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十分钟,星姐带你换个方式看世界
这是南星话邮轮的第 312 期文章
感谢星辰们的一路支持!
Lysistrata
Giovanni Marradi - Serenity
虽然北美这边几家邮轮巨头的停航日期,再次被推迟到九月。
但国内最近这阵子,好消息还是不少的。
歌诗达威尼斯号终于停靠深圳,
星梦探索梦号也正式官宣复航,7月底开始走台湾航线。
而昨天,星姐受邀参加CCYIA中交协邮轮游艇分会的船员服务在线研讨会。
这是一次为船员发声的难得机会。
“南星话邮轮”这个平台,除了邮轮旅行爱好者,各路业界人士,
还承载了相当数量咱们国内的海员,
事关海员的切身利益,特别这次全球疫情,
我想很多人对邮轮工作,海外务工,也有了新的认知。
《漂泊的船员何时才能回家?复航又意味着什么?》
研讨会的议题,涉及到疫情期间海外船员的现状、需求、服务、维权。
围绕建立中国邮轮船员服务中心,这样一个非营利性服务机构,
基本功能可能涉及船员的职业指导、晋升规划、提供招聘、服务维权、风险救助、派遣规范、行业数据、信用体系......
“南星话邮轮”作为邮轮领域的细分自媒体,海员承载平台,
星姐实时征集了大家的一些想法跟建议,
希望能对推进船员服务,起到一定帮助。
文中船员信息提供者均采用化名。
疫情期间国际邮轮船员现状
1、滞留在海上的船员现状
数据显示,截止六月,仍有接近40000名各国船员,
被困在海外的邮轮上,无法回国。
这里选取一个比较典型的情况。
MSC荣耀号船员小A,船滞留迪拜三个月多,
船员还有200多人,中国籍70多人。
因为严格的限制入境政策,没有办法回国。
有三种方案都在尝试。
第一是商业航班,由于五个一政策,抢票堪比春运,没有办法买到票。
第二是包机,但国家不给入境的批复。
第三开船回来,考虑到费用,公司根本没提到这个可能,而且现在驾驶台也没有几个人够用。
大使馆爱莫能助,因为滞留此地的中国同胞太多了。
船员处于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有几个撤侨航班也轮不上。
船员一直保持隔离,也做了核酸检测,全船都是阴性。
在这种情况下,希望能够批复包机的请求。
《如果没有疫情,MSC荣耀号已经进驻上海港了》
2、求助渠道的不确定,心理层面的困扰
这是在既发事实上的一些情况,
另外在船员心理层面,也亟待得到国内相关部门的关注与支持。
这些船员有的从去年就登船开始工作,
今年1月疫情出现以来,一直被困在船上到现在的6月,
有些人已经连续近200天没有下过船了,
做过船员的朋友,可能会理解这是什么概念。
《疫情下的大海,隔离时期的心情》
前两天是海员日。小A比较纠结的,
是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国家机构注意到滞留在海上,无法回国的这些船员,他们的现状与困境?
有没有相关部门在做统计调查,到底还有多少中国船员还回不来?
国内的相关机构、政府部门,是知道了这些事也在积极参与协调?
还是知道了却并未采取任何实质性的有效措施?
