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抗病毒治疗期间,脸色越来越黄是怎么回事,药物原因?

2020-04-03     肝博士

问题描述:高中体检时查出患有乙肝,随后进行了抗病毒治疗,服用抗病毒药一年后发现自己的脸色越来越黄,吃药之前身体未表现出异常情况,现在这种情况是怎么回事?跟抗病毒药有关吗?

医生解答:乙肝抗病毒药并不会引起脸色发黄这一症状,服药期间脸色发黄不排除是由于胆红素升高引起的皮肤黄染现象,总胆红素水平升高超过两倍正常值上限,会出现皮肤黄。在抗病毒治疗以后,随着肝功能状况好转,胆红素水平下降,面色会由黄转为正常。

建议患者做个肝功能检查,看看肝功能状况,各项指标是否有异常,以免胆红素异常升高而造成病情进一步加重,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除此之外,还有三种原因会出现脸色发黄:

1、心情长期比较紧张、抑郁的人,吃不好东西的话会导致营养状态不佳或贫血等状态.这样子的话患者会出现精神萎靡、面色干黄等症状;

2、如果近期或长期服用带有黄色素的药物如阿的平、呋喃类等药物,皮肤颜色也可能发黄,不过一般多在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3、近期过多食用某些含有胡萝卜素较多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芒果等瓜果蔬菜.当肝脏不能及时分解、代谢掉血中胡萝卜素时,患者会出现皮肤、脸色发黄。

综上,吃抗病毒药有助于降低病毒量,患者的脸色是不会发黄的,脸色发黄往往是由于患者肝功能异常,胆红素升高而引起的黄疸现象。所以建议有类似情况的患者朋友们及时到医院做个肝功能检查,辨明病因及早干预。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HxqCV3EBfwtFQPkdY7D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