到东台的早饭,尤其不能少了生姜大蒜烫干丝这个特色。东台人习惯爱在早晨上茶馆来一盘生姜干丝,用麻酱油一拌,就着再来一碗白汤面,哎哟,美极了!
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写过一篇关于干丝的文章。他说:干丝不是下饭的,是佐茶的。他在《食事》里写道:
干丝是淮扬名菜。大方豆腐干,快刀横披为片,刀工好的师傅一块豆腐干能片十六片;再立刀切为细丝。这种豆腐干是特制的,极坚致,切丝不断,又绵软,易吸汤汁。
干丝入开水略煮,捞出后装高足浅碗,浇麻油酱醋。青蒜切寸段,略焯,五香花生米搓去皮,同拌,尤妙。
东台本地干丝,是用卜页切丝拌的。
大煮干丝,加虾米、木耳、笋丝、青菜,鸡汤吊味。
泰州干丝,正宗的是用豆腐干切出来的。
茶干最好用后港的,用香菜麻油拌。
家,一个让人深思的字眼,
一个充满温馨的地方,
一个让你活出自我的地方...
家是朴实的,也是饱满的,触手可及,十分亲切。
在外乡,即使口音变了,但对家乡的食物仍怀无限意念。
身在异乡的你,有没有那么一瞬间想家?
想念咱大东台的特色早点,
你是不是在流口水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