这是他们感到非常困扰的点。
如果船员的声音能被听到,能被安抚,
海事局或者任何一方面,能出来说一句:
“我理解和体谅你们,我们也在努力帮助你们回国,请多给我们一点耐心。”
哪怕是这样的话,也会让他们心存希望,心中更多一份理解与期待。
疫情期间国际邮轮船员服务
1、求助渠道的建立
MSC荣耀号小A的情况,她的困惑其实并不是个例。
之前有船员在微博发求助信,想引起有关政府部门、媒体机构的注意,
其实也是实在找不到能够为船员发声、救助的恰当渠道。
在此之前,他们也尝试了多方求助。
比如当地中国大使馆、自己的派遣中介,海事局、海员培训机构、线上媒体......等等各种连带关系的多方资源,
但并没有太多积极的回应,跟后续的实质性跟进与反馈。
被困在公海上的船队群
2、隔离费用的明确
来自途易邮轮的中国船员小B,目前仍被困在迈希夫3号邮轮上。
他提出关于隔离费的问题,很多船公司都给出了明确的政策,给予隔离费的报销。
但是他们船第一批回国的中国船员,隔离费一直没着落。
问公司HR说报销,问代理又说公司不报销。
推过来推过去敷衍踢皮球。
星姐有回复他,隔离费报销与否要看邮轮公司政策规定。
在船的话,咨询船上HR最直接。
另外邮轮公司的政策,有些也是根据疫情发展变化在变化的,
确实可能早期回国的并没有报销。
但这里不止途易邮轮一家,
其他邮轮品牌的船员,仍然也面临这个问题。
希望相关邮轮品牌国内中介的代理,
能协助船员与邮轮公司总部沟通,给出比较确切有效的信息。
3、心理咨询的提供
被困公海的船员里,有些确实独处能力比较强,内心也比较强大,很积极乐观。
但并不是人人都有这样慎独自处,处变不惊的能力。
经历过连续几个月希望、失望不断的交替,
而被困舱房隔离,空间的局限性,
也让船员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在邮轮本身,
焦虑可能早就扩散开了,但当事人自己并不觉得,
为了让家人放心,也不敢吐露太多自己真实的担忧,
其实内心里已经快达到承受极限了,亟需释放。
星姐遇到过几个这样的咨询者。
南星话邮轮对于邮轮领域船员或者客人的投稿,一直有开放渠道。
疫情期间星姐的个人咨询案例里,心理咨询的帮助占到不小的比例,
特别很多在船船员来找到星姐的,
聊到后面其实问题还是需要心理咨询。
如果国内建立专门的邮轮船员服务中心,
能够提供更多这方面的专业支持,跟便利可触及的渠道。
对于目前仍被困在公海船上的,或者已经回国的船员,
相信都是莫大的支持与帮助。
未来国际邮轮船员需求
1、职业发展规划、个人职场提升
这个主题也是星姐这几年给船员做个人咨询遇到最多的。
在邮轮职场上,太多中国籍船员缺乏专业的职业规划与指导,
海乘青春饭、挣快钱,是大多数人的理解与现实。
比如诺唯真邮轮餐厅服务生小C的反馈,
目前的海员,要么待个三五年下船了转行,要么继续晋升,基本就这两条路。
《如何通过邮轮工作 最大限度优化提升自我?》
这里星姐总结了一些邮轮职场上常见的困境
选了不适合自己的邮轮品牌跟岗位
想转岗跳槽,但信息不足,怕选错
想在职场往上走,但自身没有什么核心竞争力,也不知道怎么去规划方向
邮轮内部转岗存在各种行业内部信息差,不了解其中的猫腻
不了解邮轮自营品牌跟外包品牌的差别有哪些
跳槽换邮轮船东时,没有自己的选择标准跟甄选原则,容易受外界影响而误判
在邮轮人脉积累、职场沟通、链接资源,扩圈引流方面缺乏专业指导
《邮轮转岗的选择 是前途似锦?还是万丈深渊?》
星姐选了几个船员反馈的典型问题。
邮轮品牌的选择
来自MSC的私人管家小D。
她反馈说,在邮轮职场晋升上,邮轮品牌的选择真的非常重要。
不同的品牌,企业文化、公司用人环境可能完全不同。
在中国市场的船,小D有见过一些人升职,全靠关系跟贿赂,个别职位还是挺混乱的。
当然,在希冀邮轮公司能提供更公平合理的晋升制度之外,
也希望国内能有更多像星姐做的邮轮职场精进营,这种针对老船员高阶需求的职场课程,
来弥补细分行业领域里的信息差,能为有想法的船员带来更多适配的机遇,降低试错成本。
职业操守跟职场信念
小D还表示,自己经常浏览外网的资源,邮轮职位提供的范围相对较广,
之前休假也带过培训,个人来说是比较注重职业发展问题的,
想把邮轮作为自己的一项事业来做,
而不是仅仅简单的把它定义为一个职业。
但船上很多年轻的新船员,动不动就辞职,可能仅仅是一点点小挫折而已。
在船上一些外籍主管也问过小D,
为什么你们中国男孩女孩说她两句说辞职就辞职了呢?他们难道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吗?
小D是VIP私人管家,也有客人也和她反映过说,
幸亏我是vip,你们把我捧在手心里,
在下面自助餐厅吃饭,那小姑娘甩脸给谁看呀。
这些95后甚至00后的年轻船员,
大部分辞职之后,也没有太好的工作选择,
毕竟年轻缺乏规划。如果说能加强这部分培训的话,
也会提升中国籍的职场认同度,跟外籍船员对我们的尊重度。
《环游世界很美好 但邮轮工作中的选择与坚守更加重要》
小D觉得根本上来说,因为很多人没有像那些外籍船员一样,
真正把邮轮工作当成自己一项重要的事业来做,
职业操守跟职场信念上的培训跟概念,几乎为零。
对于邮轮文化的积淀度、航海事业的认同感,
相比外籍船员来说,这方面的教育浸润需要加强,
当然也需要更多行业榜样、领军人物的激励。
所以对于有志邮轮事业的小伙伴,
星姐也会分享自己的邮轮职场女性逆袭自传书《穿越大洋遇见你》,
讲述了星姐在国际邮轮八年来,从基层的服务生、到管理层的销售部经理,中间的工作、情感、成长经历。
希望能激励更多想要乘风破浪的人。扫码下图即可看。
2、回国再就业扶持,提供业界工作信息的平台
海员假期兼职或者回陆地发展,希望建立平台,汇总相关的工作信息。
比如相关高校的兼职老师,各类港口工作,中介公司的培训师,海员培训学校的英语培训老师,邮轮公司的人才需求等等等等。
邮轮船员回国转型的困境
国内的企业公司其实对邮轮的认可度并不高,
像小E哪怕是有诺唯真+维京海轮的资深背景,
在面试中的优势也不见得突出。
很多HR都对她船上的高薪资有疑虑,
感觉有种自己的小破庙请不动老船员这样的菩萨,
就算很有意向,面试官也怕船员会做不长。
而国内的服务行业,跟国外邮轮整体对员工的文化认同跟尊重,还是有非常巨大的差异。
也考虑过转行,但很多都会因为没有相关行业经验而婉拒,
即使把在船上的工作经验说得再天花乱坠,事实上也很苍白。
船员下船之后的就业,需要一个过度跟衔接,
或者说是相关对口的扶持政策支持,如果能有这种平台就好了。
港口代理
皇家加勒比游轮儿童看护船员小F提出,
跑亚洲航线的时候,特别向往港口代理这个职位,
希望可以有途径或者平台,可以介绍这方面的工作,给回归陆地的船员。
或者开个相关培训班,然后择优进行内推。
当然也可能不仅限于国内的港口代理,
其他国家或者地区的港口城市代理工作机会也很不错,
比如日本的港口代理,自己就很向往。
港务接待码头运作
丽星邮轮前台船员小G提到,
自己之前在广州做过码头接待,很多是大学生兼职,
负责给客人指路,协助办理安检,等等一系列在码头海关的手续。
希望老船员在休假时,也能有港务接待、码头运作的兼职,
以及未来回国就业的对口机会。
能力强一些的老船员,也可以做兼职学生的督导,
通过相关的经验积累,为将来回归陆地转型做嫁接。
高校教师
来自皇家加勒比游轮赌场的船员小H提出,
目前的邮轮高校讲师,一般都是针对职位高的船长、轮机长之类的高级别海事部门人才,
像烟台这儿,好几所大学都有引进有资历的老船员做讲师,
也是大部分院校目前正在做的,毕竟经验丰富活学活用,
但是酒店部门的工作人员,也就是大家俗称的海乘,业界的现状却是基本都不愿招这种。
希望能有更多机会,哪怕是兼职,给到海乘船员。
工伤病退维权方面
歌诗达邮轮的酒店总助小I提到,
希望有更多的法律条款,
来保护船员这个特殊职业的权益,
比如在邮轮公司工作过程中受伤或者生病时的权责规范。
海员证件制证效率
歌诗达儿童娱乐船员小J提出,希望能提升海员的证件办证效率,
希望实现船员上船下船的电子化管理,
因为他自己这次丢了纸质证件,等了大半个月才重新领到新证。
健康证的费用
皇家加勒比保安船员小K提出,
目前海员的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办的红本健康证,
在国内一些沿海城市是免费办理的。
是否有可能,将这种免费扩展到全国各地,
方便海员证或者工作合同在有效期内的船员进行办理。
小K说据她了解,菲律宾籍海员各种健康检查都是免费的。
因为这个红本是一年一办,如果费用能减免对船员也是很大的利好。
五险一金、社保
来自精致邮轮的服务生小L表示,大多应届生去邮轮工作,
对于医保社保、商业保险很多根本没有概念,
看了星姐的文章,了解到海员属于高危职业,想买重疾险选择范围也有限。
来自丽星邮轮的小M表示,国际品牌的邮轮来说,
缴纳五险一金是比较难的,毕竟不是只针对中国籍船员。
而目前来说,只有本土企业,
比如星旅邮轮的鼓浪屿号,为中国籍缴纳社保,不过没有公积金。
来自MSC的小D还提到,酒店部的海乘,休假没有补贴,
但很多人居然在上船之前不知道这件事。
而对于女性来说,产假的补贴政策,因为时间跨度有一到两年,也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能在这方面,为船员提供专业的知识普及,行业里各个品牌的政策现状,
让船员有意识的,去选适合自己的保险,
提早规划,来平衡弱化海员的这种职业风险。
《女性在邮轮职场,可以走多远?》
而社保方面,如果个人缴纳,只能缴纳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但是如果有平台挂靠之类的,可以缴纳生育险,这对于女性来说,会是很好的福利。
希望平台能提供相应的服务,方便船员统一缴纳基本的社保险种,甚至是公积金?
还有在这次疫情中,入境的船员,
如果感染病毒,有社保跟医保的,国家全报销治疗费用,没有就自己负责,
而像船员这个特殊群体,也可以说是弱势群体,很多人其实都没有社保,
希望了解,这种情况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
星姐在《邮轮全球停航,船员何去何从?》里也有专门写到这个议题。
维京游轮的小E也有提到,
像菲籍船员的就业养老这一块 ,已经形成很完善的体系了。
但中国海乘的养老社保,目前还是被忽视的状态。
随着这些年中国海乘的队伍逐渐庞大,越来越多的船员,
已经不再抱着周游世界玩玩的心态去工作,
其实也是有很多一部分人,把邮轮工作真正当成终身事业来做,
考虑在船上升职甚至成家,实现自己的价值。
但是考虑到社保养老这一块,就成为很大的犹豫因素。
6月25是国际海员日,星姐的圈子里并没有太多声音,
我想这个群体不应该是这样的现状,
在我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大家发声,
也希望大家多多转发扩散,
毕竟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
让更多人能听到海员这个弱势群体的声音。
喜欢请转发
应大家的需求 星姐再建了一个海乘微信群
有需要的伙伴 可以在微信公号“南星话邮轮”
回复关键字“入群”,并简单描述个人情况
星姐聊过,适合的会加进去
已经加过微信群的 就不用重复加了哈
对邮轮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到文末,点击《穿越大洋遇见你》,讲述了星姐在国际邮轮八年来,从基层的服务生、到管理层的销售部经理,中间的工作、情感、成长经历。
给热爱生活、拥有梦想的人,一个更加深入了解邮轮的机会。
对海乘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星姐的课程,
长按扫下图二维码,或文末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近期购买课程,还没入学习群的学员,请给星姐留言,加你入伙!
课程介绍点击《海乘0到100全攻略指南》
喜欢请转发~
作者:南星,邮轮高管,资深达人。
邮轮知识+海乘指南+航线攻略=换个方式看世界。
文章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南星话邮轮(ID:nanxingcruise),
未经允许,不得使用,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欢迎转发朋友圈,受益更多人!